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初,特朗普訪問印度,受到了非常隆重的款待。
在號稱有數百萬人參加的歡迎儀式後,素來無肉不歡的“懂王”,就遇到了一場極富印度特色的“全素”國宴。
面對一堆黃色為主,再加點綠的“糊糊”,“懂王”表現出了最後的倔強,一口沒吃以示抗議。
原來,在印度,幾乎人人都以“吃素”為榮——身份越高,越要遠離動物製品。
83%的印度人信印度教,而按照印度教教義,瘤牛是溼婆大神的坐騎,也屬於神仙行列。所以過於神聖,得供奉起來,是絕對不能吃的。
然而,漸漸地,在具體的實踐中,別說是瘤牛肉,連普通的牛肉、或者其他動物製品,很多講究的印度人都開始嚴格拒絕食用了,最終,形成了這麼個約定俗成的規矩——在印度教群體中,種姓越高的人,就越遠離動物製品。
到了最高等級的上層婆羅門,給人的感覺,就好似飲點甘露吃個蟠桃就天地同壽了。
不過,有意思的是,跟咱們一提及主動吃素,多源自“不忍殺生”的理念正好相反,印度人對於動物製品帶著一種天生的歧視,他們認為——動物製品過於汙穢,為了保持身體的純潔高貴,拉近和神的距離,必須得遠離肉食。
也就是說,在他們眼中,吃肉會汙染身心,將受到神的厭惡,是“下等人”的行為。
時間一長,大量中低種姓的印度老百姓為了追求這種“高貴”的生活模式,也都開始“自發”排斥動物製品,進而形成了印度幾乎全民吃素的氛圍。
比如,出身於較低的種姓“吠舍”的莫迪,照說是沒有吃肉禁忌的,但為了保持“修行”狀態,他半個世紀都沒沾過丁點葷腥(但是喝牛奶)。
這樣一來,少了各類美味的肉食,還想把飯做出“味”,並且要照顧到飽腹感的話,自然就得多用植物油和調料了。
結果,咱們看到,印度菜的一大特色就是——各種的黃色。
這些黃色,一部分是油炸食物;另一部分,則是各種香料調製出的千奇百怪的糊糊,其中的黃色,就是他們最喜歡的咖哩。
不過,讓人疑惑的是,用大量香料調味這個可以理解,但印度人為何非要把不錯的食材都煮到糊糊這種“面目全非”的狀態呢?
要講清楚這個,得先從他們的傳統燃料說起。
一提到印度一路高歌的GDP,總有人戲稱,這裡面不但能擠出水分,更能擠出不少牛糞來。
老實說,這話雖然顯得不太友好,但客觀來看,印度GDP中擠出的牛糞,還是比較符合他們的國情的——在印度,牛渾身都是寶。
多年來,以“綠色肥料”、“綠色燃料”、“綠色工業原料”的名義,印度牛羊的排洩物,被計算進了國家的GDP。
這個“綠色肥料”大家都懂的,就不解釋了,咱們重點看印度特色的“綠色燃料”。
在印度民間,牛的糞便會被精心收集起來,曬乾後做成燃料,多餘的,還可變身成商品來出售。
甚至,曾經一度,印度農村居民會將牛糞餅鋪滿房子外圍,越多的牛糞餅就代表著家庭條件越好——這是一種“炫富”的方式。
至今,在印度,每年仍然大約有多達4億噸的牛糞用於生火做飯和取暖,至少30%的印度農村的日常燃料,仍然取自動物糞便。
這樣一來,用牛糞燒飯,跟乾柴烈火,或者燒煤比,勁要小得多,火不夠猛烈,更接近於文火慢燉的操作。
那麼,文火慢燉又適合做什麼?
燉糊糊啊。
有人會問了,這麼搞的話,煮出來的糊糊會不會帶著一股“不可描述”的味道?
印度人可不這麼想。在聖潔光環的加持下,他們燃燒牛糞產生的那股子“不可名狀”的味道,總是被當作一種使人愉悅的氛圍,可以純淨整個環境,令人精神上充滿能量。
而且,他們認為,很多印度傳統“美食”,就得在牛糞燃料的火焰、煙霧和灰燼中,才能形成其特色的口感——換成其他燃料,就不是那個味兒了!
比如,考慮到燃燒牛屎會產生大量PM2.5,近年來,印度政府相關部門一直在努力取締城市內小吃攤用牛糞做燃料的現象。結果就曾經一度遭遇過小販們的集體抵制。他們紛紛抱怨,自從換了政府資助的燃氣灶後,生意明顯冷淡了——要想做出“印度味”,必須得用牛糞燒,否則就失掉了靈魂!
阿米爾·汗吃得津津有味的食物叫做litti chokha,主要講究的就是——必須得用牛糞燒才對味
另外,印度人喜好吃重口味糊糊的傳統,也跟其生存需求和特殊的自然環境有關。
從古至今,印度一直都未能實現人人吃飽飯的理想。
當食材有限的時候,把菜飯混合在一起做成糊糊,能儘量多的節約成本,餵飽更多的人。
別說印度,曾經的中國窮人,和老早前的歐洲人,也都吃過糊糊。
比如,老人們經常說的困難時期的野菜糊糊、玉米麵糊糊、蕎麥麵糊糊等等。
還有中世紀到近代的歐洲,普通人的餐桌上,主要就是各種糊狀的湯和粥,搭配著硬的可以當武器,甚至磨菜刀的黑麵包。
如今,在西餐廳裡,正規的操作還是,給你上烤麵包的時候,一定會再配一份湯。
這時候,你就得注意了,那個麵包不是讓人直接上嘴啃的(估計你也啃不動),正確的操作是~把它切成塊狀泡進湯裡,充分泡開後,才能吃。
這個看似“優雅”的傳統,就源於老歐洲人的日常飲食——他們會把麵粉兌水加點菜或者豆類,弄成麵糊,條件好的,會加上些肉,再把梆硬的,可能已經發毛的麵包切成小塊,扔到麵糊湯裡攪和,有些類似於“低配版”羊肉泡饃。
而且,把食材做成糊糊的話,對於飯量的掌握也比較靈活——一方面,飯菜一體啥都包括了;另一方面,如果不夠的話,就加水弄稀點,還可以再勻出幾份,然後一人盛一盤子,蹲到一邊心滿意足的去吃。
另外,糊糊的飲食習慣,也跟印度溼熱的氣候有關。
把食材剁碎後加香料醃製,熬煮成糊狀食物,可以讓食物不易變質。
即便是一些已經不太新鮮的原料,給切成小塊再加上很重的香料後,一攪和,也就很難察覺出腐敗變質的味道了。
同樣,正如前面講的那樣,大部分印度人都不吃動物製品,為了補充能量,他們非常喜好吃以鷹嘴豆為主的各種豆類。於是,把豆子和香料煮成“豆泥”的形式,就成了一道“百搭”的印度名吃。
除了直接蘸大餅的形式,還有下圖這種油炸的小球球。它是論個賣的,用手抓一些豆泥塞進小球中,接著在湯裡泡一下,舀一點咖哩汁,然後直接送入口中。
這個吃飯主要講究——必須得全程用手。尤其是那個豆泥,做的時候,也是要求用手揉捏的,而且,據說揉捏的力道和手的溫度,是影響豆泥口感的關鍵。
最後有必要說說印度人用手“抓飯”進食的習慣。
這方面,可能會有人用嘲諷的語氣說是因為他們太窮、太落後,所以沒有條件使用餐具。
比如老早期的歐洲人,也曾經吃過相當長時間的“抓飯”,直到中世紀後期,才逐漸開始普及刀叉等餐具。
奇怪的是,咱們又看到,至今,印度的上層人士們早就不差錢了,依舊還是喜好徒手當餐具,蘸著糊糊吃——如果說在老早前,用手進食屬於迫不得已的選擇,那到了21世紀,印度人依舊堅持用手進食,只能說是出於文化方面的原因了。
在印度人的理念中,食物是神賜予人類的禮物,用手吃飯就是在表達對神的尊重。
因此,進食被認作了一種需要投入身心的感官活動,而觸控食物則屬於這種“感官體驗”的重要環節。
比如,印度傳統醫學阿育吠陀的創始人Charak Sanhita就曾說過,進食過程需要調動人類的五感——聽、聞、看、觸控、品嚐。
那麼,透過手指的充分揉捏,可以更直接地感受食物的溫度與風味;反之,如果用刀叉或是湯勺來吃飯,就會阻止這種觸覺的傳遞,難以和神取得共鳴。
再加上,用大餅或米飯蘸糊糊的吃法,直接上手的話,確實更方便——撕扯成小塊的餅或者米飯糰子就是他們的餐具,可以很方便地蘸取或者包著菜和糊糊一起吃。
當然,即便用手抓,他們也是很講究禮節的。
印度人從小就會被教育,如何體面地“抓飯”——他們一般只用3個手指~拇指、食指和中指來抓取和揉捏食物,而且吃飯只能用右手,左手是碰都不能碰食物的。
至於左手是要幹什麼的,想必大家都懂的。
幾千年的飲食習慣是非常難以改變的,老實說,印度人吃糊糊,用手抓飯,也並非就要直接跟民風湊合或者貧窮落後、條件差直接掛鉤,更多的,還是老祖宗傳下來的習慣,沒什麼可值得嘲諷的。
更何況,反過來看的話,咱們中國引以為傲的博大精深的美食,尤其是八大菜系裡面的那些豐富的動物製品,在一些高種姓印度教徒眼中,還可能就是原罪和汙穢之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