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除了一些著名的旅遊城市、地區外,其實還有很多地方一直是默默無聞的,畢竟很多地形地貌以及景區其實都大同小異,去幾個最有特色的也就足夠了。
這也導致了一些小縣城因為“不夠有特色”而在旅遊行業中一直默默無聞。但是也有的地方,卻能因為一些“奇奇怪怪”的原因走紅於網路,比如此前的“貓貓山”就在網上掀起了一股尋找“最可愛”地名的風潮,很多網友也因此瞭解了很多曾經不知道的地方。
再比如,此前網上曾有人挖掘出了,我國那些“名字有日本味兒”的地點,其中就包括了一個原本一直不太受關注的河南洛陽小縣城——伊川。
名字有“日本味兒”的伊川
其實這個“有日本味兒的地名”最開始被提出是因為一個網友發現,深圳的不少地方名字都很“和風”,比如什麼鹽田、福田、龍井之類的。
我們都知道,日本平民擁有姓氏是近代才發生的事情,這也導致了他們很多姓氏都是看到什麼就起和什麼相關的,看見田地就組成“X田”“田X”的姓氏;看見山就組成“山X”“X山”一類的姓氏,以此類推。
包括很多地名也是如此,既能當姓氏又能當地名,而前文提到過那幾個地方,在日本也有重名的,甚至被拿去當姓氏使用的。
這也不免讓人好奇,這些地方的名字是不是特意仿的和風。對於這樣文化不自信的人,也確實沒什麼好說的了,確實,日本在汲取了我國的文化後已經衍生出了屬於自己的獨特文化,但這不代表很多東西就是我國在反過來模仿它了。
上述包括鹽田、福田等地區,它們的名字都是古時候就定下了的,如果說近代以來日本國力確實很強,我國也有意向他們學習,但在古代斷沒有這種說法。
況且,福、田、鹽、龍之類的字什麼時候成了日本的專屬了?只有日本人能將它們組合在一起使用?中國人用了就是仿的日式?
與其說這些地點是“有日本味兒”,不如說是日本在學習了我國古代的文化後回去取名字和我們撞車了。
除了深圳的那些地方,河南省洛陽市下屬的伊川縣總是被調侃也十分“委屈”。因為“伊”和“川”也是日本起地名時常用的,比如什麼“伊東”“神奈川”之類的,導致這倆字在很多人眼中也都成了“日本專屬”。
但其實,伊川縣歷史悠久,真要追根溯源,早在原始社會末期,如今的伊川地域就已經有了伊國、伊川這樣的稱呼,這個名字可能來自我國黃河支流洛河的支流之一——伊河。在那時候,日本的陸地上都還沒有人類活動的痕跡呢。
而“伊”這個字從夏朝開始就一直被沿用,在幾千年中,伊川縣做過“伊闕”,當過“伊川郡”,被設定為“伊州”,直到1932年,先前設定的二縣合併成瞭如今的伊川縣。
伊川縣作為我國文化的發祥地之一,歷史悠久,有著深厚的文化沉澱,同時也孕育了我國一部分燦爛輝煌的文化。
真要論年紀,伊川縣都能做日本所有地方的祖宗了,結果到如今在日本文化大舉“入侵”的情況下,它的名字居然還要被問“是不是模仿日本起的”,實在是莫大的悲哀。
實際上,伊川縣作為旅遊地區並不出名,但人家一直有好好地發展具有特色的傳統理學,力求發揚我國傳統文化中精髓的部分。
而在旅遊方面,因為距離洛陽龍門石窟很近,不少人都將這裡當作自己旅遊的中轉站。其實伊川縣內也有著不少景色優美的旅遊風景區,比如荊山森林公園、鶴鳴峽風景區等,無不令人流連忘返。
近兩年伊川縣還斥巨資打造了一個佔地面積5000畝左右的人造古鎮——龍鳳山古鎮。古鎮集養老、遊玩、民宿等諸多功能為一體,其中還有專門的宋文化街,是我國少有的以宋朝文化為主要概念打造的古街。
在夜晚的時候,龍鳳山古鎮還會有漂亮的燈光秀供遊人欣賞,尤其在夏日的傍晚,涼風拂面,帶來陣陣幽香,讓人心曠神怡。
在旅遊業的帶動下,伊川縣的GDP已經悄無聲息地達到了約427億元,增速明顯,常住人口也有了約79萬人。如此一座環境清幽、經濟發展良好的小城,實在不應該因為名字而錯過。
結語
如果可以摘掉固有印象的眼鏡,重新去看待伊川縣,你就會發現這裡可以放鬆身心,非常值得一去。
洛陽伊川縣,GDP427億常住人口79萬,名字被調侃有“日本味”
洛陽一縣城,名字總被調侃有“日本味”,是遊客的中轉站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旅行中的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