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峇峇、娘惹主要是在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尼等東南亞國家專用的稱呼。專指華人與當地原住民,主要是馬來人通婚後生下的下一代混血兒。男孩叫峇峇,女孩叫娘惹。
其次,峇峇、娘惹主要是指15世紀初來馬六甲、新加坡和印尼一帶的中國明時的移民與當地原住民通婚的混血後裔。統稱土生華人。也叫海峽華人。
從根源上說,一般認為他們的祖先主要來源於兩部分人。
相傳明朝航海家鄭和七下西洋,五次駐節馬六甲。每次都會有人留下。最後一次出洋並死於海上後,駐紮在馬來半島上的大明軍隊留下來,與當地馬來人和其他土著通婚後,所生的子女。男的稱為“峇峇”,女的稱為“娘惹”。這些落地生根的華人後裔,一般聚居在馬六甲,檳城,新加坡。其實,應該說鄭和船隊留下的人只是峇峇孃惹祖先的一部分。實際上,早在此前或同期即有從中國廣東,福建等地來南洋謀生的華人。尤其在元末明初,國內戰亂頻仍,許多人流離失所,被迫下南洋。據說其中還包括長期在中國居住的波斯人和阿拉伯人。同時傳說,華人最早到南洋的可追溯到唐宋。這些人中與當地人通婚後,也應是其祖先的一部分。
他們做為海峽華人以別於後來的傳統華人。
值得一提的是明末清初廣東潮汕地區和福建地區人口數量超過這些地區本身的容養能力。故而廣東,福建等地興起下南洋浪潮。引發眾多人逃離。
當年以羅芳伯為首的一批華工在印尼曾建立了獨立的國家,國號為蘭芳大總制共和國。羅芳伯擔任國家首腦“大唐總長"。此後羅芳伯及其繼任者同當地土著攜手平息土匪海盜。抵抗西方殖民者入侵達百餘年。他們建立民立共和制,努力發展建設國家,影響很大。羅芳伯曾派人回國覲見乾隆皇帝請求稱藩,把國家所佔據的西婆羅州納入大清版圖,變成藩屬國家。但清王朝看不起這些下南洋的流民,拒絕了他們的請求。蘭芳共和國雖最終被荷蘭殖民者吞併消亡,但也寫下了華人在南洋奮鬥發展的輝煌歷史。
回顧歷史可以看到,自清及民國下南洋的人越來越多。孫中山先生就曾旅居新加坡從事反清的革命活動。
近代下南洋的華人均因生活所迫在當地做苦力。有很多在馬來西亞等地的錫礦做勞工,有的在印尼的金礦做勞工。也有的在各地的橡膠園務工。還有一部分養豬種菜或做小販,推車挑擔沿街售賣食品和其它東西。可以毋庸置疑地說華人在南洋這塊土地上為當地的經濟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
實際上,南洋土生華人或海峽華人這一專門稱謂。是專指最早來於中國的華人,以區別於被稱為傳統華人的後來者。這些人己在此地落地生根多代。他們與當地土著出生的混血後代被稱為峇峇孃惹。峇峇、娘惹雖遠離中國本土,但繼承了中華民族的文化傳統,注重孝道、講究禮節。在文化、習俗上遵崇中國傳統。他們把當地的語言、服飾和飲食習慣融入到自己的日常生活中,形成了獨特的峇峇孃惹文化。迄今他們仍保留著華夏民族的文化特徵,也汲取了當地馬來族的文化,習俗。不論是語言、飲食、服飾還是婚嫁儀式,都表現出中馬文化融合的特徵。尤其在飲食和服飾上形成了自己獨有的特點。其獨特的各式各樣的娘惹美食成為峇峇孃惹文化的一大特色。幾百年過去了,這些在當地出生的混血兒大多已不會說漢語,有的已改用英語。或我們根本不懂的一種綜合中國福建方言與馬來語的混合式語言,被稱為峇峇話。如今這些人己融入當地民眾中。從語言上說在公共場合與當地人一樣,大多說英語。華語己逐漸淡化。除非專門學習華語。至於國內的方言多早已丟失。
據我在新加坡接觸到的一些華人朋友講,即使當地華人間用華人方言交流也並非全都能懂,因為有閩南話,有廣東話,僅廣東方言就分為粵語,潮汕話,客家話等等。在這裡,中國話或華語的概念並非專指我們現在的普通話。它同時涵蓋了廣東話,閩南話等方言。所以如果用普通話與他們交流,這是絕大多數無論來自何方的華人都懂的華語。平時當地華人除非彼此方言相近,才用方言。但大多數是老年人。而且並非華人都會說普通話。偶遇一些年歲大的老大娘,想和你交流。但她的方言我們一句不懂,所以也無法交流。但南洋華人的中國習俗和節日卻保留得很好。應時到節都會以傳統的方式去紀念。像陰曆七月十五,八月十五,正月十五,春節,清明節,還有那些在中國家鄉祭拜的各路神祗的節日。到時候在新加坡的大街上都會看到彩旗和標有祝語的橫幅。街邊草叢邊上到處會看到華人放置的糕點,水果,香燭等貢品。有的地方甚致會組織文藝演唱活動。每逢中國傳統節日,當地華人都會按習俗,燒香焚紙,會看到在政府設定的專門燒紙的大鐵爐前不斷有人前來燒紙錢,冥幣等。超市到時會供貨滿滿。夜晚偶爾還會看到幾輛彩燈耀目,彩旗飄揚,敲鑼打鼓的彩車從街上駛過。以示恭慶。這時有的廟宇要在廟裡搭臺唱戲。隨便觀看。有的要連唱幾天。不知是從何處請來的戲班子。但那都是南方的地方戲,雖是中國古裝,戲文唱腔我們北方人卻一句不懂。只能自己分析。臺下一眾華人,老人居多。你根本分不清誰是傳統華人,誰是峇峇孃惹的後代。曾見幾位老人每天都坐最前邊,聽得津津有味。好奇地問她聽得懂嗎?她說懂啊。但明顯感到年輕人幾乎沒有。偶見年輕夫婦帶孩子在供奉的佛像前燒幾燭香,朝這邊的戲臺掃幾眼就離去了。
實際上在南洋,峇峇孃惹除了這稱呼還在,在現實生活中早己邊緣化。沒有人專門以此去指認或自稱。我接觸過一些當地華人。他們都已是幾代居住於此了。沒人稱自己是海峽華人的後代,更沒有說過鄰居誰誰是峇峇孃惹。甚致在和他們聊天中就從未涉及過這個話題。所以在任何公共場合你都體會不到他們的存在。更無法從服裝和膚色上加以區分。公開場合要麼說華語普通話,要麼說英語。只有極少數老年華人,一般是些大娘。才會在自己的熟人中說些華語方言。除了去熟食中心堂食,可以在宣傳窗上看到娘惹菜或娘惹糕之類的標註外,己區分不出來了。而且由於信仰和習俗等原因,現在華人和馬來人及其他土著和種族的人通婚的不是很多。即使結婚後生的孩子一般也沒有人專用峇峇孃惹來稱呼的。據說他們一般都是內婚或與華人通婚。很少與馬來人通婚。在新加坡由於華人佔比很大,所以他們各方面都不會有什麼問題。在馬來西亞由於各方面的原因有的已融入了當地的民族。
順便說一下。當年下南洋的人中,確實有一些官差或商人及其後代發達了。在馬來西亞的馬六甲,檳城還留有一些峇峇孃惹大戶人家的宅院。這些發達了的峇峇孃惹絕非是一般的富有,而是非常富有。其生活之豪華令人歎為觀止。那建築很多都保留了中國的元素。現在有的已成了專門介紹娘惹文化的博物館供人參觀。新加坡也有類似的展覽館。但這畢竟是少數人。大多數下南洋的華人都是一般百姓。
新加坡今天成為南洋經濟發達的國家,還是自先總理李光耀先生帶領一干精英建立國家後的事。其建國前的民眾生活與今日不可同日而語。那些經歷過舊時代的人有些雖年歲己高,但還存在。他們身上仍留有舊時代生活的烙印。即使現在,仍能見到一些年邁的男女終生未婚。他們或年輕時隨父母漂洋過海來此,或在此地出生。但都為了謀生,掙錢養家。錯過大好年華。孤身終老。你也無法分清他們是不是峇峇孃惹的後代。因為沒有任何歷史資料證明峇峇孃惹的後代都是有錢人。隨著歷史的發展,峇峇孃惹這一族群逐漸式微,成為歷史。
(原創)
202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