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的教育》期待孩子自己變好?可能性有多大?主要看本質
今天我們透過故事,來看看一個教育問題,期待孩子自己能夠變成一個好孩子,可能性有多大?
我們先來看看這次的故事主人公費魯喬,費魯喬13歲了,今天在如此糟糕的雨夜,颳著大風,仍然是深夜才回到家。從外表描述可以看出,這個孩子又去幹仗去了,渾身是泥,衣服上有破洞,額頭上有傷口,看樣子是沒怎麼佔到便宜。父母都不在家,只有奶奶在家,奶奶看樣子也沒有多少活頭了,整天只能躺在安樂椅上。
奶奶埋怨孫子不照顧自己,這是事實。費魯喬沒有什麼可辯解的。但是奶奶更擔心的不是這個,奶奶更擔心自己的孫子變成一個壞孩子,奶奶希望自己活著的時候能夠看到孫子已經成為一個好孩子。
奶奶十分擔憂孫子的成長,用身邊的懶漢莫佐尼舉例,24歲就坐了兩次牢,氣死了母親,父親絕望的出了國。一個家庭就這樣散掉了。奶奶這種擔憂並不是杞人憂天,按照費魯喬現在這個吊兒郎當的樣子,是極有可能向著這個方向來發展的。
然而,費魯喬還有救,他並不是一個十足的壞孩子。他的本質是好的,有著一顆善良的內心。但是很少認錯,即使知道自己錯了,也不會把認錯的話說出口。奶奶一直期望費魯喬會變成一個好孩子,可是奶奶的身體越來越糟,最後反倒讓奶奶傷透了心。即使如此,奶奶還是十分疼愛自己的孫子,這讓費魯喬十分懊悔。
我們可以看出,在這個過程中,父母對費魯喬的教育基本是處於缺失狀態的,這直接導致了費魯喬這個原本不太壞的孩子加速的變質。因此,在教育孩子過程中,對於本質不太壞的孩子,家長的引導是十分關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