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文旅與鄉村振興實踐創新論壇”圓滿舉行,生態環境部宣傳教育中心、承德市政府、華僑城全域旅遊公司及中國國家地理·營地就“中國國家地理·承德自然生態營地” 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
這一協議的簽訂,標誌著承德這個自然資源豐饒、人文資源豐厚的塞外名城,將迎來文旅迭代、生態文明、鄉村振興的多重創新,也將朝著國際生態文明高地的全新願景推進。
橫跨高原與山地、覆蓋多種地貌的營地網路將如何構建?北方獨一無二的綠色屏障,又當如何煥發人文、生態的積澱與能量?這個九月,讓我們沿著金山嶺長城的脊線和塞罕壩秋陽的光輝,在一場關於信念與期待的多方聯動中,尋找答案。
華僑城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倪明濤、承德市政府副市長張樹國、生態環境部宣傳教育中心主任賈峰、《中國國家地理》雜誌社社長兼總編輯李栓科
鑑籤嘉賓由左至右:
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人民政府縣長孫立良、華僑城華南集團副總經理、海南集團總經理趙小剛、河北民族師範學院副書記高俊虎、生態環境部科技與財務司副司長餘立風、河北省生態環境廳二級巡視員陳建英、中國國家地理·營地總經理郭穎謙、河北省塞罕壩機械林場書記安長明
01 不止常規
一處生態文明高地的全新賦能
這是繼山東淄博、無錫陽山後,承德,成為中國國家地理·營地即將落地的第三站。
不同於之前,這一次的大美中國本土文旅IP打造不僅有生態環境部宣傳教育中心的智庫支援,還將與華僑城等頭部品牌合力共建,更將在營地規劃上,以串點成線的思路,統籌考慮承德全境。因此,無論是落位還是營地輻射的區域面積,都將有新突破。未來,將有一個大本營+多個不同型別的自然營地在承德策劃落成。
中國的版圖之上,山河勝景,不勝列舉。以一城一地之方寸,現江山之遼闊與多樣,這樣的創新設想,為何這次選在承德落地?
或許,《中國國家地理》對承德的一段概述,可以作為答案的註腳:
在這裡,中華大地上東南西北中五湖四海的景觀匯聚一堂;在這裡,清代滿蒙漢藏回五個民族的精神聖殿矗立在一起。
為舉辦好此次論壇暨簽約活動,會議前,承德市市長柴寶良及承德市政府諸位領導還與華僑城、中國國家地理·營地雙方進行了深入交流。詳細介紹了承德作為民族團結重要代表區域和地理交匯區域的多重價值。
承德地處蒙古高原、冀北山地交接處,承德市張樹國副市長生動介紹了承德的自然特點、生態實踐成果,也對未來多方共建提出了期許和建議。
中國國家地理社長兼總編輯李栓科提到:過渡和交匯產生的豐富和交融,正是自然界的魅力所在。社長曾多次來到承德,他說:承德恰恰是中國境內極具特點的地理過渡、文化過渡地帶。針葉林、闊葉林交織,火山岩、沉積岩變換,莽莽燕山上築起巍巍長城;農耕文明和遊牧文明交融,留下了統一多民族國家形成的恢弘曆史、民族團結的佳話往事。
華僑城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倪明濤表示,華僑城願在與生態環境部宣教中心、承德市委市政府、中國國家地理·營地的通力合作下,為國內生態文旅的有序發展提供借鑑和引導,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提供參考和樣本。
既有自然永珍可勘查,又有人文精華可昭示,對於致力於挖掘本土地理文化內涵、喚醒屬地自然人文生機的營地專案而言,承德,無疑是得天獨厚的優選之地。
但在生態環境部宣傳教育中心賈峰主任看來,營地落地承德,除了看中紫塞明珠特有的地理文化沉澱,更與其長久以來推進生態文明建設、一代又一代人所展現出的塞罕壩精神密不可分。
他還欣喜地與嘉賓分享自己對於中國國家地理·承德自然生態營地的選址建議、騎行線路、牧場景觀等方面的暢想。
承德圍場,本次論壇的所在地,正是塞罕壩精神發源的地方。承德市生態環境局局長孫雷帶我們來到第一代造林人代表王尚海的紀念林,在如今已經靜謐又燦爛的林中路上,頗愛地理自然的孫局長,講述了當年的精彩故事。
承德市林業和草原局副局長封捷然感慨道:半個多世紀的時光裡,一代代塞罕壩人薪火相傳,在茫茫荒原重現萬畝人工林海,為京津地區築起一道阻沙涵水綠色生態屏障。
塞罕壩機械林場的建設者,也因此被授予環保類最高獎項“地球衛士獎”。從“飛鳥無棲樹、黃沙遮天日”的高原荒丘,到“河的源頭,雲的故鄉,花的世界,林的海洋”,塞罕壩的成功實踐,是對“兩山理論”的生動詮釋,也是三代人用青春、熱血與汗水,書寫的一部生態文明建設史。
奮鬥史與建設史,當被記載,也當被髮揚。生態環境部宣傳教育中心宣教基地管理室主任李鵬輝希望中國國家地理·承德自然生態營地可以發揮這樣的價值。
在未來營地的體驗裡,塞罕壩的故事作為承德人文新篇的重要組成部分,被交流與分享;塞罕壩精神,則將作為人類精神文明的瑰寶,與生態文明的故事一起,被創新講述、繼續傳承。
一場生態與文旅的精彩相遇
在一處自然稟賦獨特、人文積澱深厚、精神力量富足的理想之地,究竟會建起一座怎樣的自然生態營地?
中國國家地理·營地總經理郭穎謙,描畫了這樣一幅圖景:在承德地區內,將呈現出一個大本營為主體、多個特色營地相串聯的整體效果。串點成線,交織的科學探索網路,會覆蓋承德的森林、草原、溼地、山地等多種地形地貌,完整呈現自然意義上的豐富承德。
華僑城全域旅遊公司副總經理陳維民就華僑城文旅專案生態發展理念、環保理念進行闡述,同時將華僑城在生態營地產品發展型別思考內容進行分享,展現華僑城在創想中探索打造創新型文旅專案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塞罕壩的森林公園區域,是本次選址的重點區域之一。平均海拔1500米的國家森林公園,有著上百萬畝的森林景觀,豐富的動植物種群,更是人們修復自然、重建生態的生動展示。
憑藉獨特的山地特色,金山嶺長城所在地也成了選址專家團隊的心儀目標,崇山峻嶺的起伏賦予植被以不同樣貌,並且隨著海拔漸升,棲息其間的植物種群和鳥獸亦次第變化。
狍子、馬鹿、黑琴雞、松鼠,抑或是雲杉、落葉松、小白蘑、沙棘……充滿自然奇趣的動物與植物,將會一一出現在營地的自然學堂中,以潤物無聲的方式成為營地一環。
在多樣科技手段助力之下,承德作為溫帶生物多樣性保留地的故事,將與時光隧道里歷史的記憶共同呈現。
那麼,如何更好地呈現?中華少年兒童慈善基金會辦公室主任衛中、黑弓運營總監冀翼······分別提出了社會力量參與和技術賦能的具體建議。曾深度考察美國、英國等地的科考站中科院動物所博士、石探記創始人陳睿提到:“自然科學是教育裡非常純粹的一種,鄉村又是自然教育極佳的場所”,對於承德營地的未來,他也充滿期待。
體驗與習得,在營地之中,更在營地之外。一條條主題探索線路,從水草豐美的草原,延伸到繁茂豐潤的溼地,專家引領之下,每一次出行,都是一場科考之旅。
山地或森林夜遊也將在氣候適宜時展開,曠野上觀星,與宇宙對話,聽長城低語,人文與科學的星火,必將點燃夜色中求知的眼眸。
在地主題區域,會將承德特有民族特色彙集一地,多元燦爛的文化之美將以多種形式逐一展現。
中國國家地理·營地背後的多位中科院院士、科普大v等各領域權威專家,生態環境部宣教中心派駐合作的環保、科教領域專業人士,以及承德當地的專家、學者,都將成為營地獨一無二的智庫資源,他們不僅將針對在地特色協助研發營地課程、打造研學基地,還將與青少年共同徒步山野、共赴自然與人文知識的殿堂。
有營地之內的豐盈,也有營地之外的廣闊;有歷史積澱的深沉,也有聯通世界的豁達;有在地特有的本真淳樸,也有接軌國際的先進現代……從“觀自然”到“自然觀”,從“發現美”到“體驗美”,交錯於華北大地上的自然營地和線路網路,充滿想象,值得期待。
03 不止文旅
一次鄉村振興的生動實踐
一個自然生態營地,是一群人探尋自然人文之美的平臺,是一座城開啟生態文明建設的新落腳點,也是一方水土、一方民眾重繪鄉村美景、實踐鄉村振興、再次開啟創業的寶貴契機。
這裡,將實現一種聯動。生態文旅是推動鄉村生態振興的重要環節。生態環境部科技與財務司餘立風副司長表示:在有效改善鄉村生態環境的基礎上,推動綠色生態同文化旅遊有機結合、共同提升,促進生態要素向生產要素、生態財富向物質財富轉變。
在地政府的政策賦能、部委機構的戰略引領、品牌和企業的深入參與,將帶來協同效應和勢能。多方助力下生態文明推廣活動將次第展開,新型文旅形態將在這其中生根萌芽。
這裡,將見證一種迴歸。作為首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承德擁有著悠遠的歷史印記,記載著滿韻清風的皇家文化,也書寫著可歌可泣的紅色故事。示範營地的建成,將為啟用、保留在地文化提供優質平臺,獨特的民族文化、濃郁的民俗風情,將在一次次生態之旅中被體驗、被傳承。
這裡,將啟用一種創新。全域旅遊的實踐,並不侷限於一時一地遊覽,而將被賦予自然、人文等科學而有趣的內容;中國生態文明思想論壇、生物多樣性攝影節、國家公路騎行大賽、中國越野大會、森林自然低碳音樂節、草原國際環保電影節等多個重量級IP,也將作為文旅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全方位提升承德在生態文明領域的國際性、引領性。
文創衍生的開發、科普平臺的產業化,都將為林場工人、當地民眾新增就業機會;營地作為一個文旅、生態、科普平臺,也將持續吸引合作方入駐、IP活動落地承德,不僅將有效啟用當地特色餐飲、民宿、民俗文化等經濟發展,還將在相關產業上逐步產生聚合效應。
這裡,將開啟一種傳遞。三代人用近60年的時光,建造起世界最大的人工林場,背後是沙漠治理的科學經驗,也是奉獻付出的人文精神,這將被來自全國乃至世界各地的生態工作者學習、借鑑;以內容賦能文旅、以營地帶動全域的文旅產業發展新思路,也將隨著一個個營地的落成,傳遞給更多關注文旅、關心生態的人。
這裡,將迎來一種共生。以生態、環保、自然為關注焦點,一系列自然生態示範營地的建成與生長,不僅會推動一城、一地的生態文明建設,也將促進全域旅遊的全方位推進,實現人類與自然、生態環保與綠色發展的共同目標。
承德這片土地上水源交匯,地形交匯、民族交匯、語言交匯、文化交匯。這種交匯,正是包容的自然生態和人文生態。中國國家地理·營地所倡導的“大自然觀”,正是希望更多呈現壯闊之自然、科學之自然、藝術之自然。
這樣一方遼闊天地之上,串點成線,如何不令人期待?
編輯:格子
撰文:小薇
特約攝影、攝像:朱銳、吳志天、劉宇林、dayu
活動統籌:茉莉 曲冰
視覺設計、插畫:小銘 宇林
運營:程bu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