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聞記者 尹琳
雖然雙減政策已經下來有一段時間了,但不少父母仍然沉浸在育兒焦慮中,容易被周圍充滿矛盾、衝突的觀點影響。心理學家發現,調整認知偏見和邏輯謬誤可以讓我們在面對衝擊時保持更平和的情緒狀態。你想試一試嗎?
“孩子上不了好的幼兒園,就進不了好的中學;進不了好的中學,就沒法考上好的大學;考不上好的大學,就不能進入跨國公司找一份好工作……這樣孩子就會被同伴撇下,孩子就會崩潰,最後學壞,吸毒……”
還記得這部充滿諷刺和逗趣的印度電影《起跑線》嗎?妻子對孩子的教育很焦慮,丈夫雖然有自己不同的想法,但每次一聊,就會被妻子的邏輯繞進去。
你有沒有聞到一股熟悉的味道?上不了好的幼兒園,最後會“吸毒”;現在不好好學習,以後“啃老”……如果有人把這一番邏輯擺在你面前,你聽了能不焦慮嗎?吸毒、啃老,這得多嚇人啊,哪個關心孩子的父母承受得起這樣的後果,況且你還會覺得,決定權都在父母手上,你只要努把力,孩子就能避免遇到這樣的惡果。
但是,在邏輯學者眼中,這個論證是大有問題的,它犯了邏輯上的“滑坡謬誤”。
從幼兒園到中學,從中學到大學,從大學到找工作,從找不到跨國公司的工作到情緒崩潰,從情緒崩潰到學壞,從學壞到吸毒,這裡面不合理地使用了一連串因果關係,但是仔細一品,這不是明明把可能性變成了必然性了嗎?
蝴蝶效應說,一件小事情可能會對另一個不相關的事件造成影響,但是我們也要清楚地意識到,這只是在談論系統中的相互影響,而不是在指出一種明確的、必然的路徑。但是,人們往往已經被激發出來的焦慮情緒控制了,本來應該讓我們變得聰明的大腦皮質層沒辦法在這個時刻發揮作用了。
人類遠遠沒有自己想得那麼聰明,因為我們很懶,懶得多想,尤其是面對稍微複雜一點的現象,更愛尋找捷徑,獲知一個明確的結論;也因為我們有趨利避害的天性,容易被恐懼和利益左右,失去頭腦的平靜;還因為我們習慣了和別人保持一樣來獲得安全感。
不過,大腦也不是吃素的,只要多做點準備,對“邏輯錯誤”保持必要的警惕心,我們仍然可以變得更聰明,避免被一些激發焦慮的語言和氛圍牽制,保有思考的能力。
《邏輯學入門》(格桑著)用通俗易懂的方式介紹了88個邏輯學常識,我們從中借鑑了一些常見的邏輯陷阱,或許可以幫你在育兒焦慮的氛圍中保持多一份清醒。
1951年,美國心理學家阿希設計了一個實驗,把被試的大學生進行分組,每組7人,在同一個房間依次回答一個簡單的問題。被試不知道的是,在這個房間中,除了自己,其他都是實驗人員。這些臥底故意選擇同一個錯誤答案,目的是看被試會不會受影響。研究發現,至少75%的人有一次從眾選擇,5%的人從頭到尾都選擇錯誤的答案,只有25%的人一直堅持自己的選擇。事實上,這些問題都是非常簡單的,而且參加的被試都是正在接受大學教育的學生,但是結果仍然讓人驚訝異常。
這個邏輯陷阱叫“訴諸大眾”。
我們常常習慣於和周圍人保持一致,承受別人的壓力,卻忘了別人有不同的想法和意圖,而我們需要對自己的生活思考和負責。在育兒中,你有感受過哪些“大家都這麼說”的壓力?當週圍人說:“雙減是糊弄我們的,可千萬別當真。”“雙減就是讓孩子別讀書,別學習,瞎玩。”你是怎麼做的?你會去搜集資料,形成和佐證自己的觀點?還是人云亦云,感到憤怒、惶恐和不安?
陷阱2:個人經驗具有普遍性嗎?
你正在為孩子的青春期煩惱,有個關係好的同事跟你說:“該打就得打,我那時候就很叛逆,被老爹揍了兩年。現在這些教育總說不要對孩子打罵,你看我不是混得好好的嗎?”如果你不假思索地認同,甚至在沮喪時採用,可能就犯了“訴諸個體”的認知謬誤:僅僅把個人經驗、單個事件作為依據進行論證。因為混得好與青春期被揍之間可能沒有必然聯絡,而同事的成長經歷中存在哪些特殊因素,在這段對話中沒有被發現和描述出來。
陷阱3:專家說的就是對的嗎?
某某專家談育兒,某某專家聊學習……很多人沒有耐心仔細看完一篇文章,但是卻記住了權威說的某一句打動自己的話。把專家的隻言片語當作真理,卻不去了解他得出觀點背後的證據和論證邏輯,犯的則是“訴諸權威”的謬誤。
比如,前段時間,有位知名的心理專家在文章中寫道:父母發脾氣沒問題,但要記得道歉。這種觀點選中了父母們既想控制脾氣又倍感無能的沮喪,一下子吸引了不少父母贊同:沒事,打完罵完道歉就行。可惜的是,其中不少父母根本沒有去梳理專家背後的邏輯有哪些合理之處又有哪些可能會造成困境的地方。
陷阱4:育兒道理很可能被斷章取義
我們常用名人名言來鼓勵自己激勵孩子,卻不知道這些話早就被斷章取義了。比如,愛迪生說:“天才就是1%的靈感加上99%的汗水。”後面其實還有一句:“但那1%的靈感是最重要的、甚至比99%的汗水都重要。”比如,培根說:“知識就是力量。”後面還有一句:“但更重要的是運用知識的技能。”比如,《莊子》:“吾生有涯,而知無涯”,後面還有一句:“以有涯隨無涯,殆已。”
當人們用這些觀點作為育兒證據鏈中的一環時,可能根本沒有想到,一開始大家就理解錯了。
陷阱5:你的預設是真的嗎?
孩子本來就不會愛學習,孩子天性就很懶,學習是很苦的事情,所以,我們該逼一下就得逼一下。當我們這樣解釋自己的觀點時,很可能忘了一個非常重要的步驟,這個預設是真的嗎:孩子真的天性不愛學習?孩子天性就很懶?學習是很苦的事情?許多我們以為是真的未必是真的,就算是真理也未必放之四海而皆準,何況還是一個個具體而微的人呢,還是再慎重一點更好。
陷阱6:造成結果的原因只有一個嗎?
“父母常說的這句話,是孩子自責、抑鬱的元兇”
“媽媽如果做對這件事,孩子越長越健康”
“因為有這樣的媽媽,XXX……”
一個人的成功和失敗,都不是他人輕易用幾個因素能推論出來的,若是把這些結論廣而推之,反而可能離真相很遠。一個事情的發生是在整體環境下各種因素相互作用帶來的結果,過度強調一、兩個因素的影響,是一種“簡化因果”的邏輯謬誤。
陷阱7:非黑即白,非此即彼,非對即錯
孩子喜歡把人分成好人壞人,把事情分成好事壞事,其實成年人在思考時也會帶有這種殘留物,尤其是面對煩惱、棘手的事情時,這種“虛假兩分”的思維影響著我們的判斷。
比如,會認為考上大學就是成功,沒上大學就是失敗;進入大公司就是成功,在小公司幹就是失敗;結婚就是幸福,單身就是不幸。
再比如,一位媽媽認為愛孩子就是要特別溫柔、不發脾氣,如果別人建議說你應該管一管孩子了,你的孩子現在在人際方面缺乏必要的界限。這位媽媽聽了很困惑又很難受,非此即彼的思維讓她覺得,管孩子意味著不愛孩子,對孩子發脾氣、兇孩子,卻忘了在寵溺與嚴苛之間,還有很大的空間,包括認認真真地對待孩子的需求,溫和堅持地表達期望,對孩子的行為設立必要的規則等等。
責任編輯:陳華
校對:欒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