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驗不是憑空造出來的,必須自己去經歷。——阿爾貝·加繆
人之所以愛智慧,源於人的有限性和必死性。時常受到死亡恐懼威脅的人類,製造出各種遊戲或“謊言”,使自己忘記死亡,在愉快中一步步接近死亡。宗教、哲學和藝術都是人類發明出來的“謊言”。人不能離開這樣的謊言,因為人生有限,因為人生無常,因為人生艱難。
謝利·卡根,美國耶魯大學教授。1982年獲得普林斯頓大學博士學位。著有《耶魯大學公開課:死亡》一書。
朋友分離和朋友死去,有什麼壞處?
我們要思考的第一個問題是:死亡怎麼會有壞處?壞在哪裡?我想,我們大多數人都會認為死亡有壞處。(或者至少說,如果死亡真的是結束,那將會有壞處。)所以,我們要問的第一件事就是,死亡是否正如我們通常認為的那樣,真的有壞處?如果有,那麼是什麼讓死亡有壞處的呢?
當然,在思考這個問題時,我假設(從現在起)我所闡述的形而上觀點是正確的,即物理主義是正確的。肉體之死是我作為人而存在的終結,死亡是我的終結。但如果這是正確的,我死去這件事怎麼會有壞處呢?畢竟,一旦我死了,我不再存在。既然我不再存在,我死了對我來說怎麼會有壞處呢?
當然,如果你認為你在死亡後依然能存活,那麼很容易便能解釋你為何擔心死亡的壞處。比如,如果你相信靈魂,那麼你有理由擔心,當你死去後你的靈魂會發生什麼。你要到天堂嗎?你要去地獄嗎?你可能會擔心死後情況將變得怎樣。這個問題非常有道理。然而,相反,人們都認為,正如我所假設的,死亡真的是結束,那麼死亡其實對我來說就並沒有什麼壞處了。我死了,還有什麼事情能對我有壞處?我們可以合理地說,如果我已經不存在了,死亡就不可能再對我有壞處。
有時候,人們會這樣來回應這種想法,說死亡對已經死去的人沒有壞處,而是對活著的人有壞處。弗雷德的死對弗雷德沒有壞處,但是對愛他且在他離開後不得不活著的人有壞處,換句話說,弗雷德的死對他的朋友和家人有壞處。當有人死去時,我們失去了繼續與這個人交流的機會。我們不能再跟他們交談,花時間和他們在一起看電影、看日落、開懷大笑;我們不能再分享我們的困難並得到他們的建議。當一個人死去時,一切都沒有了。
或許,這就是死亡的主要壞處,它不是對死者本身的作用。死亡對死者沒有壞處,而是對生者來說有壞處。
我不想貶低當某個我們在乎的人死去時,我們所經歷的難過與痛苦。死亡奪去我們這些生者的朋友和愛人,這當然是死亡的一個主要和突出壞處。有一首詩強調了這個想法。這是來自德國詩人克洛卜施托克的著作,名為《分離》(Separation):
當屍體運送經過我們時,你是那麼嚴肅。你害怕死亡嗎?“哦,不害怕!”那你在害怕什麼?“害怕垂死。”
我一點都不害怕。“那你無所畏懼嗎?”唉,我心存畏懼……“畏懼什麼?”離開我的朋友。不僅僅是我的離開,還有他們的離開。
所以當屍體經過我們時,我才變得嚴肅,更勝於你,深入靈魂。
根據克洛卜施托克所說,似乎死亡最主要的壞處就是失去朋友。當他們死去時,你失去了他們。我已說過,我不想以任何方式貶低此類主要壞處,但我並不認為它觸及了死亡壞處的最核心部分。換句話說,我並不認為這就是死亡有壞處的最主要原因。為了說明這一點,我希望你們比較以下兩個故事。
第一個故事:你的朋友要登上一艘即將去探索遙遠太陽系的宇宙飛船,他一去就是很多年。事實上,到宇宙飛船回來的時候,100年都已經過去了。(根據“相對論”,到那時你的朋友可能只增長了10歲,但你已經死了很久。)更糟的是,飛船起飛20分鐘後,地球方面與這艘飛船之間的所有無線電聯絡都被切斷了,要想有任何交流只能等到他們回來。因此,你所有跟你朋友未來交流的可能性都被永遠切斷了。這很可怕。你失去了你最親近的朋友,不再能跟他說話,得到他的見解和建議,告訴他你生活中的事情或得知他的事情。這和克洛卜施托克說的那種分離是一樣的。這很可怕,也很悲傷。這就是第一個故事。
第二個故事:飛船起飛,不幸的是,25分鐘後,它在一次可怕的事故中爆炸,飛船中的所有人當場死去,包括你的朋友。
我認為第二個故事更糟,其中更可怕的事情發生了。但什麼才是最糟的?不可能是分離。顯然,第二個故事中也有分離,你將來不能再跟你的朋友交流,他也不能和你交流,但這種結果和第一個故事是一樣的。如果說,第二個故事有更糟的地方——我想很明顯,這裡確實有更糟的地方——那麼它不會是分離本身,而是你的朋友已經死去這一事實。不可否認,這事實本身對你來說非常糟,因為你在乎你的朋友。但他的死讓你如此傷心的原因是,他死去對他有壞處。這裡的壞處不僅僅是分離,因為在第一個故事中我們已經經歷過這種情況了:你無法和他交流,他也無法和你交流。
如果我們想要了解死亡最主要的壞處,在我看來,不能關注分離的壞處和對於生者的壞處。我們必須去考慮,死亡確實會對死者本身造成壞處。這才是死亡的主要壞處,也是我將要集中討論的方面。但上述討論只為我們指引了正確的方向,並沒有回答我們的問題。死亡對死去的人有壞處,這怎麼會是真的呢?我的死亡或我即將死去這個事實,到底是什麼使其對我有壞處的呢?
死亡到底帶給我們了什麼壞處?
在思考這個問題時,我們要弄清楚我們問的到底是什麼,這是非常重要的。特別是,我們不是在問這個死亡過程是否有或怎麼會有壞處。我可以假設,死亡的過程將非常痛苦,這一點人們毫無爭議,也不覺費解。比如,假設有一天我被孟加拉虎撕成碎片,那麼這個死亡的過程就很可怕了,這將是無比痛苦的。因此,認為死亡過程可能給我帶來的潛在壞處就是合情合理的。
但與此同時,我們必須承認,這個過程不一定是特別痛苦或者對我有壞處的。畢竟,我可能在睡夢中死去,在這種情況下,死亡過程本身並沒有不好的。無論如何,我假設對我們大多數人來說,儘管我們都曾擔心死亡可能是一個痛苦的過程,但在面對“終有一死”這個事實時,這不是我們關心的主要問題。
當然,同樣地,我們中許多人發現死亡的前景令人不快。也就是說,對我來說,死亡的壞處之一就是,當我預想到我會死去時,就有了一些不愉快的想法。但同樣地,這也不是死亡的主要壞處。只有死亡本身對我有壞處,我對死亡的展望或痛苦或不快才站得住腳。我會因想到我將死去而產生恐懼、焦慮、擔心、後悔、痛苦或其他可能的情緒,正是因為邏輯上我們已接受了一個先在的念頭:死亡本身對我有壞處。否則的話,我就不可能有恐懼、焦慮、擔心、後悔、痛苦或其他諸如此類的情緒。
假如我對你說:“明天將有事情發生在你身上,它奇妙無窮,絕對難以置信,絕對美妙。”你回答說:“好吧,我相信你,但我得告訴你,一想到這事,我就感到恐懼和不祥。”這根本就不合理。只有在你預想事情本身不好的情況下,你被恐懼或不祥等情緒籠罩才合乎情理。比如,如果你認為去看牙醫是很痛苦和不愉快的經歷,那你害怕就是合乎情理的;但如果看牙醫本身並非令人不愉快,那你想到此事而感到害怕就說不通了。
因此,如果我們要考慮死亡的主要壞處,在我看來,我們必須專注於自己的死亡狀態。我的死亡狀態對我來說有什麼壞處?當我們提出這個問題時,答案看起來是簡單明瞭的。當我死了,我就不復存在。
當我死了,我就不再存在。不存在對我來說很壞,這一點難道還不清楚嗎?很快我們就會發現,這個答案似乎並不令人滿意。不存在怎麼會對我有壞處呢?畢竟,不存在的全部意義就是你不存在!當你不存在時,怎麼會有東西對你來說有壞處呢?如果有東西對你來說是有壞處的,這不是暗含某種邏輯條件,即你必須置身其中,承受這種壞處嗎?比如,頭痛對你有壞處。當然,在頭痛中你是存在的。頭痛不會對那些不存在的人有壞處,他們不能體驗、身受或承受頭痛。當你不存在時,怎麼會有什麼事對你有壞處?特別是你都不存在了,不存在對你來說又有什麼壞處呢?
所以,就像我所說的,訴諸不存在來解釋死亡的壞處,並不是那麼簡單、自然的,它轉移了我們對問題的關注。如果我說,死亡對我來說是壞事,因為當我死了,我就不復存在,那麼我們仍然會發現自己困惑於:不存在怎麼會對我有壞處?
我想這個反駁意見的答案,能從區分某事對我有壞處的三種不同方式中得到。首先,從一種絕對的、穩固的、內在的意義上說,某樣東西本身就對我有壞處。比如頭痛和其他疼痛,好比說碰傷了腳趾,或者被刺傷、被折磨。痛苦的壞處是本質上的(intrinsically bad)。它本身就是不好的。由於它本身的原因,我們想要避免它。一般來說,那些對你有壞處的事情,它們的壞處是內在的,由於其本質而具有壞處。
其次,許多事情的壞處是結果上的(instrumentally bad):某樣事情本身也許並不壞,但壞在其會引起或導致壞的結果。特別是,這類事情可能會導致一些其本質上為壞的事情。比如,失去你的工作本質上並不壞——它本身並不壞也不包含壞,但其結果是壞事,因為這會導致貧窮和債務,並由此導致痛苦、磨難和其他本質上的壞處。
對你來說,有些事物還有另一種壞處,這第三種方式很容易被忽視:有些事情的壞處是相對的(comparatively)。某些事物不好可能是因為你在接觸這個事物時,就無法接觸其他更好的事物。這是由經濟學家所說的“機會成本”帶來的壞處,而不是因為它本質上是壞的,或其結果是壞的:它是壞的只因為在做這件事的時候,你放棄了更好的。
這是怎麼回事呢?讓我們舉個簡單的例子。
假設我在家裡看某個電視遊戲節目。我因收看這個節目而度過了美好的時光,這對我來說怎麼會有壞處呢?按照第一種壞的概念,即本質上是壞的,那麼這件事並不壞,它是一個打發半小時時間的愉快方式。我們可以想象,按第二種方式來說,這件事的結果也不壞。(假設看半個小時的電視不會導致任何對我有壞處的事。)但是,儘管如此,按第三種方式來說,這件事可能是有壞處的。比如,除了待在家裡看半個小時電視外,我可以去參加一個很棒的派對。那麼,我們就會說,我宅在家裡看電視這件事,從比較的意義上來說是壞的。這並不是說它本身是個打發時間的不愉快方式,也不是說它會導致不愉快的事情,而是說(如果我記得的話)我可能還有更好的方式打發時間。因為我放棄了“更好”的好事,於是相對來說,我待在家裡看電視就成了壞事。我缺失了更好的選擇。缺失本質上並不是壞的,其結果也並不一定是壞事,但在第三種意義下,從比較的角度來說,它仍是某種壞事。缺失了好事,從比較的角度來說,對我就是壞的。
同樣地,假設我拿出兩個信封,說:“選擇一個。”你選擇了第一個並開啟說:“嘿,看,有10美元!這不是好事嗎?”當然,有10美元是好事。誠然,這不是本質上的好(其本身並不值得擁有),但它的結果是好的(例如,它可以幫助你買到冰激凌,讓你感到愉快)。然而,這種好是基於你不知道另一個信封裡有1000美元!然後,我們就說:“看,選第一個信封對你來說是不好的。”從什麼意義上來說是不好的?就是從比較的意義上。如果你選了第二個信封,你會得到更多的錢。你本來有更大的好處,或更多的好處。
現在,我希望你們都能明白,在第一個意義上,不存在不會對我有壞處。不存在本身並不是壞的,我們不需要因為其本身的原因而回避它。當然,如果不存在是痛苦的,那它是壞的,就能說得通。但當你不存在時,你沒有痛苦的感覺。不存在其本身沒有任何東西讓我們唯恐避之不及。同樣地,不存在從第二個意義上對我來說也並不是壞的。比如,它沒有讓我感到痛苦,也沒有引起其他本質上的壞事。因此,不存在不能導致壞的。但是儘管如此,從比較的意義上來說,不存在對我來說還是壞的,因為這裡涉及了缺失。當我不存在時,我便缺失了東西。
我缺失了什麼?當然,我缺失的是生命,具體來說,是生命可以給予我的美好事物。不存在就壞在牽涉到機會成本的問題。眾所周知,W.C.菲爾茨在他的墓碑上寫道:“我寧願待在費城。”處於死亡狀態的壞處是,你再也不能體驗和享受生活帶給你的各種美好事物。
所以,不存在確實指向了理解有關死亡壞處的關鍵。為什麼死亡有壞處?因為當我死了,我不復存在。如果我們問,不存在怎麼會有壞處?答案是,因為我缺失了生活中的美好事物。當我不存在時,我得不到這些我還活著時本可以得到的東西。死亡有壞處,因為它剝奪了我生命中那些美好的事物。
這是如今被稱為關於死亡的害處和壞處的剝奪解釋理論,因為這種解釋認為,死亡的主要壞處在於剝奪了你生活中本應該得到的美好事物。在我看來,剝奪解釋理論正確地將我們指向死亡的主要壞處。當我死了,我就得不到生活中那些美好的事物,我將被剝奪這些東西。這就是死亡有壞處的主要原因。
死亡哲學語錄
柏拉圖:“哲學就是死亡練習。”“真哲學家,總是專心致志從事死亡,因此,他們在一切人中最不驚慌失措。”哲學家最不怕死,真正的哲學家一直都在練習死,哲學家始終處在半死的狀態。終有一死從而註定總有一天不再有明天的人,如何樹立以明天為指歸的聯想人生?正視死亡,向死而生!
不怕死:“死亡無非就是肉體本身與靈魂脫離之後所處的分離狀態和靈魂從身體中解脫出來以後所處的分離狀態”。 生命的根本是靈魂,而靈魂是不朽的。肉體則是靈魂的牢獄,使我們充滿了激情、慾望、恐懼和愚昧。所以,靈魂擺脫這個肉體,非但不是一件憾事,而且是一件幸事。——柏拉圖
死亡是靈魂從身體的解脫。怕死的人決不是智慧的熱愛者,而是身體的熱愛者。 死亡練習是體察死亡,非真死,哲學家練習死亡的死亡,而非現實的死亡。死亡:就是靈魂與肉體的分離。因為只有靈魂不受干擾時才能獲得真理。——柏拉圖
人只有身體,沒有靈魂。永生是壞事,而非賜福。自殺在某些情況下,可能既理性又合乎道德。恐懼是對死亡的不恰當反應。我們常見的對死亡的觀點是相當錯誤的。關鍵不是你最終同意我的觀點,而是你們為自己思考。理性、認真地思考生命和死亡。——謝利·卡根 教授(《死亡哲學》主講人)
自由的死:“當我願意死,死就來到”,即是“在適當的時候死去”。成就之死:就是一個人在透過自己的創造性活動賦予自己、人類和大地以新的意義之後死去。實際上講的是“成就之生”。“當你們死,你們的精神和道德當輝燦著如落霞之環照耀著世界:否則你們的死是失敗的。”——尼采
向死而在:所以,雖然此在總有一天不再存在,但它永遠也沒有“存在到頭”的時候。只要此在透過“向終結存在”而將死亡保持其為純然的可能性,它的存在就不會因為歲月流逝而逐漸暗淡褪色乃至消逝殆盡,而於每時每刻都是能在。此在保持自身為可能之在時,它無時無刻不是一個能在之整體。——海德格爾
一切現象都是因緣際會而成,每一個生命的出現都有其因緣,無窮無盡,所以,生命無始無終。而所謂的‘死亡’,不過是肉體功能的喪失,是這一輪生命的結束。生命會以兩種方式繼續:未開悟者繼續輪迴,重新投胎轉世;開悟者進入涅磐境界,跳出生死輪迴,升至西方極樂世界。——佛教的生死輪迴
沒有人能在自己身上經驗到死亡(因為生命是產生經驗的因素),而只能在別人身上去體會,死是不是痛苦,這是不能從死者臨終的喘息或抽搐中判斷出來的,毋寧說,那更像是生命力的一種單純機械性的反應,它或許是從一切痛苦中逐漸解脫出來的一種平和的感覺。——康德
探究哲理就是學習死亡。——蒙田
從事哲學即是學習死亡;從事哲學即是飛向上帝;從事哲學即是認識作為實有的存在(大全)。——雅斯貝爾斯
有的人很聰明,很有理解力,甚至也很真誠,但沒有對死亡的體悟,你就很難和他做深入的哲學對話。死亡不是同歸大海,而是各回各的源頭。諱言死亡是社會的陋習。——周國平
有人採訪廣西長壽村百歲老人:一生最痛苦的是什麼?老人回答說:“最痛苦的就是我還活著。”沒有死亡的人生也是一種痛苦。沒有死亡的人生未必是一種幸福。——老哲學師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