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10月8日,美國海軍承認,本月2日美國“康涅狄格”號攻擊核潛艇,在南海與不明物體相撞,造成艇上11名水手受傷。目前,“康涅狄格”號已經駛抵關島,進行維修。美國海軍發言人稱,核潛艇前部受損,將對事件進行“全面調查和全面評估”。
2016年12月15日,美國“康涅狄格”號攻擊核潛艇離開華盛頓州普吉特灣海軍造船廠進行海上試驗。圖據網路
當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表示,中方對此次事故表示嚴重關切。美方作為當事方應詳細澄清事故有關情況,包括事故發生具體地點,美方航行意圖、事故詳情,到底碰撞了什麼、是否造成核洩漏,是否破壞了當地海洋環境等。
趙立堅同時指出,長期以來,美方打著航行自由的旗號在南海興風作浪,這是此次事故的根源;美方此次故意拖延和隱瞞事故詳情,缺乏透明度,不負責任。中國及南海周邊國家不得不質疑事件真相和美方意圖。
值得注意的是,美國和英國最近決定與澳大利亞這一無核武器國家開展核潛艇合作,肆無忌憚地向亞太地區擴散核潛艇,趙立堅表示,此舉勢將製造核擴散風險,誘發軍備競賽,破壞東南亞無核區建設,發生核事故的機率也會大幅上升。
“最複雜海底地形”
目前,這艘“海狼級”核潛艇到底撞到了什麼仍不清楚。不過,有英國分析人士指出,南中國海擁有世界上最複雜的海底環境。作為海上的重要交通航道,那裡充滿了船隻發出的噪音;同時,其海底地質結構複雜,地形不斷變化,任何潛艇船員看到都會感到驚訝。
美國海軍表示,“康涅狄格”號“異常安靜、快速,且裝備精良,配備了先進的聲吶”。英國倫敦國王學院戰爭與戰略教授阿萊西奧·帕塔拉諾稱其“擁有業內最先進的水下能力”。
在此撞擊事件發生後,帕塔拉諾表示,可能正是南中國海水下複雜的情況對潛艇的精密感測器構成挑戰。“這個(不明物體)可能是一個小得足以讓聲吶在嘈雜環境中漏掉的東西。”他分析道。
根據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NOAA)的說法,該國海軍艦艇使用“被動聲吶”(噪聲聲吶)來探測水下物體,這能讓潛艇更加安靜、躲避敵人,但也意味著潛艇必須依靠其他裝置或多個被動聲吶利用三角測量來確定其航行路徑上物體的位置。
與“主動聲吶”不同的是,被動聲吶只探測接近船隻的物體反饋聲音,而“主動聲吶”則在發出ping脈衝後,記錄回聲返回船隻所需的時間,以確定物體距船隻的遠近。
帕塔拉諾認為,南中國海作為世界上最繁忙的航道和漁區之一,水面船隻發出的各種噪音可能干擾聲吶的工作,讓其失去靈敏度。
“根據事故發生的地點不同,各種噪音干擾(通常來自水面上方的交通)可能會影響感測器,甚至可能會影響操作員對感測器的使用。”帕塔拉諾說道。
“洋流及水環境複雜”
美國前海軍上尉、美國太平洋司令部聯合情報中心前任行動主任卡爾·舒斯特也指出,在南中國海,對潛艇造成麻煩的不僅僅是航運——“這是一個聲學環境非常差的地區”,甚至連水域本身的性質都會造成問題。他補充說:“島嶼間洋流產生的環境噪聲和不穩定的水環境都會影響聲學接收。”
除此之外,水流和地質環境也是造成麻煩的因素。“這些水域的環境和海底正處於緩慢但不可避免的變化狀態。這是一個需要不斷繪製海底等高線圖的區域。那裡可能隨時都能找到一座未知的水下山脈。”舒斯特進一步解釋道。
2005年1月8日,美國海軍“舊金山號”核潛艇撞上海底山脈,受損嚴重。圖據網路
這是今年該地區發生的第二起潛艇事故。4月,一艘印度尼西亞潛艇在巴厘島附近海域失聯沉沒,艇上53名船員無人生還。印尼海軍官員表示,這起事故是由自然環境因素造成的,沒有提供更多細節。
據悉,“康涅狄格”號是目前美國海軍現役的三艘“海狼級”核動力攻擊潛艇之一,於1998年12月入列服役。“海狼級”潛艇被認為是當代最安靜的核潛艇,多用來執行偵聽、情報蒐集、特種作戰等秘密任務,每艘造價約30億美元。
“康涅狄格”號重達9300噸、長353英尺,由單個核反應堆提供動力,可搭載140名船員。根據美國海軍的一份簡報,由於“康涅狄格”號甚至比最新的“弗吉尼亞級”攻擊潛艇還要大,因此可攜帶比其他美國攻擊潛艇更多的武器——包括多達50枚魚雷和戰斧巡航導彈。
儘管已經有20多年的歷史,但它在技術上依然很先進,而且軍方還對其系統進行了更新。
紅星新聞記者 徐緩
編輯 李彬彬
(下載紅星新聞,報料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