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次推送書單,撰寫引言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兒。好書不斷地出現,有的引起轟動,有的默默無聞地在書店的書架、庫房中吃灰。
或許這並不是一個適合閱讀的時代,關於書本,我們討論得更多的是定價、市場,還有流量、作者和話題性。圍繞書籍本身的討論,儘管有分享會、講座,但是仍然會被湮沒在巨量的資訊之中。
人們對書的內容遠沒有對書的定價那樣敏感,越來越多的人願意在直播間買書。我們看到了某種繁榮,也正在陷入某種空虛。
但是不管行業怎樣變動,我們都會聚焦在那些不應當被埋沒的好書當中。
本期書單,我們會在魔幻的拉美大夢一場,也會在心理治療師的房間體驗某種安寧;會在雕塑間看到美的無限形態,也會在藝術家的繪畫中找到感動;會在社群的細節裡看到逼仄生活背後的豐盈,也會在毒舌書店老闆的書店裡找到溫暖。
十一假期就要來到,願這份書單裡有你喜愛的那本。
《利馬之夢》
《利馬之夢》並不是一本容易介紹的書。它是牛津大學博士呂曉宇一段去往智利的“意外之旅”後的觀察筆記。
一個在象牙塔、對書本當中各種理論知識瞭如指掌的年輕人,突然被“扔”進了秘魯大選的現場,成為了競選團隊的一員。他觀察到了什麼?秘魯、拉美、全球化、政治參與這樣的大詞具體到個人經驗上又意味著什麼?對這片人們用“魔幻”來形容的大陸,我們還有哪些誤解?
《利馬之夢》非常特殊,特殊到可能十多年內都無法再有這樣一本對拉美政治如此近距離觀察的書。在倫敦的海德公園外,在秘魯夜晚的街道上,在候選人的客廳裡……在疫情之後,我們看著呂曉宇在書中記下的時空轉換,以及如此近距離地參與,的確如書名一般,它是一場結結實實的夢境。
呂曉宇在序言中說:“人不善於孤單,不善於面對短暫縹緲的一生。所以,我們要緊緊地抓住過去,成為跨越時空眾生的一員。歷史是拿來壯膽的。如同喝酒,最初的艱澀苦乏,到了之後就是酣暢淋漓。”
當“恢弘的世界正在坍縮”之時,我們更需要這樣真誠的記錄來作為抵抗。
推薦人:程遲
《流動的豐盈》
上海書店出版社,2021-9
你觀察過你居住的社群嗎?小區旁邊的人行道、社群佈告欄裡的廣告、吵架的夫妻、嘮嗑的老人們、對著組裝腳踏車嘖嘖稱奇的少年們、小區裡的花壇和花壇裡種上的菜、小區電線杆上停留的麻雀……
這些日常從身邊流過時,很少人會矚目於它們——因為它們太常見了,因為它們太普通了。但是你能想象,一位歷史學者會流連於這樣的日常,並且對這些日常做出無比細緻的觀察分析和記錄嗎?
去年項飆老師的那句“附近正在消失”擊中了很多人,社會學者、人類學家對周遭細節感興趣並不是新鮮事兒,但是鮮有歷史學者會對當下的細節做出如此詳盡的記錄。
東北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副教授徐前進的這本《流動的豐盈》用歷史學者的眼光來思考當下的日常。走出文字檔案,放棄修辭技巧,丟掉宏大敘事,寫出這樣一本需要投入大量時間和經歷的觀察記錄是需要勇氣的。
現代社會原子化的個人越來越難體驗到什麼是“社群”,小區、街道、鄰居的重要性似乎越來越小。但《流動的豐盈》中的觀察,卻讓我們發現,它一直非常重要。正如作者所說:“現代物質與空間狀態變化太快,語言日益收縮,現代情感與理性的範疇已經超越於文字領域之外……個體化的、極富意義的場景不會被賦予歷史意義,日常生活在一些時刻、在一些空間裡讓人無法忍受……”
或許我們應該感謝有這樣的學者和書籍,讓我們在“無法忍受”的日常裡發現自我的價值。
推薦人:程遲
《跑步集》
這是著名評論家、散文家李敬澤最新的文集。
為什麼叫《跑步集》?李敬澤這麼說:“跑步是一個去掉‘我’的好辦法。一個寫作者或者一個閱讀者,如果我們能像跑步那樣,把自己徹底交出去,從有限的、頑固的肉身中的那個‘我’跑出去,這個時候你可能會覺得至大無外,會覺得這個世界如此清新飽滿、進出無礙。”
這本新書,是李敬澤在各種場合(講座、序言、對談)的結集,儘管主題不盡相同,但是它的核心,都是文學如何與我們建立聯絡。
用回李敬澤老師的話來說,即閱讀是把自己“交”出去的過程。它像是一部文學的地圖,沿著地圖,讀者總是可以找到驚喜。李敬澤形容帕慕克“海峽就在他身體裡”;他說阿特伍德之所以很難拿到諾貝爾獎,是因為“太有冒犯性”;他說麥克尤恩是“關於空虛和混亂的戲劇甚至是狗血劇”,而村上春樹是“關於空虛和混亂的詩和歌謠”;他也直接地說,他其實並不知道什麼是散文、什麼是詩,文體之間的區隔,“不過是一些很low、很簡陋的清規戒律”。
文學的珍貴之處就在於他帶給閱讀者的自由,文學評論者是將閱讀者和作家、作品聯結的橋樑。
對於想讀到好作品的讀者而言,李敬澤的這本書是極好的導引。
推薦人:程遲
《也許你該找個人聊聊》
果麥文化 | 上海文化出版社,2021-7
近些年,我們時常會在各種榜單上看到標榜著“治癒”的與心理學相關的書籍。這些書籍並非專業書籍,經常有人批評它們是“雞湯”,但是它們之所以能夠長期霸榜,也證明了我們對於“慰藉”的飢渴。
在各類影視(尤其是歐美影視)裡,有一個十分常見的場景是主角去找心理醫生。心理醫生作為“療愈者”,在溫暖明亮的辦公室內傾聽主角們的煩惱、帶給他們平靜是常見的橋段。這樣的形象在影像和日常生活裡逐漸被固定下來。
心理學博士李松蔚在為這本《也許你該找個人聊聊》撰寫的序言裡這麼形容:“一秒後和一秒前,世界還是一樣。諮詢室沒變,鐘錶還在滴滴答答,諮詢師還坐在沙發上,看著你微笑。你看著自己,所有的痛苦也還在。但你知道,這樣就已經有些改變發生了。”
戈特利布是美國最著名的心理治療師,這本書是她和她的患者之間的故事。患有抑鬱症的人、得了絕症的人、無所謂的人、上癮的人……她記錄下這些患者和她互動的細節,帶著我們和她一起進入陌生人的世界,那個世界或許滿是廢墟,但是她儘量幫助患者們恢復。
讀這本書最大感受或許就是我們可能沒有我們想的那麼孤獨,我們遇到的那些以為不能夠被理解的痛苦、不允許言說的秘密,也同樣在很多人的內心沸騰著。我們都想找到安寧與治癒,與其投入營造幻影的“雞湯”,不如隨著這位享譽世界的心理治療師直視我們的弱點。
推薦人:程遲
《書店四季》
理想國 | 北京日報出版社,2021-8
“除非你在聊那條河或者雨林,要不然店裡不準提‘亞馬遜’三個字。”如果在一家書店門口的小黑板上看到這樣的文字,你會不會被吸引進店?
不過,這家位於蘇格蘭小鎮威格敦、名叫“書店”的二手書店的店主肖恩·白賽爾可能並不在乎顧客的想法。亞馬遜講求“顧客至上”,肖恩卻在自己的兩本“流水賬”——《書店日記》及續篇《書店四季》——中對他們冷嘲熱諷,並透過另一本書《書店裡的七種人》對他們歸類。肖恩的《書店日記》,真的是一篇又一篇“流水賬”:記錄每天的訂單、客流、流水以及當天發生的新鮮事。
透過他的記錄,人們漸漸結識了暴脾氣的店長即肖恩本人(《書店日記》意外暢銷後,有了多國譯本,據說俄文版賣得尤其不錯,有采訪者問肖恩:“說俄語的你是不是更兇了?”他回答:“或許是吧,吼起人來更厲害了。”——這一細節來自譯者顧真的譯後記),他的女友安娜(後來分手了),無視老闆、頗有朋克風的店員妮基,店貓“船長”,以及形形色色的常客如“文身控異教徒”桑迪等。有人將之稱為書店行業的“勸退書”,感慨書店經營之不易;有人則將之視為一場以書店為背景的真人秀,如同看文字版直播。
“不知道會不會有那麼一天,二手書商必須同時經營一家你可以買到止咳片、阿司匹林和醃菜的百貨商店?但願不會。我們講自尊。”肖恩在書中引述的這段話,令人深深共鳴。但願講自尊的人都能有體面。
推薦人:譚山山
《月球上的父親》
胡曉江是職業插畫師,十年來為包括《新週刊》在內的各種紙媒畫了數千幅插畫,有人建議他出一本插畫精選集——按照通常的思路,只需為每幅畫寫上幾句說明,至多一兩百字,組合成一本好讀的繪本就可以了。
“但一旦開始寫作,就脫離了預期,從一本以圖為主的輕鬆讀物,變成了以文為主,讀起來有點燒腦,絕不適合一口氣讀完的短篇小說集。”胡曉江在《月球上的父親》後記中寫道。
他寫的第一篇配文,就是全書的首篇《月球之家》。它看起來就像一篇略長的圖片說明,描述了畫面裡出現的三個人物:“S坐起身,媽媽正爛醉在床上,乳房直挺挺站立在她的胸口,看似將要脫離六分之一地球引力的控制,多年後,他意識到這是自己平凡童年的一個縮影。父親剛從環形山回來,正在衛生間洗漱……”
之後,胡曉江的其他配文越寫越長,也更加完整,“文字從畫面出發,如脫韁野馬,衝刺到了更遠處”。S這個人物,也貫穿在全書中,成為作者的投影。
以《夜航》篇為例:該篇的圖片起初是胡曉江為作家駱以軍的專欄文章《三萬呎高空》所畫,圖中那個孤獨的太空旅者,在《夜航》中成了身處星際時代的S,可以實現高速瞬移,從月球到地球只需10分鐘。
好的插畫可以脫離文字而存在,並有獨立趣味,這就為作者提供了延展可能。
推薦人:譚山山
《中國人超會吃》
世紀文景 | 上海人民出版社,2021-7
10個城市,100道菜,由100個廚師完成——是這本書最初的構想。據作者之一王愷所說,採訪團隊原本計劃走訪揚州、重慶、昆明、濟寧等不同區域的代表城市,它們各自因食材不同而形成不同流派的烹飪方法,並形成了今日中國的食物面貌。但這個計劃在實地採訪揚州後發現不可行,因此擱淺。
趙元任夫人楊步偉的《中國食譜》《如何點中國菜》給了他們啟發。除了原計劃中的各地特色菜菜譜(最終,採訪團隊走訪了北京、上海、南京、揚州、蘇州和成都這6座城市,記錄了55道菜餚),書中補充了“當代中國人怎麼吃飯”的部分,包括中國人怎麼吃魚、肉和豆腐,中國人在旅途中怎麼吃飯等。
如果你會做菜,可以根據書中提供的菜譜復刻各地美食(親測有效;當然,像八寶葫蘆鴨這樣的硬菜一般人還真做不來);如果你不會做菜——這恐怕是年輕人的常態(王愷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現在的年輕人不會炒菜了,炒菜作為一種宋代開始成型的技藝,可能要失傳),那麼,書中對於當下飲食活動的觀察,比如從蒼蠅館子到網紅餐廳的變遷、適合約會的小餐館以及外賣改變中國等,你會更感興趣。
本書得出的結論是:中國人超會吃,愛吃,與吃相伴終身,這也是某種國民性的體現——書名即由此而來。
推薦人:譚山山
《如何像人類學家一樣思考》
上海文藝出版社 | 企鵝蘭登中國,2021-8
以“像xx學家一樣思考”命名的學科普及類出版物正在如雨後春筍般冒出來,《如何像人類學家一樣思考》無疑是這類書中最優秀,也最容易在功利性動機下被忽略的一本。
在過去的一百多年裡,人類學家走遍了世界各地,從辛巴威的城市,到英格蘭的郊區,從北京到巴塞羅那,他們揭示了種種驚人的事實、模式、偏好,以及令人費解的文化實踐。
本書的作者哥倫比亞大學宗教學院教授馬修•恩格爾克,從人類學中最重要、也最富爭議性的九個關鍵詞(文化、文明、價值觀、價值、血統、身份認同、權威、理性、自然)出發,為我們對生活世界的探索提供指引。
閱讀這本書將打破人們對人類學的刻板認識,即人類學只與那些原始部落的土著相關,它會告訴我們,即便在倫敦金融城、香港中環等地依然活躍著出色的人類學家。
同時,人類學走到今天最有價值的部分也在於它對強勢學科(經濟學、政治學或許還有當下的社會學)的元邏輯進行不斷的質疑。它反動關於實證與理智的霸權,將感情與經驗的幽靈釋放出來,拷問那些自以為搞懂一切的人,因為你可能真的不知道人類包括你自己(非經濟人,非社會人,非政治動物的人類)都在做什麼,以及究竟為什麼做。
馬修的講述最終展示出的是人類學之於文明與社會的深遠意義——它讓我們能夠理解其他人和其他民族的觀點,並揭示出屬於我們自己的東西。像人類學家一樣思考,或許沒辦法給你提供太多誇誇其談的資本,但對日常事物感興趣的人類學,可以讓你更具同理心地理解身邊的事物,在“逆全球化”的浪潮之中,人類學家也是地球村理想的捍衛者。
推薦人:郝漢
《雕塑的故事》
理想國 |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21-8
從古希臘羅馬的古典女神維納斯,到賈科梅蒂存在主義式的行走的人,雕塑在人類歷史中走過了漫長的道路,雕塑究竟是什麼的答案,則越來越撲朔迷離。《雕塑的故事》圍繞造型藝術的十八個主題,在雕塑家安東尼·葛姆雷與藝術史學者馬丁·蓋福德的對話中試圖回答這個問題。
書中極具洞見地指出,人類透過雕塑可以調動人的身體,甚至操控人的身體,進而透過身體來影響人的思想。雕塑是一種行之於物的思維方式。
能夠將一塊黏土或石頭變成完全不同的東西的雕塑,古往今來如同鍊金術一樣神奇而富有魅力,哪怕在這個一切都煙消雲散了的數字化的世界,雕塑依然是質疑世界,以及地球的重要方式。
這本書的探索也早已突破了我們傳統上所理解的"雕塑”何以為雕塑的邊界,它探討了巫術、儀式和舞蹈,也暢談了那些由光線、人的行為,以及虛空構成的作品。這些元素都能夠作為塑造世界的原材料而發揮作用,並被賦予意義。
推薦人:劉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