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南
“偉大征程時代畫卷——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週年美術作品展”正在中國美術館舉辦,展覽圍繞建黨百年的主題,遴選出420餘件各類題材的美術作品,分為四個篇章,講述與謳歌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進行革命、建設、改革,走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輝歷程。
紅船
《啟航》以中共“一大”上海會議最後一天移至嘉興南湖一艘遊船上召開為歷史背景,創作者何紅舟、黃髮祥精心構思了與會代表們由小船登上大船的那一瞬間情景。畫面上空烏雲翻滾,顯示著當時險惡的社會環境。身著淡青色長衫,肩扛布包的毛澤東,站立在船頭回望,成為構圖中的中心人物。
作者在設計《啟航》全畫的色調時,為了符合時代氣氛,選定冷灰色作為主體背景色。濃重的雲層把天空壓得很低,時刻處於動態之中,襯托出整個事件在時間點上不停變幻的特性。其他代表的服裝以藍、黃、白、綠體現,或穿插,或間隔,使畫面在莊重嚴肅之中又不乏激情。色彩在畫家有序的排程之中,加強了結構的次序性,控制著畫面的節奏。創作者有意控制畫中暖色調的範圍,船艙內那橘色的燈光,突顯了劃破夜空的紅色寓意。這一點紅,是可以燎原的星星之火。
畫家力圖將“真切”的感受注入歷史性畫面之中,讓那個瞬間活起來。“動盪”是那個時代的最顯著特徵,畫面中出現了泛著暗綠色波紋的湍急水面,水流激盪,對於水面的細節刻畫,有助於加強那個時代特徵給予人的直接感受,暗示出環境的艱險。抬頭望天色,烏雲翻滾,一場大風大雨即將來臨,形勢迫人,遙想1921年的中國共產黨人正是在這樣險惡的情境下,毅然肩負起拯救中華民族的重任,這一切氛圍的渲染,烘托出“啟航”的主題。
延河
鍾涵創作《延河邊上》時,運用了電影長鏡頭的手法,用畫筆引導著觀眾的目光,望向兩個人的背影,緩緩走入畫面深處。
延河,是黃河的一條支流,陝北第二條大河,由西北向東南注入黃河。千百年來,緩緩流過,撫育了岸邊的兒女。1935年,紅軍取得了兩萬五千里長徵的最終勝利,安頓在延河邊,延河與寶塔山成為中國共產黨革命大本營的象徵,從此,延河也被稱為“中國革命母親河”。夕陽西下的延河邊,滿川暮色,東邊山上露出一片耀眼的金光,延安人來到河邊散步,農民會在這裡飲一飲牲口。這景象深深感染了畫家,令人浮想聯翩。
過去和現在,越過時間的阻隔,在這條河邊重合在一起。慢慢流動的河水,彷彿電影裡的舒緩樂曲,歷史的記憶和形象在畫家的腦海裡鮮活起來,化入到一片燦爛的紅色霞光之中。這個寶貴的紅色意象,是全部創作的起點與核心。
火炬
1972年,蔡亮創作了《延安的火炬》,描繪了延安軍民在1945年日本投降之際歡慶勝利的場面。畫家有意採用寬銀幕式的橫幅構圖,以突出隊伍的長度,強調一種時間跨度。夜色朦朧,寶塔山只是一個剪影,聳立在遠方,所有的中國人都知道,那代表新中國的希望。遠處山坡群星閃耀似的點點火把,與從四面八方匯聚過來人們,匯成一條歡樂的“河”,向前流淌。眾多群眾手持通紅的火把,敲鑼打鼓,行進在盤山道間。那一夜,明亮的火把散佈於各個角落,猶如白晝,延安成了不夜城。人與火炬交相輝映,暖色調與冷色調對比明顯,畫家將形與色、動與靜展現得淋漓盡致。
紅燭
聞立鵬的《紅燭頌》是對父親最好的紀念。聞一多本是一位詩人與學者,在那個風雲變幻的時代,投身到為爭取自由與民主的鬥爭中,1946年7月15日在雲南昆明被國民黨特務暗殺。
畫面中心是聞一多先生的半側身肖像,身形微微弓起,蓬亂的長髮和濃密的鬍鬚略帶滄桑,嘴裡叼著菸斗,目光深邃而沉著,流露出堅毅不屈的品格。他的周圍是鋪天蓋地的烈火,那是無數紅燭匯聚而成的火紅意志,在暗紅色的背景中,白色的火苗熠熠跳動。黑色長衫與赤色火焰的對比達到極點。熔化的紅燭好像熔岩一般,在黑夜中湧動。畫中充滿了紅色的意象,由畫家分為三個層次展現。作為詩人的聞一多把紅燭視作生命的追求,畫家把紅燭繪成詩人的化身。聞一多側身一瞥的神態,點化出詩人的神韻,這氣韻瀰漫在空中,幻化成熊熊的火焰,昇華了詩人的精神境界,達到了人格的完美體現。
紅巖
初觀此圖,紅光一片,跳入眼簾。這一片紅,紅得如此絢爛,如此堅毅。錢松喦運用傳統中國畫中虛實結合的特點,讓紅色巨巖牢牢地佔據畫面的中心位置,形成了大面積的“實”;畫上的四個角有意留出,虛化了山岩與周圍景物的實際聯結,給觀看者留下一種頂天立地的“紀念碑”效果。大塊的紅色岩石,白色的芭蕉,黑重濃密的大樹,烘托出1945年中共重慶辦事處紅色樓頂的肅穆。畫家以色彩為表,用色彩將強健有力的黑線罩住,以筆墨為骨,讓其在積蓄中彰顯風骨,達到了藝術性與革命性的高度融合。
鍊鋼車間
1981年,生活在大連的油畫家廣廷渤,跑了三個多月的鍊鋼廠,蹲守在鍊鋼爐旁,畫了大量的場景速寫,最終凝練成這一幅《鋼水·汗水》。作品一經發布,立即引起了社會的強烈反響。畫家以暖色調鋪滿了整個畫面,藉以表現鍊鋼車間熾熱的溫度,以此烘托高漲的工作熱情。正中這位面帶堅毅神色的年輕鍊鋼工人,剛剛喝下一大杯汽鹽水,汗珠由毛孔中急速滲出,順著每一寸肌膚淌下,浸透全身,彷彿鋼鐵洪流,注入了他對未來美好的期許。
紅山
《萬山紅遍》的誕生,有著特殊而深刻的時代烙印。1954年,李可染與其他畫家一起赴江南寫生,由此拉開了中國新山水畫變革的序幕。如何描繪新中國日新月異的山川新貌,成為那一代畫家的時代重任,毛澤東詩詞逐漸成為中國畫壇極為重要的創作主題。《沁園春·長沙》中“看萬山紅遍,層林盡染;漫江碧透,百舸爭流”,革命的激情與傳統詩歌的浪漫,浸透在字裡行間。“萬山”之意境遼闊深遠,如何表現千山萬壑?“紅遍”更是一個大難題。傳統文人山水歷來以水墨描繪,紅色僅作點綴,“紅遍”如何與石青、石綠相配?李可染大膽嘗試,終於將“萬山”與“紅遍”這兩個意象完美結合起來。他透過層層積墨,漸漸塑造起雄渾之勢,墨色成為背景和輪廓的依託。由淺至深逐步點染,達到色、墨相融,形成莊重雄渾、古樸典雅的視覺效果。
大紅燈籠
畫家孫滋溪將人們爭相在天安門廣場合影留念這一最為常見的現象,轉化為一幅充滿寓意的經典作品。作品吸取中國民間年畫的視覺效果因素,有意減弱自然光的明暗關係,以藍天白雲襯托紅牆和黃色簷頂,營造出喜慶和充滿陽光的氛圍。前景的12位不同身份、年齡和性別的人物群組與中景左右兩邊的少數民族和海軍戰士,還有遠景從金水橋上緩緩走來的幼兒園小朋友,一起完成了典型人物與典型環境的敘事組合。
對於中國人來說,紅色不僅成為人們最為喜愛的顏色,更成為最具中華民族文化特質的主打色彩,並滲透在家國情懷之中,聯結起中國人的哲學思想、宗族倫理和個體意識。時光流轉,紅色成為流淌在中國人血脈與靈魂裡的一抹獨特的“中國紅”。從建黨百年紀念展上的一件件作品中不難看出,這一紅色的基因滲透在中國共產黨從誕生到壯大直至建立新中國的滄桑歷程之中,並繼續激勵與引領中國人民走在偉大民族復興的大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