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樹聲
1905年生於湖北麻城。
192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1928年後歷任中國工農紅軍團長、副師長,紅四方面軍副總指揮兼第31軍軍長。
他英勇善戰、能攻善守,為建立鄂豫皖、川陝革命根據地和紅四方面軍建立了不朽的功勳。
此番面對洶湧的嘉陵江
和妄圖憑藉天險圍堵紅軍的
蔣介石嫡系軍隊
勇猛果決、敢打硬仗的王樹聲
和紅四方面軍
將會怎樣應對呢
沒有船隻自己造
組水兵連練技能
1935年1月2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和中革軍委指示紅四方面軍:“宜迅速集結部隊完成進攻準備,於最近時期,向嘉陵江以西進攻”。
紅四方面軍致電中革軍委明確答覆:“我軍目前在南部大捷,擬大進,徹底滅敵,配合西方軍行動。”堅決地表明瞭西渡嘉陵江,配合中央紅軍行動的決心。
時任紅四方面軍副總指揮的王樹聲,站在發報機旁長出一口氣。
面對處心積慮的川軍,紅四方面軍總指揮徐向前決心集中主力,選擇敵軍防禦薄弱環節強渡嘉陵江、奪佔劍門關,以運動戰殲滅敵人。
在徐向前面前立下死守軍令狀的王樹聲親臨一線指揮作戰。在爆炸聲中經歷五個晝夜不眠不休的他,終於率部扛住了川軍的一次次進攻。
此前,川軍沿嘉陵江西岸地區部署大量部隊和碉堡,江上船隻全部被掠往西岸。他們還強迫當地群眾在沿江重要灘頭陣地挖陷阱、埋竹扦,妄圖阻止紅軍渡江。
在川軍嚴密的江防面前,紅四方面軍決定選擇由田頌堯部防守的蒼溪塔子山腳下為主要突破口。
然而,多在山地和丘陵地區作戰的紅四方面軍渡江經驗少。於是,王樹聲在戰前的全軍抽調會上決定立即組建一支水兵連。
沒有船隻,紅軍決定動手造船。住在附近的老百姓把自家的門板、漆嫁妝剩的桐油都貢獻出來支援紅軍造船。
附近的東河上也有大批的紅軍戰士正苦練渡江本領。雖然初春的河水依然刺骨寒冷,但戰士們群情激昂,爭分奪秒地練習划船和泅水技能,演練登陸、突破、鞏固陣地、向縱深穿插等一系列戰術動作。
渡江前王樹聲親自動員
紅軍僅用一天完成強渡
渡江前一天,王樹聲親自到水兵連進行戰前動員。他乾淨利落地說:“要保證部隊準時到達對岸,也要做好犧牲的準備,即使剩下一個人,也要完成任務!”
1935年3月28日晚,嘉陵江湍急的江水狠命地拍打著江岸。
徐向前發出了“急襲渡江”的總攻擊令後,水兵連與紅30軍突擊部隊協同作戰,在中路蒼溪塔子山渡口首先強渡,向西岸進擊。
在敵人密集的炮火下,紅軍的小船全速衝向對岸。當離對岸20多米時,戰士們爭先恐後跳下船,涉水展開了衝殺。
紅軍部署在塔子山的炮兵對敵轟擊更為猛烈,流星般的炮彈尖叫著劃破夜空、傾瀉在對岸敵軍的前沿陣地上,有力地支援了渡江部隊搶灘上岸。
經過一天的激戰,紅四方面軍第30軍、第31軍和第9軍三路大軍強渡嘉陵江。
王樹聲決定分三路進攻劍門關
紅軍僅傷亡50多人殲敵約3000人
此時,川軍的嘉陵江防線的重要戰略支撐點,是劍閣縣和距離縣城五十多里的劍門關。
為了一鼓作氣徹底腰斬敵方防線,王樹聲率領第31軍撲向劍閣。31日,紅31軍一部和紅30軍88師等部攻佔劍閣縣城。
失掉劍閣,川軍只能把守住防線的最後希望寄託在劍門關上。此地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川軍鄧錫侯部派出三個團的兵力在此駐守。
靠前指揮的王樹聲在仔細察看劍門關地形後,他定下避開正面、打敵側後與奇兵突襲相結合的作戰方針,並制訂了三路進攻劍門關的作戰計劃。
為了儘快拿下劍門關,王樹聲還派出了由他直接掌握的預備隊第274團,擔任向敵主峰陣地發起進攻的主力。攻至山腰時,狡猾的敵人鑽進集團工事,紅軍進攻受挫。
王樹聲向徐向前申請使用總部的迫擊炮連對敵發起猛攻。4月2日下午4時戰鬥結束,紅軍以傷亡50多人的較小代價,共殲敵近三個團約3000人。至4月21日,歷時24天的強渡嘉陵江戰役勝利結束。
嘉陵江戰役,紅四方面軍先後攻克閬中、南部、劍閣、昭化、梓潼、平武、彰明、北川等八座縣城,控制了東起嘉陵江、西迄北川、南起梓潼、北抵川甘邊界,縱橫二三百里的廣大地區。
嘉陵江戰役的大捷
為策應中央紅軍入川繼續長征
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援保障
也為我軍的江河作戰
積累了寶貴的戰略戰術經驗
其歷史功績
將在革命史冊中永放光芒
敬請收看今天(7月29日)20:00
CCTV-4《國家記憶》
《開國大將經典戰例》之《強渡嘉陵》
全網獨家首發盡在央影片APP,
點選環球標籤頁,
搜尋並關注《國家記憶》!
想【提前】收看最新一期節目
掃描下方二維碼搶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