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咱們老百姓通俗易懂的講法來講
極端假設一下,假如全中國人每人都拿著100萬,央行也沒有繼續印鈔票,都沒有債務。那麼按理說全中國所有人的錢加起來能買下全國所有的商品和勞務。
但是如果每個人不多不少剛好只有100元呢,央行還是不印發鈔票,按理所有人加起來還是能買下全國所有的商品和勞務。
畢竟貨幣在我們普通人看來就是財富。所有的錢就代表所有的財富。如果所有人的錢全部加起來只有100元,1000元,那麼這100元或者1000元能買下全國所有的商品。如果只剩一碗飯能吃,那麼這一碗飯就等於所有人的錢加起來的總和!
但是這只是我們老百姓普通的看法,貨幣本身其實無法代替本質上的財富(如房,車,能源等)
貨幣只是信用的憑證。信用的履行與否還是在於人
比如張三家裡有個傳家寶,發誓多少錢都不賣。李四真的開出了天價要買,但是張三就是不賣,那麼貨幣在這個寶物面前就失效了
再舉個例子:地球上只有兩個人,一個人有水喝一個人有飯吃。本來有水喝的人拿出一半和有飯的交換,兩個人都是雙贏,都能喝到水又能吃到飯。但是有水的耍了一個聰明,他拿出一塊錢(也可能是一個貝殼,任意一個東西),對有飯的人說,我拿這個東西作為貨幣換你的一半飯,你也可以用這個換我的一半水。有飯的表示同意,接過了這塊錢並給了一半飯給他,然後他準備用這塊錢換水的時候,結果有水的人反悔了,沒有遵守信用並且跑了。結果有飯的人最後飯也丟了一半水也沒有換到渴死了
我們說有飯的這位遭遇了經濟大蕭條,或者說貨幣體系信用的崩塌。他手裡的那一塊錢或者一塊貝殼不值錢了
假如你是一個賣西瓜的,手裡有10個西瓜,個個都長得差不多,價錢也都一樣,10塊錢/個。
今天你推著小車上街吆喝,發現到了市場裡的西瓜已經漲價到15塊/個了,你一看,把價格擦一擦,改成了15塊/個。
本來以為今天可以賺100塊的你,現在可以賺150了。
但你今天沒有把西瓜都賣完,因為去得晚,只賣了6個,收回了90塊,還剩4個瓜沒賣出去。
兜裡揣著90塊的你依然hin開心,雖然瓜沒全賣出去,但明天賣完了就能賺個150塊。
你這麼想著,一開心就跟路邊吃了碗小餛飩,這在平時你是不會去吃的。
一碗小餛飩10塊,你把10塊錢給了餛飩小哥,小哥也喜滋滋的,今天又多賺了10塊。
你揣著剩下的80塊和4個瓜回了家裡,準備明天再戰。
第二天趕了個大早,發現市場上的瓜價已經跌到了1元/個,幾乎白送都沒人要,當然最後你把四個瓜賣出去了,收回了4塊錢。
前一天晚上你覺得這些西瓜的總價值是150,還因為覺得自己有錢了跑去奢侈地搓了一碗小餛飩,但等到全部賣出了,傻眼了吧,只收到94啊。
所以這些瓜應該是值多少錢?在第一天早上的時候,是100塊,第一天晚上的時候,是150塊,第二天全部賣出時,你全部收到的是94塊。
前兩個都是預測,但是你會根據預測來決定自己今天要不要花10塊吃一碗小餛飩。
如果你預計接下來的瓜都是15元/個,你會多花10塊錢,餛飩小哥手裡也多了10塊錢,你的財富(預測)和餛飩小哥的財富都增加了,整個社會看起來錢變多了。
如果你預計接下來的瓜都不好賣,只能是1元/個,你會縮衣節食,連早餐的5塊錢一個煎餅果子都省了,你的財富和煎餅大娘的財富都減少了,整個社會看起來錢都變少了。
但事實上,瓜還是那10個瓜,餛飩和煎餅果子也還在那裡,東西並沒少,但你的錢就是變少了!
如果你賣的是股票呢?
而如果把這個例子中的瓜換成了股票,情況也是一樣的。
股票的漲跌只是數字變動,後面雖然代表的是某個公司的股份,但股票價格的高低並不對應直接物品數量的高低。
股票的價格是多少,更多的是反映了人們覺得這個公司的股票應該是多少。
記住,是人們“覺得”,一旦人們不覺得,股價下跌,這些錢就沒了。
因為信心不足,人們的紙面財富化為烏有,導致人們不敢消費,整個市場上所有的經濟活動都放緩,進一步加大了人們的信心不足。
如果銀行也進來,這事就複雜了
在真實的場景裡,應該把銀行也考慮進來。
發生了經濟大蕭條,企業倒閉的風險很高,銀行不敢輕易貸款,本來要給出好幾個億的貸款,現在就給出幾百塊,拿到貸款的公司縮衣節食,沒拿到貸款的公司可能直接倒閉,工人也發不出工資來了。
但是你可能會說,是不是銀行正常發放貸款就行了?
如果銀行能做到,那情況會好很多。
不過一旦發生了經濟大蕭條,銀行可能自己都自身難保,因為大家有可能都跑去銀行取錢,把銀行給擠倒閉了。
如果存錢的銀行倒閉了,一大堆錢又化為烏有了。
總結一下就是,錢是要流動起來的,流動的背後是消費行為,很多的“錢”只是大家信心的反應而已。
一旦經濟大蕭條,發生流動性陷阱,信心不足,錢還在那裡。但是錢的價值和購買力其實已經消失了,讓你覺得它不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