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黃曉琴 蘇向杲
今年以來,在“碳中和、碳達峰”背景下,綠色投資成為資本市場上“最靚的仔”。其中,保險資金如何識別並防範綠色投資領域的風險、把握投資機遇也是保險行業及投資者最為關心的核心問題之一。為此,《證券日報》記者採訪了陽光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彭吉海。
彭吉海表示,“雙碳”目標帶來百萬億元量級的綠色投資需求的同時,保險資金在綠色投資領域也面臨著一些新挑戰,因此,險企要對相關風險有足夠的認識。
引人注意的是,今年以來新能源車、光伏等熱門板塊持續上漲引發的新能源板塊估值泡沫化觀點,讓不少投資者如芒在背,怯於投資。對此,彭吉海認為,雖然目前二級市場短期估值水平較高,但考慮到新能源整體滲透率還處於低位,因此,“長期看,在‘雙碳’背景下,這些板塊(光伏、新能源車等)所在的行業還有數倍增長空間。”
“雙碳”帶來百萬億元投資需求
“近幾年,陽光資產在境內透過股權、債權、公募基金等多種方式開展綠色投資,投資餘額呈現出上升趨勢。”彭吉海表示。
彭吉海認為,綠色投融資市場前景廣闊。“雙碳”目標需要對能源、工業、建築、交通等領域產業結構和空間佈局進行重大調整,涉及大量投資,儘管不同機構測算結果有差異,但規模均超過百萬億元。
就投資者關心的新能源板塊估值問題,彭吉海表示,“雖然目前二級市場短期估值水平較高,但考慮到整體新能源滲透率還處於低位,長期發展空間巨大,對於新能源產業的長期空間還是持比較樂觀的態度。影響板塊估值的因素有很多,短期看,今年以來,這些板塊的行業需求旺盛,業績穩定增長;中期看,這些板塊的競爭格局日趨穩定,子環節龍頭的競爭力和市場份額不斷提高;長期看,在‘雙碳’背景下,這些板塊所在的行業還有數倍增長空間。”
“放眼未來,這些板塊中核心競爭力突出、業績能保持確定性增長的優質標的,其市值還有較大的增長空間,仍然具備投資價值。”彭吉海如是說。
同時,他表示,需要注意在同一個行業中對具體標的自下而上的進行優選精選,透過綜合考量和分析企業的商業模式、競爭優勢、週期性風險和估值風險,選取風險收益比較好的標的進行配置。
而在債券市場,彭吉海認為,“在碳排放管控制度下,碳排放配額將成為企業增值資產,行業內部逐步出現分化,頭部聚集效應顯著,碳排放超標的小型企業生存空間承壓。長期來看,‘碳中和’長期利好新能源、新材料等低耗能行業,煤炭、鋼鐵、水泥等傳統高耗能、高碳排放行業將面臨更大風險和挑戰;從結構上看,可以適當關注高耗能行業的兼併重組機會。
保險資金綠色投資存五大挑戰
“碳中和”為市場帶來大量投資機會的同時,也給保險公司的資產配置帶來挑戰,彭吉海認為,挑戰包括以下五個方面:
一是所投資企業經營風險加大。在低碳經濟轉型初期,低碳能源相比化石能源尚無明顯成本優勢,企業選擇低碳能源可能會提高生產成本、繼續使用化石能源則可能被加徵碳關稅。
二是保險公司償付能力降低。保險機構如果持有大量的高碳排放存量資產,綠色轉型可能使這部分資產價值下跌,影響險企資產質量。
三是投資失敗風險。從宏觀層面看,為了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可能需要採取多種技術路徑並行試錯的方式。但微觀層面特定的企業主體往往只能專注於一種技術創新路徑,如果投資的企業創新失敗,也將把損失傳導給所投資的保險公司。
四是政策調整風險。“碳達峰、碳中和”的行動來自國際共識和自上而下的政策推行,是我國將長期奉行的政策。但短期政策的節奏、力度和方式可能會不及預期,導致市場波動,從而給保險公司投資收益帶來影響。
五是國際競爭風險。由於部分發達國家在低碳節能領域的先發優勢和技術儲備,而我國經濟低碳轉型過程中可能會出現“卡脖子”的新風險點,使得險企資產端佈局面臨風險因素增加。
險企應積極支援幫扶儘早佈局
在明晰了綠色投資的機遇與挑戰之後,如何進行綠色投資至關重要。
彭吉海認為,險企應充分利用自身優勢,積極、儘早在相關領域佈局。總體來看,需要充分發揮險企投研團隊的專業性,擁抱新能源投資,提高在新興能源領域的投資份額,合理調整與配置“舊能源”投資,進而達到風險與收益的平衡。此外,保險資管公司需要具備堅實的投研能力和推動執行能力,相應的,綠色投資相關工作的落地應該是高層推動,研究先行。
彭吉海認為,積極配置新能源板塊可解決保險業經營中的多重需求:一方面,險企要履行社會責任,助力國家早日實現“雙碳”目標;另一方面,在長期低利率背景下,險企面臨利差損風險不斷上升,長期必須要加大成長性較為確定、收益率高的權益類資產配置,綠色產業必然是個重要方向。
最後,彭吉海提出兩大建議,助力險企綠色投資:
一是建議出臺降低資本佔用激勵措施。目前,國際上關於降低綠色資產的風險權重和提高棕色資產風險權重的議題已有不少討論。針對綠色投資,尤其是綠色股權投資,希望在設定資本佔用係數時能有政策鼓勵的體現。
二是建議出臺增加稅收優惠激勵措施。目前,包括碳中和債在內的綠色債券,往往面臨收益率相對較低,難以達到保險資金收益率要求的問題。因此,建議參考國際先進經驗,對綠色債券及相關債權專案給予一定稅收政策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