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薦讀】
看!四年學畫收穫多/馬譽煒
樂在其中 吉守波攝影
刊於《北京日報》2020年12月25日文化週刊
說起來,這是2017年初退休以後聊以自慰的一件事兒:退休的第二年,忽然動意想在練習書法的同時,開始試著學畫畫。參加了老幹部大學兩節牡丹畫法的課程之後,覺得中規中矩、類似工筆畫似的畫法有些呆板,好像不大適合我的性格,不如抽象、寫意畫能揮灑自如、抒發情感。就像楷書與行草的區別一樣。於是就沒有再去老幹部大學上過美術課。
刊於《中國財經報》2019年4月27日
跟誰學呢?老師多了去了,而且都是大師級的:齊白石、李可染、關山月、吳冠中、周思聰、豐子愷、黃胄、黃永玉、韓美林、韓羽……想跟誰學就跟誰學,而且還不用交學費,從網上一調就出來許多的模版樣品,可以盡情地挑選。
刊於2019年10月1日《中國財經報》
書畫同源。書法的疏密、溼枯、留白、線條,粗細變化,曲直快慢,幾乎都能用到畫畫上。字到極處也是畫。從模仿到創作,從山水、花鳥到人物,大膽下筆,有意著墨,反覆揣摩,自成一派。先從身邊的事物畫起,最初畫我家寵物狗“煤球兒”最多,熟能生巧,一直畫到有人給我討要“煤球兒”的圖畫為止。疫情期間,我就圍繞測溫、隔離、設卡、理髮等情境,用漫畫的形式反映生活。許多作品被《前線》客戶端和中部戰區釋出採用。一幅《“龍抬頭”遙控理髮》的圖畫,在2020年農曆二月二那一天,在網路微信上瘋傳開來,連大洋彼岸的美國和東鄰日本都有流傳,著實給了我一個驚喜。
刊於《中國財經報》2019年7月20日《中國財經報》
李可染大師有言:偉大的藝術家要有哲學的頭腦,有豐富的情感,還要有雜技演員的本領。在鋼絲上行走自如,掉不下來。要做到隨心而不逾矩。藝術來不得半點虛假。要學會靜觀,要有樸實的品質。學畫這三年多來,我體會到,藝無止境。惟有靜下心來,潛心觀察,在生活中尋找藝術感覺,向大師學習技巧章法,是一個永恆的課題。
刊於《中國財經報》2019年5月11日
學畫畫給我的啟示多多。主要有:世上無難事,只要肯登攀。人的潛能是很大的,挖掘開發了,就會有效果;畫畫某種程度上更能抒發心志,更為具象、生動地反映生活;人的情緒發洩的渠道很多,畫畫是其中的一條,當你的筆墨想把山水樹木畫得高低濃淡、人物花鳥畫得美醜大小,都能隨意塗抹調配時,心境也隨之舒放自如了;筆下的作品能動地穿越時空,把記憶裡的歲月物化到宣紙上,也為只有單程的生命留下了痕跡。
刊於《中國當代軍犬》雜誌2018年第四期
屈指一算,從練習美術以來,在各類報刊上也刊登了幾十幅作品了,有的習作還登上了國家級、省市級媒體,這在幾年前是沒有想到的。《中國當代文學研究》《中國財經報》、《北京日報》等多家媒體刊登作品,有的還是媒體編輯主動前來約稿。當然,這些作品按照行家的眼光看,肯定是拙劣、膚淺,不成熟的,也是微不足道、不值一提的。這也正是我要繼續努力學習的理由。杜甫說過“語不驚人死不休”,畫畫同樣需要有這樣的志向和標準。藝無止境,不知大器晚成的成語能否在我這裡變成現實。還是那句老話:只管耕耘,不問收穫。活到老,學到老。
2021.10.1
刊於《中國財經報》2020年4月24日
刊於《中國財經報》2020年12月8日
刊於《中國當代文學研究》2021年第三期
刊於《北京日報》2021年9月24日
刊於《北京日報》2021年5月21日文化週刊
刊於《中國退役軍人》2019年第二期
均刊於《冀商牛年臺歷》
介紹
馬譽煒(馬達),原北京軍區政治部副主任、北京軍區善後辦公室副政委,少將軍銜。1956年9月生,1976年入伍,河北省景縣人。系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著有散文集《磨合人生》《生命的長度》,隨筆集《走近新生代》《在軍營裡學做人》《與年輕官兵談人生》等書籍,在《解放軍文藝》《長城》《散文百家》《詩選刊》《散文選刊》《新華文摘》《作家文摘》和《人民日報》《解放軍報》《文藝報》等報刊發表作品多篇,曾四次蟬聯《解放軍報》社“長征文藝獎”,榮獲中國新聞獎報紙副刊銀獎和三等獎各一次。其書法作品多次入選全國全軍展覽並獲獎,刊登在《人民日報》《解放軍報》《文匯報》《散文百家》《作家通訊》等。#頭條紅色文化#
★★★
編輯 | 百將文化藝術中心昕虹
匾額是中華民族傳統的獨特的一種民俗文化。它是一塊懸掛在殿堂、樓閣、門庭、園林、賓館、酒店、商店等單位的一塊牌子。匾額是各種建築物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它的意義相當於建築的眼睛,是告知建築物的名稱及用途,也是用於宣傳的一張名片。書聖王羲之是中國最著名的、成就最高的書法家,也是將軍。如今用的毛筆,是秦朝監督修築萬里長城的將軍蒙恬首創。百將中心可以邀約文武雙全的將軍書法家和名人書法家題聯題詩題字題匾和筆會展覽。邀約軍地教授和名人開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