撤退,這是一個跟戰爭息息相關,且不怎麼光鮮亮麗的詞彙。只有吃了敗仗的隊伍,才會面臨這個選擇。而撤退在戰爭上,也意味著陣地的失守和制定戰略的失敗,裡面包含的辛酸無奈,只有親歷了戰爭的人才會懂。
其實,也並不是每一場撤退都如此灰暗低迷,換個角度看,撤退並不一定代表失敗,而是另一種形式的東山再起。其能儲存有生力量,為將來奪取更大的勝利作準備。而人類戰爭史上就有過這麼兩次偉大的撤退,一次和我國有關,另一個則關於英國。
說到跟我國有關的撤退,想必大部分人已經想到了,就是紅軍長征。這是一場近代以來國內最偉大的戰略軍事轉移,直接拯救了中華民族的命運。
由於早年我軍的決策錯誤,加上第四、五次反圍剿戰術的失利,我軍的8萬將士,僅僅用了一個月,便銳減到了3萬人,在抗爭下去就要面臨滅頂之災。為了儲存有生力量,我軍只好選擇撤退,開始了長征。
兩萬五千里長徵,我軍四渡赤水,飛奪瀘定橋,最終帶著這些希望的種子抵達了目的地延安。最終正是靠著這些力量,席捲重來,打碎了反動派的封鎖阻撓,建立起了新中國。如今,我們每一箇中華兒女能有如此幸福和諧的生活,正是多虧了這次偉大的長征。因此,這場撤退絕不僅僅意味著失敗,而是中華民族命運的轉折點。
第二個撤退關於英國,叫敦刻爾克大撤退。關於這個撤退,國內讀者可能有點陌生,這是二戰時期最著名的撤退。
時間回到1940年5月,由於德軍在二戰初期發動了著名的閃電戰戰術,加上其是二戰發起國,做足了充分的準備。一時間,歐洲各大列強都被打了個措手不及,幾乎沒人是納粹德國的對手。
當時,歐洲大陸上還在堅持跟德國抗爭的,就只剩下英國軍隊了。而他們也不是德軍的對手,幾經交戰下來,被德軍逼到了敦刻爾克大峽谷。只要德軍趁勝追擊,歐洲大陸上最後這點抵抗力量就將消失殆盡,二戰的結局也或將改寫。
為了儲存英軍最後的戰鬥力,丘吉爾下令發動整個英國的民船遠渡英吉利海峽,去接這些英軍士兵。在英國民眾上下一心的努力下,最終花了1個星期,搶救出了30萬英軍。而這些英軍成了日後歐洲反法西斯戰場的主力,3年後更是透過諾曼底登入,以一個勝利者的姿態站在了納粹德國的土地上。
可以說,沒有敦刻爾克大撤退,決定人類命運的二戰結局可能會走向另一個極端。敦刻爾克大撤退也毫無爭議地拯救了世界。其之後還被改編成同名電影,仍在激盪著經歷過的老兵和現代人的心靈。
所以,雖然撤退聽起來的確令人沮喪,但請不要放棄希望。俗話說“陽光總在風雨後”,沒有這些偉大的戰略性撤退,又如何能看到勝利的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