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有個網路問診的病人,說是左肺原位腺癌術後快一年了,腫瘤篩查有個指標偏高,左側胸腔還有積液,問我有沒有關係:
點選進入諮詢環節後發現去年9月份向我問診過的,我覺得奇怪,原位腺癌怎麼切了肺葉,所以回顧了下去年的問診資料,發現是下面這樣的:
他發DICOM格式到我郵箱,我看了後回覆他考慮是磨玻璃結節,考慮原位腺癌,因為位置不好(太靠肺葉的中間),不好楔切,所以建議其隨訪等待。
他回覆我唐都醫院的胸外科醫生也考慮是浸潤前病變(包括不典型增生或原位腺癌),但另有某大學放射科的教授認為已經是浸潤性腺癌,還說盡早行肺葉切除以求徹底。
唐都醫院的醫生也告訴他肺段切也不一定行,搞不好要切葉。我也再次提醒他不要著急,先隨訪。
第三次告訴他原位腺癌不嚴重,只要盯住它就可以。在處置建議中再次重複了之前的意見。其實我不是說原位腺癌不需要管它,隨訪仍是需要的,如果在肺邊緣的部位,區域性楔切了既去除病灶,也得以確診,如果患者思想負擔重,也是可以接受的。但若位置不好,要切肺葉,那麼就可惜了!兩肺共5葉,一切就一葉,只留4葉了,年輕的很,才42歲,以後再長怎麼辦?下次其他葉再長在中間部位怎麼辦?再切一葉的話,只留3葉了,第三次長呢?唉!所以我一再呼籲如果醫生不要去判斷到底是原位腺癌,還是微浸潤性腺癌,甚至浸潤性腺癌的貼壁型,只要還是磨玻璃,比較純,又比較小,沒有什麼風險,就認定為“低風險結節”,只需關注而非一定除之而後快,那麼患者的焦慮就會減輕,對機體的創傷就會延遲,甚至避免(如果長期隨訪不進展)。對肺結節,我們真的要改變理念,業內的醫生、專家更要重新認識、多總結多回顧肺結節的生物學行為,不要大筆一揮歸到傳統肺癌中去,套用傳統實性腫塊為表現的肺癌的治療理念,也說“早發現、早治療”,而且求徹底,切肺葉!
下面我們來看看這個病友的結節情況與術後CT的樣子:
左下葉中央部位的這麼小的一個磨玻璃結節。其實我們分析過,密度相對較高的磨玻璃容易是原位腺癌,如果更淡一些,則可能是不典型增生或浸潤性腺癌的貼壁型,如果密度再高一點或者有惡性的徵象,病灶又較小,沒有實性成分的則可能是微浸潤性腺癌。
切了下葉,縱隔向左移位,左肺變小了。可他才42歲,病理是原位腺癌,今年WHO的病理分類中都把它踢出肺癌的範疇了,叫做腺體前驅病變!
一聲嘆息!
後續:後來我又聯絡患者,問他為什麼不聽我的建議,再觀察隨訪,他回答:
我們反覆科普,普及肺結節知識,就是想針對這類肺結節病友,讓他們減少恐慌,理性面對肺結節,阻止他們被過度切除肺組織,但無奈人微言輕,平臺所限,力量薄弱,成效不理想。唯有更努力積極,也希望有更多醫生認可我們的理念,並積極宣傳,向大眾普及肺結節知識,而不是去嚇他們,動員他們過度手術。從業醫生也要與時俱進,更新肺結節的知識,更準確的判斷性質,從而避免誤判導致的非主觀過度治療。
(此處已新增醫療卡片,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檢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