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雲南日報
匹河鄉怒族傳統民居“千腳落地”房
怒族是雲南8個人口較少民族之一,也是怒江和瀾滄江兩岸的古老民族之一。主要分佈在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的貢山獨龍族怒族自治縣、福貢縣、蘭坪白族普米族自治縣和瀘水市,其中福貢縣是怒族最大的聚居地,分佈在匹河、知子羅、老姆登、普樂、果課、木古甲、固泉及鹿馬登等地。此外,在迪慶藏族自治州的維西傈僳族自治縣和西藏自治區察隅縣也有少量的怒族分佈。
怒族主體居住在一個相對封閉的地理環境,一方面為他們提供了不受外族與野獸侵襲的屏障,但也束縛了他們向外擴充套件和發展的空間。因此,他們必然要在這樣的生存環境中認識和利用自然,長期依靠當地有限的各種資源在抵禦各種災害中生存發展下去,並在應對災害過程中,日積月累、逐漸形成和發揚、創新認識、利用和保護賴以生存的生態環境的傳統生態知識。這些防災減災知識對傳承、發揚和豐富怒族的生態文化具有重要作用。
盛行萬物有靈的自然崇拜
怒族傳統上盛行萬物有靈的自然崇拜,在他們看來,自然界中的日月、星辰、山川、河流、大樹、怪石等一切現象和事物都有“神靈”存在,並支配著人們社會生活中的各個方面,因此它們都是必須崇拜的物件。像蘭坪菟峨鄉怒族一般會在樹木枝葉茂盛的六七月份舉辦祭祀林木的山林節。大家聚集在一片被視為“神林”的樹林前面參加祈求神靈保護森林的祭祀活動,以求能風調雨順,五穀豐登,免除森林各種蟲災、火災等災害,使林木長得樹高幹粗。又如福貢老姆登村現在依然有幾棵枝繁葉茂、蒼翠挺拔的大杉樹,當地村民認為它們是神樹,禁止砍伐、折枝,而且怒族知道森林中儲存有水,可以源源不斷地提供生活所需用水,因此嚴禁砍伐水源林,為了保證水的乾淨,水源林附近不能放養牲畜,這些做法都是樸素的生態保護觀。
此外,老姆登村村民們還把環抱著村子的羊角山視為神山,因為在怒江地區,由於山高路陡,山石松脆,大風經常會把石頭吹掉下來,威脅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而羊角山石質緊密,植被保護完好,既擋住了來自碧羅雪山的大風,也保證了石頭不會掉下來,村民們認為之所以能夠正常生產、生活,全仗這座山峰的庇護。所以出於對羊角山的崇敬,當地人甚至不敢在此山亂砍樹木、亂丟石頭,村規也約定神山內不得隨意放牧,甚至不得在神山林中撿拾薪柴。正是出於對自然的敬畏,怒族有了許多鄉規民約和禁忌,不僅體現了怒族人民與自然和諧相處的一面,客觀上還保護了村落的山林和水土,保護了賴以生存的生態環境,同時也起到保護生物多樣性的作用——部分具有特殊的科考意義和較高經濟價值的稀有植物被保護了下來。
“神樹”“神山”以外的林木資源,怒族群眾也有一套較為科學的管理和利用方式。怒族自古以來就是採取刀耕火種輪歇栽培的傳統農耕生產生活方式,但怒族以往並不是對任何森林都進行刀耕火種輪歇栽培的,他們經常會選擇樹木不太粗大、土層深厚、水溼條件好的地方(怒族稱之為火燒地)進行農耕生產。而其他沒有耕作的森林可供砍伐木材建屋和砍伐薪柴取火,也可以去狩獵、去採集各種型別的森林食物,一定程度上也保護了當地的生物多樣性。無論是輪歇栽培的農耕方式,還是林木資源的利用方式,都是怒族在充分認識土地肥力和林木資源以及嚴格的土地分類的基礎上產生和不斷實踐得來的。此外,在其他耕作生產方面也具有這樣樸素的生態思想。例如,蘭坪兔峨鄉怒族一般在當年清明節前後第一聲春雷響起的時候,沿著春雷響起的方向開始水稻育秧,同時在播種時要舉行祭祀儀式,即在秧田的田埂上,插一枝代表吉祥的桃花、一炷香,擺放一個雞蛋、一坨米飯和一塊肉祭祀天地,祈求水稻生長期間風調雨順、無病蟲害。田埂的修建主要是防止耕地水土流失,同時還能作為一個防火隔離帶,將農田一個個隔斷開來。近幾十年來,隨著國家和政府宣傳和政策引導以及社會各界對森林重要性認識的普遍提高,怒族群眾已逐漸認識到以往刀耕火種輪歇栽培的生產方式的侷限性,開始改變對植物多樣性利用與管理的觀念與方式。部分怒族群眾積極配合政府實施的天然林保護工程和退耕還林政策,他們會在以前的輪歇地中栽種速生的冬瓜樹(具有固沙保土,增加土壤肥力的功能)和其他林果樹木,以使森林得到快速恢復。這些變化體現了怒族對原來樸素生態保護思想的繼承與發展。
作為山地民族,狩獵也是怒族先民社會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怒族男子在出獵之前一定會祭祀獵神,並誦唱《獵神歌》,藉此表達對獵神的感激和敬畏,以保佑他們的生產、生活能和順美滿。雖然《獵神歌》內容上反映的是怒族對獵神的感恩情懷以及對自然山川的謳歌讚美,但其實質上是對自然萬物的感激和敬重,是尊重自然、善待自然的心理體現,反映了他們內心深處與自然和諧共處的願望和意識。正如怒族認為被狩獵的動物是自然給予他們的饋贈,在狩獵過程,他們狩獵有度,不會對野生動物趕盡殺絕。例如帶頭的野牛,怒族人民不會去獵殺它,因為要防止牛群潰散,帶頭的野牛被殺後,牛群可能會面臨滅頂之災。挖掘怒族這種熱愛自然、善待自然的理念,將有利於喚醒人們的生態保護意識,從而減少人們生產生活對生態環境的破壞。
豐富的民間醫藥學經驗
在缺醫少藥的年代,怒族人民在與各種疾病鬥爭的實踐中能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充分利用當地豐富的動植物藥用資源,積極探索防病治病的藥物,積累了豐富的民間醫藥學經驗,並逐漸形成了各種有效用的傳統醫術、藥方、藥材和疾病防治辦法等。像福貢縣老姆登村的“怒蘇人”便在漫長的歷史中慢慢習得了辨別草藥的能力,雖然有些草藥他們並不知道其準確的名字,但他們能牢牢記下其功能。村中有人生病時,便會上山採摘草藥配製藥劑為其治病。
此外,怒族民間醫生對於風溼類疾病有其獨到治療方法和經驗。他們認為:風溼、麻木、腰痠腿痛、關節炎等都屬於風溼病的範疇。治療風溼病,除了針灸、推拿、熱敷、外塗藥酒、拔火罐、保健鍛鍊外,怒族民間醫生還會根據自己的行醫經驗,充分利用當地生長的醫藥資源,就地取材,像雞血藤、馬桑、雷公藤、五爪金龍等祛風溼藥材,並總結出自己的處方,提供給患者內服,為風溼病患者解除病痛。
保護和傳承民族優秀生態文化
為了有效保護、傳承和發揚本民族傳統生態文化,營造良好生態環境,我們需要進一步促進怒族傳統生態文化的有效保護和合理利用。一是充分發揮其生態效益,助力當地生態產業全面發展,促進社會經濟發展。二是大力發展具有民族特色經濟林果產業,種植多種適合當地氣候的林果,產品對外進行銷售,對內進行農業觀光園建設。三是大力發展集觀光、休閒、娛樂與文化體驗功能於一體的生態特色旅遊業,將獨具特色的民族生態文化、節日文化、建築文化、飲食文化等與現代旅遊業相結合,以旅遊服務產業開發來保護和傳承怒族傳統文化的傳播。事實證明,怒族群眾在參與生態保護、生態治理和生態產業開發過程中,除了退耕還林得到生態效益補償外,當地還有一批農戶透過發展生態林業和林下經濟產業成功轉變為林業產業工人,他們不僅壯大了生態保護隊伍,還走出一條能帶領當地人民增收致富的雙贏發展之路,使文化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建立起有利於怒族人民生存發展和自然環境相互協調、有利於傳統生態文化的有效保護和合理利用、有利於實現生態效益、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全面提高的生態發展模式。四是加強當地群眾的生態文明和防災減災教育。結合民族傳統生態文化內容,積極在學校、社群、農村、機關單位等開展宣傳教育。
作者:民族時報全媒體記者 高燕 整理
終審:楊燕明
責編:龐玉珍
本文來自【雲南日報】,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資訊公共平臺提供資訊釋出傳播服務。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