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前請點選“關注”,每天2篇職場文章陪你成長哦。
作者|楊小米 編輯|燕子
來源|遇見小mi(ID:yujianxiaomi2015)
這兩年,疫情的緣故,我和劉先生十一假期,都沒怎麼折騰,就在上海周邊走了走,去年去了千島湖,今年選擇了安吉,還只去了一個景點:中國竹子博覽園,其他時間,就在酒店裡散散步,喝喝茶,聊聊天......
上海離安吉(屬於浙江省湖州市)非常近,開車只需3個多小時,考慮到十一假期,可能堵車,我和劉先生選擇了高鐵,去程在杭州換乘,回程買到了直達上海的高鐵。
每次和劉先生出去旅行,都非常愉悅。
他特別會選地方,雖然走得不遠,但充分滿足我對“附近的遠方”的需求,目的地和住宿,必然是經過精心安排的。
硬體功課做好了,軟體“服務”更是跟得上,我可是太愛和他一起出行了,有種做小女人的幸福感。
01
為什麼我喜歡和劉先生一起出行?
我和劉先生出行,可以不用帶腦子,實現了我從小的理想:當一個“花瓶”。
和劉先生出行,就是他負責一切,我只要牽著他的手就好。
這次在上海虹橋站,我和劉先生,又碰到了天一和博士(他們一起迴天一老家),他們遠遠看到我們,劉先生揹著一個揹包,一隻手推著行李箱(上面還放著我的包),另一隻手牽著我。
天一調侃:“只要米姐和劉哥在一起,我就從來沒有見米姐背過一次包。”
有時,我很不好意思,提出來要拿一個包,劉先生拒絕:“你包裡放電腦了,包那麼沉,你那小身板,壓壞了怎麼辦?”
好吧,我一個人的時候,拉著28寸行李箱,揹著包,出行毫無壓力。
可這種被劉先生呵護的感覺,很不賴。
我們把出行時間定在了早晨,四個人在肯德基一起吃了早餐,“捲餅雞扒蛋”特別好吃,裡面有雞蛋,有土豆絲,我們調侃,肯德基本土化做得好。
本來劉先生拿到的這個捲餅,我是其它的,他讓我嚐了一口,我說好吃,他馬上跟我換,讓我吃這個捲餅。
他說:“你那麼挑剔,吃不開心會心情不好,遭殃的還是我,我吃什麼都沒多大差別。”
雖然就是個捲餅,但我心裡就是甜甜的。
回程時,我們還遇到了一些小插曲,他搶票,一張1號車廂,一張8號車廂,十一假期座位很緊張,我們就決定分開坐。
劉先生把就近的車廂給我坐,然後帶著行李去遠的車廂,一直叮囑我,到站之後,出來找一個地方站著不要動,等他過來找我。
劉先生是家裡的老小,從小被照顧居多,並不會怎麼照顧人,和他結婚5年,他一直在學習、成長。
很多事他都想不到,但是隻要我提出要求,或者他從別人那裡學習到的,只要能做到,他都做到,並且行為非常穩定。
每次出行,他都可以做到這樣,並且覺得這是他理所當然要做的事。
這樣的點點滴滴的細節,我依然每次被感動到,真是出行一次,更加愛老公的節奏。
出行之前,我還吐槽劉先生加班沒時間陪我,這不,一出行,之前的事,我就全忘記了,只記得劉先生的體貼。
生活就這樣瑣碎又令人心安,十一假期在路程上,稍微折騰了一點點,人也挺多的,可和劉先生在一起,感覺空氣中的味道都是幸福的。
02
倆人在一起,一切皆美景
這次我倆選擇了一個度假酒店,這類酒店,景色都特別美,空氣清新,很安靜。
我和劉先生主要是為了休息而來,這樣的環境適合我倆。
房間裡有一個陽臺,陽臺上有兩張椅子,早晨和傍晚,我和劉先生會坐在陽臺上聊天或者安靜地待著,雖然一句話不說,可能就是倆人各自玩手機,內心卻莫名地安寧。(唯一要注意的就是有蚊子,噴點防蚊噴霧就沒有這個困擾了。)
▲房間的陽臺
▲陽臺外的風景
這家酒店還有一個特色,就是有高爾夫球場,這麼高大上的運動,我和劉先生是不會的,但環境美,散步的時候,可以欣賞一下。
▲高爾夫球場
有時候,想一想,這樣在酒店的生活,其實和家裡沒什麼區別,無非是兩個人換了一個地方休息。
如果要說有什麼意義,大概就是給忙碌的生活一個暫停鍵,就這樣無所事事地浪費時間,修復一下,每天睡十多個小時,有點偷得浮生半日閒的感覺,等回到現實生活,才更加有動力。
我和劉先生越來越喜歡這樣的度假方式,基本上到了假期,就想找一個酒店去待著。
這幾天,我倆就每天在酒店裡轉轉,本來打算吃飯也在這裡解決,但餐廳的飯不太符合我倆胃口,我們就出去覓食,沒想到這一出去,發現了意外驚喜。
03
安吉之行——美食之旅
十一假期後面三天,我和劉先生還要處理不少裝修的事,就在安吉呆了4天,沒想到我倆吃爽了,倆人都胖了2斤,誰都不想減肥的事。
安吉的美食,真的太好吃了,相比上海,價效比還是挺高的,我倆一頓飯有時花100多元,有時200元左右。
我們就在大眾點評上,根據評價隨便選的,有網紅農家菜館,也有評價很高的菜館,每家都很好吃,整個吃飯的過程,體驗也超級好的。
我們一共吃了5家館子,還有幾家計劃下次去體驗。(我不特別推薦哪一家了,你按照點評選擇招牌菜,不太會入坑。)
我和劉先生兩個人太少了,每次點菜最多3-4個,我想要安排一次去安吉的團建,以我司姑娘們的戰鬥力,想吃的菜,真的可以全部點一遍,一次吃爽了。
十一假期的話,網紅菜館人特別多,但這些店都很有經驗了,有的店可以點完菜留下電話號碼,排隊到了,給你打電話,如果同意拼桌的話,會快很多。
我和劉先生願意拼桌,畢竟就是來吃飯的,拼在一起,不經意間大家互相聊聊天,還很有樂趣。(接下來要上美食了)
安吉的食材特別新鮮,這裡的特色,有黃牛肉、竹林雞、魚、筍等,不一樣的做法,都很好吃。
我的最愛是野生雜魚煲,連續去了2家餐廳都點這個菜,做法不一樣,但都很鮮嫩。
▲這是兩種不同做法的野生雜魚煲,一家是魚+蝦,一家是魚+蝸牛等。
▲乾鍋竹林雞+紅燒土豬肉,這個雞很有嚼勁,真的很好吃,豬肉也很香。
▲船頭魚+糖醋雞,船頭魚微辣,湯很鮮美下飯,糖醋雞,我第一次吃這種做法,哪怕我不喜歡吃甜食,也覺得這道菜很對我的口味。
▲滷味拼盤+醃菜牛肉煲,這裡的滷味多是店裡自己做的,詞窮的我,就覺得好吃。醃菜牛肉煲,吃的時候,鹹一點的菜可以和牛肉一起入口,味道很不錯。
▲炒筍尖+野筍乾毛豆青椒,安吉是竹林之鄉,這裡各種筍,特別新鮮,好吃。
安吉的菜,只是食材,已經贏得了我們的胃。
在吃飯的過程中,我也觀察這些店,為什麼生意好?
首先營銷肯定做得好,大眾點評前幾,好評多,肯定有用心經營的成分在。
我也會問一起拼桌的人,你們怎麼知道這家店的?有的從口碑,有的和我們一樣,大眾點評,還有從小紅書。
再就是老闆和老闆娘很熱情,有一家菜館,上菜慢,老闆娘送了自己做的滷味,買單時,178塊錢,只收了160元,拼桌的情況,老闆會表示感謝和歉意,會送一大瓶可樂,買單的時候,連零頭都抹掉。
安吉的白茶很出名,我們問老闆去哪裡買合適?他推薦了一個批發市場,竹葉城,告訴我們多進去幾家,多比較。
這次旅行,每天都吃到美食,真的是說不出的滿足。
04
和計程車司機聊天,
喜歡這樣熱騰騰的煙火氣
安吉的計程車司機,很熱情,我碰到的幾個,都特別擅長聊天。
有一個計程車司機,家裡是開民宿的,我問他旅遊高峰期,正是店裡生意好的時候,怎麼還出來忙呀?
他說:女兒女婿和老婆,還有小工忙就行,都在家裡會打架的。早晨他就負責買好菜,然後就出來開出租,還能多掙一份錢。
他們家的民宿,十一期間也不便宜,一晚上七八百,住宿的客人,還可以在他們那吃飯,也是一筆收入。
民宿是自己的房子,一年下來毛利可以賺100多萬,他還吐槽了每個平臺的抽成,要15%,其實,我倒覺得合理,畢竟大部分客人都來自平臺,也起到廣告效應。
如果是自己的房子,離景區近,投資民宿倒是划算,要是租房子,算上租房、裝修、運營等成本和季節性的風險,這個生意坑就大了。
他歡迎我和劉先生下次來玩,去住他們家的民宿,還給了一個電話。(有機會體驗了再推薦)
安吉打車很便宜,我和一個計程車司機聊,這樣一個月可以掙多少錢,他說一萬多。
這個司機很有經濟頭腦,他給我分析,他年輕,早晨起不來,喜歡開晚班,搭班的人年齡大了,喜歡開白班。
晚上的話,從縣城回村裡的人多,一趟可能就要200塊錢,還不怎麼會放空車回來,加上有高鐵站,接送人一趟,也不少賺。他就研究,在哪裡容易接長途,也有很多穩定客戶。
要是都拉我這樣的客人,一趟10多塊錢,那就不太容易賺這麼多。
不過,他還是沒事喜歡多轉轉,因為旅遊旺季,聊得好了,說不準明天去一個遠一點的景點,就可以跑長途了。
就因為他這句話,劉先生留了一個聯絡方式,我們去高鐵站,就找的他。
還有另一個計程車司機,家裡拆遷了,他87年的,比我大1歲,孩子都10歲了。
他和父母一起住一套別墅,還有另外兩套別墅,自己蓋的,他媽媽特別有生意頭腦,都裝修成一間一間的獨立房間對外出租,能做飯的房間一個月租800元,不能做飯的房間一個月700元,加起來一年收租有20多萬。
他爸爸在轉椅廠工作,據說安吉這個行業發展得非常好,他爸爸一個月收入也有七八千。
家裡條件真的好,他爸媽怕他遊手好閒,只給他生活費,也出首付買了商品房(目前也出租,租金給他老婆,房貸他還),養孩子的錢讓他們小兩口自己掙,他和老婆都在工作,但沒什麼壓力,月光族,每週都帶孩子吃大餐,經常帶孩子出去旅遊,日子很是逍遙快活。
我問他怎麼處理婆媳矛盾?他說沒矛盾,媽媽平常忙著跳廣場舞,不僅不干涉他們的生活,還管飯。
他老婆不得罪他媽媽的,老婆自己想得明白,哄婆婆開心了,實惠多,得罪婆婆,沒啥好處。
我覺得有道理,很多家庭就是這樣達成平衡的吧。
安吉的旅遊業這幾年發展很快,這裡是竹鄉,各種竹子加工產業,又有白茶等等,當地人的日子過得挺不錯的。
和計程車司機聊天,我能感受到生活的氣息,甚至會被感染,比看很多風景都開心。
我想,安吉離上海這麼近,以後我還會經常過來玩的。喜歡一個地方,大概就是從喜歡在這裡生活幾天開始的吧。
所謂的度假,真的就是換一個地方生活,有遠方的詩意,也有不同的人間煙火氣。
ps:文章中的風景圖,來源是我用手機拍攝的酒店環境照片。
楊小米:自媒體【遇見小mi】創始人,《行動變現》一書作者,心理學科班出身,定居在上海的山東人,3年從普通職員到市場總監,並創業,分享職場經驗和成長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