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坐落於廣東省東北部,城如其名,這是一座城充滿“梅”元素城市。
梅花是這裡的市花,每到冬季,都能看到漫山遍野的梅花凌寒怒放。
穿城而過的江水名為梅江,因古時其地多梅,沿江有“梅花十里”故稱之。
宋代詩人楊萬里路過時,就曾作“一路誰栽十里梅,下臨溪水恰齊開,此行便是無官事,只為梅花也合來”之詩,言此地梅花之盛。
客自北方來
梅州古城裡生活著知名的漢族民系,客家人。
以梅作為城市符號的客家人,性格也像極了梅,凌雪傲霜,吃苦耐勞,不畏艱難。
這與千年前那段南遷的歷史有關。
魏晉南北朝,一個大混戰的時代,生活在北方的中原人,常年為戰亂所擾,苦不堪言。為避戰禍,他們拜別故土,一路向南,尋找理想家園。
南遷的路途多坎坷,跋涉的艱辛、疾病與死亡、對北方故土的深切掛念等,無不磨礪著這支南遷隊伍的堅強意志力,同時,也塑造了客家人吃苦耐勞性格品質。
正如客家俗語所說,“使別人吾當使膝頭”,靠別人不如靠自己!
來自中原的先民,有的駐足在了贛江流域,有的在汀江流域紮了根,還有的在粵北的青山綠水間停下了顛沛流離的腳步。
他們在這裡開墾土地,建造圍屋,一如當初在北方生活的模樣。
勤懇勞作,才有食有作
南北朝人士程旼的家族,是最先入粵的客家先民。
那時的梅州,還是一片未曾開化之地,其實並不宜居。
但對於他們來說,能夠隔絕戰火,便是一塊福地,剩下的可以靠自己的雙手去開墾、去創造。
靠著從中原帶來的先進農耕技術和文化,程旼帶領他的家族在這裡生存發展,逐漸過上了富足的生活。
相傳,當地有兩兄弟,因平時疏於對莊稼的管理,又趕上天氣原因,導致莊稼歉收,生活陷入窘境。無錢無糧的兄弟倆便求助於樂善好施的程旼。
見二人窘境,程旼允諾幫忙,但讓倆人過幾日再來。
幾天後,二人來到程家,卻未如願拿到錢財,而是看到了他家碩果累累、糧食豐產的耕地。
程旼告訴倆兄弟,這些都是我們族人辛勤勞作的結果,給你們錢財只解一時之困,解不了一世困難。只有靠自己的雙手去創造,生活才能夠富裕起來。
隨後,他拿出一張早已備好的拱背犁,送給兩人,並教授他們使用方法。從此以後,二人辛勤勞作,日子也越來越好。
“勤懇勞作,才有食有作”,成為客家人世代秉持的箴言。
先進的農耕技術讓當地百姓衣食漸豐,程旼又興辦私學,教化鄉民,使曾經地瘠民貧、禮樂不興之地,變為民風淳厚、教化昌隆的嶺南文化之鄉。
程旼也因此被譽為梅州客家“人文始祖”,並與張九齡、韓愈等人一起被尊為“廣東古八賢”。
最自豪的家鄉記憶
自程旼開啟古城文脈後,客家人耕讀傳家、崇文重教的傳統,便在這片大山深處的土地上紮下了根。
在深厚的文化氛圍的影響下,古城人才輩出。
從古代“父子同進士”、“一門三登科”,到用教育救國的晚清著名外交家黃遵憲,還有為黨和人民的事業立下不朽功勳的共和國元帥葉劍英。
葉劍英與母校東山中學的故事,一直是古城人最自豪的家鄉記憶。
東山中學原為東山書院,黃遵憲曾將其改建為“東山初級師範學堂”,用來培養優秀教師,以實現教育救國的目的。
但這所學堂後來被廣東軍閥政府控制,將其與城中的務本中學堂等四所學校合併,並派人來監督進步學生。
面對軍閥政府的壓迫,就讀於原務本中學堂的客家少年葉劍英,十分憤慨,他帶領一百多名進步師生毅然退出學校,搬到校外的葉家祠堂上課。
祠堂的環境畢竟和正式的學堂不一樣,連桌椅也沒有,十分艱難。
就在這樣的情況下,葉劍英寫下了“放眼高歌氣吐虹,也曾拔劍角群雄。我來無限興亡感,慰祝蒼生樂大同”的詩句,表達了他的遠大抱負。
在外輾轉三個月後,師生們搬進了當時空置的東山書院,在葉劍英的建議下,校名改為“私立東山中學”。
隨後,他又和師生商議制定了《學生會章程》,提倡讀書是“為將來利國福民”,勿效仿老學究“博取無謂之功名”。
1917年,葉劍英進入雲南講武堂學習,投身於民主革命。這位從大山深處走出的客家少年,一步步成長為堅定的無產階級革命戰士。
革命路上,葉劍英無數次在關鍵時刻挺身而出,力挽狂瀾。民主革命期間,他抗擊陳炯明,護衛孫中山,策應南昌起義,領導廣州起義。長征期間,他擁護毛澤東,避免紅軍內部發生武裝衝突。在黨和國家的危急時期,他挺身而出,撥亂反正,為共和國的平穩發展保駕護航,為黨和人民的事業立下不朽功勳。
如今的梅州依舊充滿活力,古城與新城隔江相望,建設中的梅汕高鐵、雙龍高鐵、贛梅高鐵,把梅州融入到粵港澳大灣區中。奔流不息的梅江水,磨礪出古城人如梅花一般的堅毅性格,他們也將帶著這股力量走向更廣闊的天地,開啟新的歷史篇章。
週六晚22:00,鎖定CCTV-4,一起去“世界客都”廣東梅州走走!
《記住鄉愁》第七季
播出內容:《梅州——梅花香自苦寒來》(上)
播出時間:2021年8月7日(週六)22:00
播出頻道:CCTV-4 中文國際頻道
編輯 | 王琳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