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在有些人的印象中被美國駐軍的國家都是迫於美國的淫威而不得不屈服。這些國家的人其實都盼著美軍撤離,只不過沒能趕走美軍的實力才只能被動接受。那麼事實果真是這樣嗎?近年來美國動不動就以撤軍作為威脅要求韓國分攤更多駐軍費用。如果韓國真是盼著美軍早日撤離,那麼直接順水推舟答應美國不就是了嗎?可現實卻是美國一再利用這種威脅手段多次成功敲了韓國的竹槓。
與韓國類似的例子還有波蘭:波蘭不僅主動邀請美軍永久駐紮波蘭,甚至還要求美軍在其領土上部署核武。所以你能說被美國駐軍的國家都是在美國的壓力之下被動接受駐軍的嗎?事實上有相當一部分國家是主動邀請美軍入駐的。我一直不贊同用所謂的“獨立自主”或“美國走狗”來評價或考量美國與其盟友的關係,因為這是一種典型的用中國思維分析國際問題的做法。
長期以來某些西方國家的學者總是用西方中心論思想觀察包括中國在內的東方國家。他們這麼做的結果就是得出了很多似是而非的錯誤結論。反過來如果我們用我們中國人自己的思維去觀察國際世界也同樣無法得出正確結論。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是馬克思主義的一個重要原則和活的靈魂,也是我們在一切工作中必須嚴格遵守的基本方法。分析國際問題當然要結合具體國家的基本國情來談。
事實上在我們眼中被視為天經地義的獨立自主原則在國際上從來就不是天經地義的。獨立自主在世界上根本就不是主流,而是一種相當難得相當珍貴的狀態。“獨立自主”這種珍貴的東西是中國這樣一個在歷史上創造過輝煌文明、長期雄立在世界民族國家之林、經過了百年沉淪之後再度崛起的國家才能視之為政治正確的東西。其實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都實現不了這樣的目標。
總兵力約3.8萬人的駐日美軍是規模最大的美國海外駐軍。除了3.8萬現役官兵之外駐日美軍還有1.68萬後勤行政人員、4.2萬隨軍家屬以及2.55萬日本僱員。日本每年需要為美國駐軍承擔約40億美元的費用。日本不僅需要為駐日美軍支付高昂的軍費開支,更嚴重的是駐日美軍的存在本身就對日本的國家主權構成一定破壞。美國儘管在全球上百個國家都有駐軍,但只有駐日美軍和駐韓美軍享有不受當地法律管轄的特權。
相比之下美國在歐洲的駐軍是要服從所在國的法律規定的。駐日、韓兩國的美軍由於得到這項特權的庇護,所以幾乎是美國所有海外駐軍中軍紀最差的。我們時不時就能從新聞中聽到駐日、韓兩國的美軍動不動就犯下小到違反交通規則、破壞環境大到強姦、殺人等各種違法活動。在我們有些人的想象中日、韓兩國的民眾應當都巴不得美軍趕緊從本國領土上撤走吧。
日本人對駐日美軍的態度真像我們有些人所想象的那麼深惡痛絕嗎?究竟是美國不願撤走駐日美軍呢?還是日本人不願意讓駐日美軍走呢?其實兩方面的因素都是客觀存在的。1945年9月2日美、中、蘇、英等反法西斯同盟國的代表和日本代表在停泊於東京灣的美國戰列艦密蘇里號舉行了日本投降簽字儀式。本來事先同盟國曾約定:戰後日本由美、中、蘇、英等反法西斯同盟國分割槽佔領。
然而美國在私下同蘇聯就東歐和朝鮮半島問題達成一致後就單獨佔領了日本。1952年4月28日《舊金山和約》生效後美國在名義上結束了對日本的佔領,然而在此之前美國已與日本達成《日美安保條約》。《日美安全保障條約》規定:日本承認美國在日本駐紮陸海空軍;駐日美軍為維護遠東和平與保障日本的安全,應日本請求可以用武力鎮壓內亂和暴動以及對付外來的武力攻擊。
在此之後駐日美軍不再以佔領軍的名義留駐日本,然而仍以盟國的名義繼續留駐日本。由此可見日本在被美國駐軍這個問題上其實是沒選擇權的,因為日本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戰敗國,而美軍一開始正是以戰勝國的名義對日本進行佔領的。駐日美軍從一開始就被同時賦予了兩項任務:一是監管壓制日本;二是保護扶持日本。時至今日駐日美軍依然同時承擔著這兩大任務。
在不同的歷史時期這兩大任務是有主次之分的。1945年日本剛戰敗投降時反法西斯同盟國均主張對日本軍國主義進行清算,為此有必要對日本進行一定的限制約束。這時剛在太平洋與日本交過手的美國仍對珍珠港事件記憶猶新,所以這一時期作為佔領軍存在的駐日美軍所承擔的主要任務就是監管壓制日本。美國在公開的場合是以盟軍代表的身份以維護世界和平的名義對日本進行監管壓制。
當然實際上這時美國的內心深處也擔心萬一哪天日本重新強大起來會對自己進行報復。這一時期美、蘇、中、英等戰勝國的主要任務仍是肅清日本法西斯勢力的殘餘,不過這時美蘇冷戰的陰影也已初現端倪,所以駐日美軍在監管壓制日本之外還承擔著一定的保護扶持日本的任務。美國這時之所以會保護扶持日本就是看中日本在自己與蘇聯的博弈中所具有的獨特地緣戰略意義。
位於東北亞海上的日本扼守蘇聯通向太平洋的門戶。美國控制了日本就等於扼住了蘇聯向太平洋投射地緣影響力的脈門。儘管作為二戰戰敗國的日本已遭到嚴重削弱,然而一個有38萬平方公里陸地面積、31萬平方公里領海面積、361萬平方公里漁業水域和上億人口的國家的潛力還是不容低估的。況且戰爭只是摧毀了有形的工廠、銀行、學校,卻沒摧毀日本在工業體系、教育體系等方面的無形優勢。
所以日本對美國維持自己在亞太地區的霸權具有重要的戰略價值。美國佔領日本後就致力於將其打造成為自己在亞太地區的戰略橋頭堡,從而以此作為遏制蘇聯等戰略對手的基地。如今的日本作為東亞大陸的交通樞紐已成為美國在西太平洋的第一道防線。隨著美國重返亞太戰略的提出使日本在美國的全球戰略佈局中有了更大的意義,所以美國為了確保自己在亞太地區的地緣戰略利益是不會從日本撤軍的。
美國不願撤走駐日美軍,那麼日本人是否希望美軍走呢?目前日本人對駐日美軍的態度大體分為兩類:在美軍基地最為集中的沖繩縣大多數人對駐日美軍是持負面態度的,相比之下日本本土居民對駐日美軍的態度就相對曖昧得多。沖繩在歷史上曾是獨立的琉球王國。二戰後期美軍與日軍展開的沖繩戰役造成當地大量平民死亡,所以當地人對美軍是有些敵視的,對日本本土也存在一定隔閡。
戰後沖繩成為美軍在亞洲的前哨基地,直到1972年美國才把沖繩的施政權歸還日本。由於當地人對當年的戰爭記憶猶新,所以他們提出“復歸”日本的前提就是撤走美軍基地。然而日本在得到沖繩的治理權後就把撤走美軍基地的事拋到了九霄雲外。如今佔日本國土0.6%的沖繩集中著駐日美軍75%的基地。美軍基地造成的環境汙染、安全問題在半個多世紀的時間裡成為困擾沖繩社會的惡性腫瘤。
因此當地居民曾發起一波又一波針對美軍基地的抗議浪潮。在沖繩“復歸”日本後的23年間美軍士兵犯罪達到了4790件(其中殺人12件、搶劫盜竊355件、強姦31件)。這還僅僅只是立案的資料,事實上有很多受害人根本就不敢報案。1995年9月4日晚上8點左右沖繩本島北部的商店街一名12歲的小學女生被一名美國海軍士兵和兩名美國海軍陸戰隊士兵挾持走,隨後這三名美軍士兵在附近的海岸強姦了這名女生。
儘管這只是駐日美軍數目龐大的犯罪案件中的一起,但卻讓當地民眾忍無可忍地展開了又一次針對美軍基地的大規模抗議浪潮。強姦案發生後的1995年9月28日沖繩縣知事大田昌秀就強調要把阻礙自立發展的基地撤走,然而在美國和日本政府的壓力下這一計劃最終未能成功,這也為日後沖繩當地民眾與美軍基地再次爆發衝突埋下伏筆。2012年沖繩普天間基地的部署工作再次引起當地民眾的抗議。
2019年日本政府人士確認:由於沖繩縣普天間基地搬遷新址建設工期延長,所以這座美軍空軍基地搬遷日期將大幅推遲,由原先預期的2022年推遲至2030年以後。相比沖繩人旗幟鮮明的反抗態度而言:日本本土居民對駐日美軍的態度極為曖昧。一方面很多日本人把駐日美軍視為是日本獨立自主發展的一種障礙,但另一方面日本本土卻很少發生像沖繩那種要求駐日美軍撤走的抗議浪潮。
這首先是由於日本本土和沖繩分佈的美軍基地數量差距所導致的:駐日美軍75%的基地都分佈在只佔日本國土面積0.6%的沖繩,也就是說面積大得多的日本本土只分布著25%的駐日美軍基地,而且日本政府還有意識地將本土的美軍基地遷至沖繩。除了直接生活在基地區附近的日本人其實是很少會與駐日美軍接觸的,所以他們對美軍基地造成的環境汙染、士兵暴行等問題沒沖繩人那麼深刻的印象。
日本自二戰以來就被剝奪了合法擁有軍隊的權利。儘管冷戰時期美國出於遏制蘇聯的戰略目標而事實上恢復了日本的軍事武裝力量。但自衛隊和軍隊畢竟還是有所不同:迄今為止日本自衛隊總兵力不得超過10萬,軍艦數量不得超過30艘,總排水量不得超過10萬噸,不得擁有航空母艦(護航航母除外)及核動力潛艇,作戰飛機數量不得超過500架,不得擁有遠端轟炸機,不得發展彈道導彈技術。
單純依靠自衛隊並不能完全滿足日本國防的需要,在這樣的情況下駐日美軍其實扮演了日本的保鏢角色。日本的戰後復興正是在美國的保護下得以實現的。日本一來是無力趕走駐日美軍;二來恐怕也無心趕走駐日美軍。不過隨著日本戰後經濟實力的發展不可避免使其在政治、軍事方面的訴求也與日俱增。二戰結束後日本一直是在美國的卵翼下打車過日子。
本來這車也搭得挺好的,可現在日本發現自己的實力又可以買車了,那麼這時正常人的思維都會琢磨自己是不是也該買個車了。日本雖沒有我國這樣的完全獨立自主意識,但能為自己多爭取到一點自主權總不是壞事。畢竟搭的車不是自己的,萬一哪天被車主踹下車可哪兒說理去。二戰後美國在大力扶持日本的同時也沒忘記打壓遏制日本:從20世紀60年代起日美之間爆發了持續長達30年左右的貿易戰。
日本在被美國打壓後也逐漸意識到日本和美國的利益並不完全一致,而當出現利益不一致時美國會很隨意犧牲掉日本。如果日本在國防上始終依賴於美國,那麼就永遠無法擺脫被美國壓榨的命運。從90年代起日本形成了一種要求實現“國家正常化”的社會思潮。這一思潮的主要訴求包括美軍撤離、重建國防軍乃至拿到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席位等等。
從此日本在駐日美軍這個問題上就形成了兩股社會思潮:一部分人把駐日美軍的撤離視為日本邁向國家正常化的重要標誌;另一部分人則認為日本的國防安全仍在相當程度上有賴於美國的保護。不過日本官方和絕大多數日本人並沒趕走駐日美軍的打算:日本官方所謂的“正常國家”其實是指和美國結盟的正常國家,而不是我們一般認為的獨立自主的國家。
日本只是希望能像美國的歐洲盟友一樣發展自己的國防軍,但絕大多數日本人並不敢奢望完全擺脫美國的控制。二戰後美國按自己的戰略意圖對日本進行了全方位的改造,如今的日本早已在政治、經濟、軍事、社會等方方面面都受到美國的高度控制。最能體現美國在軍事上對日本控制程度的就是駐日美軍:駐日美軍司令部設於東京都西部的橫田空軍基地。
位於東京西南50公里的神奈川縣東京灣畔的橫須賀基地佔地234公頃,駐有9800名海軍官兵,是美海軍在西太平洋最大的基地。位於九州島西北角的佐世保基地是美國海軍第11兩棲艦艇中隊和6艘艦船的母港,也是美國在海外唯一可常年部署兩棲艦艇部隊的基地,還是美軍前沿部署部隊的主要後勤保障基地。位於沖繩島西南部的嘉手納空軍基地則是美國在遠東地區最大的空軍基地。
日本自衛隊的兵力規模、武器裝備同駐日美軍比起來簡直不值一提。駐日美軍實際上成為了日本最大的軍事力量。如果日本真有一天敢要求駐日美軍從本國撤離,那麼搞不好日本自衛隊會在短時間內被當地的美國駐軍解除武裝。除了軍事上的控制之外美國還在政治上絕對控制了日本。日本的戰後憲法實際上是按美國意志制定的,日本戰後的政治結構也是由美國改造出來的。
在經濟上日本對美國的技術和市場都有高度的依賴性。上世紀50年代日本的戰後經濟復興甚至開始對美國構成了一定挑戰:這一時期日本紡織品在戰後經濟復興的大趨勢下開始搶佔美國市場,進入60年代後這一現象已引起美國的重視,最終美國透過限制日本紡織品的法案迫使日本”自願限制出口“。然而在70年代日本的鋼鐵行業取代紡織產業湧入美國市場,於是美國在1977年發起反傾銷起訴迫使日本“自願限制出口”。
進入80年代後日本的汽車取代紡織品開始佔領美國市場,而美國再次故伎重施迫使日本“自願限制出口”。到了80年代末日美貿易戰轉入以半導體及電子產品等高新技術領域。這場日美貿易戰一直持續到90年代。在整個日美貿易戰的過程中日本往往迫於美國的壓力而不得不“自願限制出口”。日本是個高度依賴國際市場的經濟體,而美國市場又是日本最大的客戶。
如果美國這個最大的客戶對日本產品關閉大門,那麼日本企業就將大批倒閉,日本經濟即使不崩潰也要送掉大半條命。在這種形勢下日本只能主動對美國妥協。由此可見日本在政治、經濟、軍事等各方面其實都是受到美國高度控制的。在這種形勢下美國文化也強勢滲透到日本,從而在日本的精英階層和普通民眾中塑造出一種親美意識。至少在未來相當一段時間內日本是不可能要求駐日美軍撤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