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教育新聞網
大部分小學語文教師對“整本書閱讀教學”已經有或多或少的瞭解。近年來關於“整本書閱讀教學”的研究大多聚焦在教學策略上,關注“教師如何幫助學生閱讀”的問題。在這樣的背景下,《好童書好課堂:整本書閱讀與教學20例》一書的角度值得關注。
《好童書好課堂:整本書閱讀與教學20例》,嶽乃紅 丁筱青 邱鳳蓮 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20年8月
本書並沒有沿用通常的“整本書閱讀教學”的說法,而刻意將之稱為“整本書閱讀與教學”,希望引發對“教師整本書閱讀”的關注,彰顯出“如何幫助教師閱讀”的立場。
三位推廣人可貴經驗的分享,應該得到重視。
本書的前言《開啟它,看見它,回到自己》中表明,這本書意圖促使教師親身體驗好童書的價值和意義。
一本本曾經被自己忽視的書,被看見,被照亮,最後看見自己,閃亮自己。
今天,你看到的也許是一座山;明天,你看到的或許是一片海。當你回到自己的時候,你需要用這一座山、一片海的力量,成為你自己,塑造你自己。
曾經被認為是影響“整本書閱讀教學”實踐的現實難題——教學時間和教學頻次,陳素素在《小學語文中高段整本書閱讀教學現狀及對策研究》中提到了這個問題,認為它受到教師對“開展整本書閱讀教學必要性”認識的直接影響。也就是說,那些認可度較高的教師總會擠出時間給學生們上整本書閱讀課,而那些認可度較低的教師則採取學生課外自己閱讀的形式,較少在語文課上開展整本書閱讀教學。
艾登·錢伯斯在《打造兒童閱讀環境》中提出“有協助能力的大人”的概念,並認為“有協助能力的大人”是閱讀迴圈的中心,“如果我們的小讀者,能夠有一位值得信任的大人為他提供各種協助,分享他的閱讀經驗,那麼他將可以輕易地排除各種橫亙眼前的閱讀障礙。一個從不閱讀,或者缺乏閱讀經驗的大人,是難以為孩子提供協助的”。這也說明了教師閱讀的重要性。
與此同時,我們也必須意識到,教師並不能自然地成為“有協助能力的大人”。一方面,整本書閱讀本身就對教師的閱讀能力提出了更高挑戰。鄭桂華在《整本書閱讀:應為和可為》中指出:“從性質上看,整本書的閱讀在閱讀基礎、閱讀內容、閱讀時間、閱讀方式、閱讀感受、閱讀評價等多個方面,都是很個性化的。”另一方面,關於整本書閱讀教學的調查發現,教師選擇閱讀書目沒有統一的標準和依據。有的教師會關注到課內外閱讀的聯結關係,有的教師會關注到學生的閱讀興趣以及學生的年齡特點。單從這一點就可以推斷出,整本書閱讀教學實際上又依憑於教師的閱讀水準。
本書作者之一的嶽乃紅在上海師範大學組織的語文教師培訓班上,這樣描述她的閱讀成長經歷:剛開始閱讀時覺得好的書,以現在的眼光看,很多都不能稱為好書。不過不要緊,堅持讀,一本一本地讀。十幾年下來,自然就鑑別出什麼是好書了。
閱讀好童書,鑑賞經典,是有門檻的。任何教學策略都不能替代教師自己閱讀、自己體驗的過程。關注“教師整本書閱讀”,是三位閱讀推廣人在現實觀照下提出的建議。
《好童書好課堂:整本書閱讀與教學20例》“幫助教師閱讀”的立場,主要體現在“文學賞析——導讀課設計或實錄——閱讀學習單——交流課設計或實錄——延伸活動”的體例上。
首先,引導教師看見每個經典的獨特。
這本書並沒有想去討論閱讀書目的選擇標準問題,甚至有意讓老師們也跳過對類似問題的思考。而是這20本好童書,直接開始閱讀。
這樣的做法引導老師們反思這樣的問題:我的閱讀型別豐富嗎?喜歡讀童話的教師,能讀出散文的意味嗎?喜歡讀小說的教師,能咀嚼古白話小說的語言嗎?酷愛讀幻想類作品的教師,願意去讀那些描寫日常生活作品中的“細枝末節”嗎?
還有我的閱讀感受力細膩嗎?同樣有波瀾起伏的情節,《了不起的狐狸爸爸》情節推進總是讓人腦洞大開;而《豆蔻鎮的居民和強盜》重在虛幻世界的設定。同樣有超人體形象,《隨風而來的瑪麗阿姨》塑造了強勢又可愛的女巫,《我的媽媽是精靈》則在講述愛;同樣寫男孩子的成長,《戴小橋和他的哥們兒》故事中體現的是男孩子的頑皮,《男孩的雨》卻在一個歷經艱難最終沒有功成的故事中呈現了男孩的勇敢。
每個作品都鮮活而獨特。“文學賞析”告誡老師們,要自己去觸控。
其次,呈現整本書閱讀與教學的全過程。
教師閱讀是整本書閱讀教學的起點。整本書閱讀與教學包括從靜態賞析到動態教學的全過程。設計教學時,教師要思考的是“如何將對作品的理解轉化為課堂上的教學活動”。
這本書會帶著教師從一個個作品的閱讀、賞析開始,一起進入閱讀交流的現場,體會一篇篇賞析背後的轉化,領悟一個個教學活動背後的思考。
《好童書好課堂:整本書閱讀與教學20例》不是“整本書閱讀與教學”的成果集,而是透過20例呈現名師設計教學活動的思考過程。教師學習這20例的目的,是促進自己的思考。三位老師一再囑託:
一個人學習別人、研究別人是進步,但是一定要回到自己,努力做自己。
開啟它,看見它,回到自己。
如何幫助教師成為“有協助能力的大人”,開展和推進“整本書閱讀與教學”呢?“教師自己去觸控經典,並思考如何將自己對作品的理解轉化為課堂上的教學活動。”《好童書好課堂:整本書閱讀與教學20例》如是說。(上海師範大學教育學院 高晶)
本文來自【中國教育新聞網】,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資訊公共平臺提供資訊釋出傳播服務。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