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釣魚不打窩,釣到也不多”,這句俗語我想大多數釣魚人都知道,也都明白做好一個“窩子”的重要性,畢竟只有把魚兒誘到窩中,才有機會釣獲到它們,不是嗎?所以,也可以說窩子做得好與差是決定漁獲量的前提條件。
當然,就算窩子做好了,也把魚兒誘來了,但並不一定就意味著能把魚兒釣上岸,很多時候,我們發現窩中有魚,卻不見魚來咬鉤的現象也屢見不鮮,看著窩中有魚星冒出卻不知所措、一臉茫然,甚是苦惱。
那麼,到底是什麼原因造成這樣的局面呢?針對這種情況,筆者就從以下5個方面來分析,希望能助你排查出真正的原因所在。
一、天氣方面
眾所周知,在影響漁獲量的諸多因素之中,天氣因素絕對是佔比較大的一個。在天氣“不盡魚意”的時候,哪怕用再好的餌料或是窩料,魚兒不開口也是枉然,當然,就更別說將其釣獲了。
一般地,在氣溫驟變且溫差較大時,水中的溶氧含量會偏低,同時天氣又較為低沉,魚兒往往就表現出不願進食的情況,即使是窩料的氣味把它們誘過來,它們也只會在窩中徘徊而不去吃餌。
針對這種情況,其實也沒有特別好的解決方法,因為天氣因素我們人力是無法控制的,唯有把餌料的味型調得清淡一些,又或者透過“逗釣”來吸引魚兒開口方為上策。
二、水底有“漿層”
不管是在黑坑池塘還是野外的自然水域,經過長年累月的積累,其水底都會或多或少地形成“漿層”。經常玩黑坑的釣友應該都清楚,有些黑坑池子水底會有一層厚厚的“漿層”,餌料到底後直接就被“漿層”包裹了,魚兒只能聞其味,根本就找不著,所以就只能在窩中“瞎轉悠”。
戶外自然水域中的情況更是如此,植物的樹葉、枯草以及各種動物的排洩物等發酵腐爛之後也會在水底也會形成“漿層”,有時自然水域中的“漿層”比黑坑還要嚴重,而且水底地形凹凸不平,一旦餌料落入“漿層”,魚兒很難發現,也就無法順利的進食。
針對這種情況,最好的解決辦法就是把餌料的整體狀態調整得更為輕盈,讓餌料下沉的速度變緩,在餌料未到底之前就讓魚兒發現,並順利捕食,又或者將線組調成釣離底的狀態也行。
三、線組搭配不合理
我們都知道在黑坑中釣那些“滑口魚”,其線組搭配在保證其強度的同時儘量選擇越細(小)越好。但是在戶外的自然水域,魚兒會比較“放肆”,進食也更為大膽,它們不會像“黑坑魚”那般謹慎,所以為了“安全起見”,很多在野外的釣魚人都會將線組選擇偏大一號。
殊不知,偏大的線組無法適應自然水域中不穩定的魚情變化,同時自然水域又多以小魚為主,偏大號的線組無法讓魚兒順利吸入,就會造成“有魚不咬鉤”的假象,針對這種情況,只要更換最適用、恰當的線組就可以了。
四、餌料選擇不當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在水族生物中,不同種類的魚兒對食物的挑剔程度不同,比如鯽魚屬雜食性魚類,香甜葷素型別的餌料都吃,草魚就喜歡吃草香型或果香型的餌料,而鰱鱅就偏好發酵型的酸餌等。
而且,就算是同一種魚類,在不同的時期不同的季節之下,對食物的偏好也不會相同,比如鯽魚在夏季就喜歡奶香型的餌料,在冬季就偏愛腥香型餌料。只有選擇了合適對口味的餌料,才能得到魚兒的“眷顧”,在開餌時如何準確地選擇,這往往就要求釣者具備深厚的“功底”和經驗了。
五、窩料投放的過多
在垂釣諺語中,有一句話極為誤導新手朋友,那就是“想要魚上岸,得拿糧食換”,很多時候,新手朋友對這句話理解得不夠深度,以至於“打重窩”就成為了他們外出垂釣時的必備步驟。
其實,對於守釣巨物或者作釣時間持續性較長時,“做重窩”是無可厚非的。但是,如果作釣的目標魚中個體一般時,就完全沒有必要大量的投放窩料了,魚喂都飽了還怎麼會去吃鉤呢。
六、總結
綜上所述,如果在確定窩中有魚而遲遲未見魚吃鉤時,我們可以用排除法來逐個驗證、逐個調整,總能找到一個最恰當的切入點讓魚兒順利吃鉤。
其實,很多經驗需要各位釣友在實踐中不斷地去摸索與總結,而我所說的這些也僅僅是我個人的一點膚淺的經驗之談,僅供參考!當然,如果您對此還有更好的建議或不同的看法,也請多多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