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大蓋作為日本侵略者的主力步槍,為中國人民所熟悉。公允地說,三八大蓋是一款專為中國北方戰場量身打造的步槍。首先,由於使用的6.5毫米子彈後坐力較輕,特別適合體型較瘦弱的日本士兵;其次,時刻不忘侵華的日本軍部早在三八大蓋設計定型的1905年之前就很有預見性地將未來中日戰爭的戰場選定為中國北方,為此要求三八大蓋必須具有良好的防風沙能力和低溫環境下的高可靠性。
■著名的日本三八式步槍。
早在抗日戰爭之前,三八大蓋就大量流入中國,1917年北洋政府從日本進口了4萬支三八大蓋,1918年又再次引進8萬多支。當時段祺瑞政府編組了下轄3個師的參戰軍,裝備清一色的三八大蓋,全國各地的軍閥也從日本大量進口該槍。在“九一八”事變前,中國境內的三八大蓋保守估計數量在40萬支左右。作為一款爆款步槍,有著山寨傳統的國人自然不會放過,國內多家兵工廠對三八大蓋進行了山寨,其中產量最大的是太原兵工廠。
作為留日海歸的“日本通”山西軍閥閻錫山,自然深知三八大蓋的優點。從某種程度上來講,三八大蓋可謂是為閻錫山及其晉綏軍量身定做的步槍。
1.閻錫山的地盤山西、綏遠正好位於中國北方,特別是山西北部地區和綏遠省風沙天氣多,冬季特別寒冷,完美符合三八大蓋的預設戰場。
2.由於營養不良,當時晉綏軍士兵的體質較為瘦弱,6.5毫米子彈較輕的後坐力對於在士兵伙食費上斤斤計較的閻老西來說,非常合心意。
3. 6.5毫米子彈相對於國內主流的7.92毫米子彈省料省藥,正中摳門閻老西的下懷。
■正在吃飯的山西晉綏軍,伙食質量很一般。
■二戰各國主流步槍彈。最左側為三八大蓋的6.5毫米子彈,從體積來看確實最小。在效能指標滿足戰術需要的前提下,體積越小越省料省藥。
4.對於一貫獨立特行的閻老西來說,子彈口徑不一致,可以彰顯山西的特殊性,而且自己有彈藥廠,子彈供應不成問題。
5.三八大蓋作為單發的栓動步槍,技術含量不高,工藝也不復雜,符合太原兵工廠的技術水平,便於生產。
6.可以拉近與日本的關係。在軍閥混戰的民國,背後沒有帝國主義列強的支援,是沒法做大做強的。閻錫山一貫和日本關係曖昧,中原大戰失敗後通電下野躲到日本佔據的大連,期間就得到了日本的庇護與幫助。晉綏軍採用日式武器,可以方便獲得日本援助的武器彈藥。
1924年閻錫山選定三八大蓋作為原型,責成旗下的太原兵工廠進行仿製,太原兵工廠山寨的三八大蓋被定名為晉造六五步槍。
■存世的晉造六五步槍。
■晉造六五步槍的槍身銘文。
■因生產批次不同,而有所不同的槍身銘文。
從外形來看,晉造六五步槍與三八大蓋基本一致。但早期的晉造六五步槍槍托是整塊木材一體加工而成,而採用上下兩塊木材拼接槍托的日本原版三八大蓋在槍托處有一條明顯的拼接線。此外,透過槍身銘文也很容易區分二者。
■上為槍托有明顯拼接縫的三八大蓋,下為槍托渾然一體的晉造六五步槍。
晉造六五步槍槍身木材選用的是山西地區常見的核桃木。後期隨著工藝和材料的改進,也有部分該槍採用了拼接槍托。由於工藝水平、加工精度和所用的鋼材質量都遜於原版的三八大蓋,晉造六五步槍的壽命、可靠性、抗腐蝕能力和射擊精度都不如日本原版。
標準型的晉造六五步槍全長1.275米,槍管長0.797米,空槍重3.95千克(不含刺刀),彈倉容量5發,子彈初速762米/秒,有效射程450米。與三八大蓋擁有諸多派生型號一樣,晉造六五步槍除標準型外,也有諸多派生型號。僅從1928年到1930年間,太原兵工廠就能夠月產3000支晉造六五步槍,結合後續年份的生產數量,該槍總產量保守估計超過20萬支。
■正在擦拭保養晉造六五步槍的晉綏軍士兵。
抗戰之初,由於太原會戰的失利,太原城迅速淪陷,太原兵工廠機器裝置只有不足2%被及時轉移到後方。撤到後方的太原兵工廠在堅持生產了一段時間的晉造六五步槍後,庫存原材料消耗殆盡。同時,由於向重慶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請領的子彈只有7.92毫米。這兩方面的原因迫使晉造六五步槍不得不停產。其後,太原兵工廠將晉造六五步槍的口徑改為7.92毫米繼續生產,但6.5毫米口徑的晉造六五步槍此後卻再也沒有復產。
■晉造六五步槍口徑改為7.92毫米後的銘文。
由於晉造六五步槍與三八大蓋基本一樣,部隊在使用時往往與三八大蓋混編,很多資料在統計時也往往統稱為三八大蓋或日式步槍、六五步槍等,所以導致晉造六五步槍在後世名聲不顯。但客觀評價,作為一款總產量超20萬支的實用步槍,它在抗戰當中的作用依舊是功不可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