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史詩級電影《長津湖》正在熱映,場面宏大,戰鬥激烈,情景感人,大有超越《戰狼》冠軍票房之勢。電影只描繪了長津湖戰役中兩場重要的戰鬥,不少觀眾看著場面熱鬧,但對整個戰役的全過程並沒搞清楚。筆者翻閱了大量資料,透過本文以點帶面,一次性給大家講透徹,內容硬核,滿滿全是乾貨。
前情提要
朝鮮北部中間因為有狼林山脈、太白山脈等大山阻隔,天然的將戰場分為東、西兩線,長津湖戰役就發生在抗美援朝第二次戰役的東線戰場。1950年10月25日-11月8日,先期入朝的13兵團先發起了第一次戰役,主戰場在西線。志願軍集中38、39、40、66軍以及42軍的一個師打了美軍個措手不及,取得入朝作戰的開門紅。而在東線,只有42軍的兩個師奉命在黃草嶺一帶阻擊美陸戰1師和南朝鮮首都師、第3師,在劣勢兵力的情況下很好地完成戰略任務,保證了西線戰場的勝利。42軍付出巨大代價完成任務後,根據志司的命令誘敵後撤,由後續入朝的宋時輪第9兵團逐漸接替防線。
戰前態勢
42軍後撤後,陸戰1師突破黃草嶺,逐漸前出至長津湖地區。該地區位於群山峻嶺密佈的蓋馬高原上,只有一條孤零零的公路崎嶇蜿蜒穿過,從三八線附近的咸興,經真興裡、古土裡、下碣隅裡、柳潭裡,直達中朝邊境附近的江界。
第二次戰役前,美軍東線的主要兵力部署從前往後依次是:陸戰1師第5、第7團及師炮兵主力位柳潭裡,並構築了環形防禦陣地。
師指揮部、陸戰1團3營、7團2營和後勤補給中心位下碣隅裡,生性謹慎的陸戰1師師長史密斯在這裡修建了一座可起降C-47運輸機的機場,為此他還跟上司第10軍軍長阿爾蒙德吵了一架,但事後證明這是一個英明的決定,在以後的戰役中它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不但運來不計其數的彈藥和補給物資,還運走了5000多名美軍傷員,使陸戰1師甩掉包袱能從容撤退。
陸戰1團團部攜麾下第2營和1個105毫米榴彈炮兵連位古土裡,扼守黃草嶺進退要地;陸戰1團1營和1個105毫米榴彈炮兵連位真興裡,防守美軍最後的退路。
美第7師31團位長津湖右側的新興裡,防護側翼;美第3師1個營和南軍1個團位社倉裡,保護左後方;美7師17團位赴戰嶺,保護右後方,32團位其後部機動。
根據麥克阿瑟的如意算盤,美軍計劃在聖誕節前完全攻佔北朝鮮,結束朝鮮戰事。東線陸戰1師接到的任務是:11月27日推進到中朝邊境,並繞至西線我志願軍主力的後方,配合第8集團軍前後夾擊,徹底殲滅中朝聯軍。
我第9兵團是在11月7日、12日、19日分三批秘密入朝,並於13日接替了撤下來的42軍(42軍調往西線),他們晝伏夜出迅速接近了長津湖地區。
第9兵團是三野的王牌部隊,原本在東南沿海備戰解放臺灣,接到入朝作戰的命令後迅速整軍北上。網上有一種廣為流傳的說法:由於朝鮮戰事緊急,9兵團來不及換裝棉衣,僅穿著單衣直接進入的朝鮮。這種說法有問題,9兵團主力實際上在山東整訓過一個月,然後才分批進入的朝鮮,有充足的時間換裝棉衣。而且,查閱各國朝鮮戰史,翻看9兵團影像資料,並沒有只穿單衣的記錄,9兵團應該是全員換裝了棉衣的。我想,就算戰事再緊急,這種最基本的後勤保障錯誤我軍也不可能犯。從第9兵團各部隊後勤部門留下的檔案看,提到最多的還是糧食、補給和防凍措施,並沒有衣著。如果9兵團大部分士兵穿單衣在嚴酷的天氣裡作戰,後勤上不可能不提。所以,9兵團士兵穿單衣作戰的說法是一種謬傳,吸引眼球的神段子而已。但估計會有錯發、少發的情況,而且手套、毛衣、棉襪等配套禦寒物資倒是真的缺乏。實際上,9兵團遇到最大困難除了嚴寒天氣,最主要的還是後勤補給線被美軍飛機嚴密封鎖,糧食、彈藥、藥品等物資供應不上。
兵力對比
美軍與我交戰的主力是陸戰1師,其編制組成如下:第1、第5、第7三個陸戰團為基幹,另有第11炮兵團、中型坦克營、工兵營、通訊營等附屬支援部隊,總人數約2.5萬人,同時有1個直接協同其作戰的海軍第1航空聯隊(陸戰1師每個步兵營會有兩個海軍航空兵引導員,戰時引導海軍飛機直接支援),有飛機約100架。坦克營配備M26潘興和M4A3中型坦克,約70輛;第11炮兵團有3個105毫米炮兵營、1個155毫米榴彈炮營以及114毫米多聯裝火箭炮連、自行防空炮連,計有105毫米火炮54門,155毫米榴彈炮18門等;每個陸戰團還配屬裝備12門107毫米重迫擊炮的炮兵連和裝備5輛坦克的坦克排,營級別的支援火力有4門81毫米迫擊炮、75毫米無後坐力炮以及重機槍排,連級別還有60毫米迫擊炮、80毫米超級巴祖卡火箭筒等。作戰時,師級留下155毫米榴彈炮兵營,3個105毫米炮兵營會分配給各陸戰團擔任直接支援火力。
美3師是一個比較弱的步兵師,後期除承擔了一些接應任務外,整個戰役期間主要在元山至咸興一帶負責圍剿北朝鮮的游擊隊。美7師是實力較強的步兵師,其3個團被打散,配合陸戰1師擔任側翼掩護任務。南朝鮮首都師和第3師由於第一次戰役時打得太差,基本上被棄用,只在後期承擔了一些堵漏的任務。整個算下來,東線聯軍(含南軍)總兵力約有10萬人,正面直接參戰人員約3萬人。
第9兵團原由20、26、27、30軍4個軍組成,每個軍3個師。進入朝鮮後30軍的3個師被分拆,分別配給了另外3個軍。這樣20、26、27軍就成為每軍配置4個師的加強軍。志願軍的每個師配屬1個炮兵營,裝備12門火炮,新舊不一,但還是因為任務緊急,加上運輸困難,實際上這些大口徑火炮都留在了鴨綠江邊,只有少部分75毫米榴炮運到了前線。此外,各部隊還裝備了一部分82毫米、60毫米迫擊炮,但數量參差不齊。82毫米迫擊炮彈配額為90發,60毫米迫擊炮彈配額為40發,每名志願軍士兵攜帶子彈為80發,手榴彈倒是配了充足的數量,但其爆炸威力不及美軍的二分之一,這就是當時第9兵團所擁有的全部火力了。志願軍的每個師大約有8000人,加上後勤人員約有1萬人,合計總人數15萬人,基本上都參加了戰鬥。
戰役過程
長津湖戰役於11月27日正式打響,志願軍首先發起攻擊,直接打破了麥克阿瑟的“聖誕節攻勢”,陸戰1師被迫應戰。
志願軍的戰鬥部署是:27軍擔任正面主攻,81、94師位後方機動,79師進攻柳潭裡,80師進攻新興裡。20軍擔任側擊任務,59師西南穿插至柳潭裡後方,與79師前後合圍柳潭裡之敵;58師、60師往敵後迂迴,其中58師攻擊下碣隅裡,60師攻擊古土裡,從中間截斷美軍陣線;89師進攻社倉裡,得手後趕赴真興裡,徹底封死敵軍退路並阻擊援軍。26軍擔任兵團預備隊,隨時進行支援。
柳潭裡:位於長津湖以西約10公里處,坐落在一個群山環抱的盆地上,四條公路在這裡交匯,是長津湖地區最重要的交通樞紐,美軍因此在這裡部署了重兵。
11月27日黃昏,夜幕在漫天飛雪中降臨,氣溫降到零下30度,志願軍冒著冬夜刺骨的寒風發起了進攻。柳潭裡的美軍看到了猶如海潮般湧來的中國士兵,聽到了激昂刺耳的衝鋒號,感受到了恐怖滿天的吶喊聲!
戰鬥從一開始就進行的相當激烈,正面進攻的79師取得了一些進展,奪取了1403高地和1240高地以及1384高地和1282高地部分地區,從北面對柳潭裡之敵形成巨大壓力。59師迂迴到柳潭裡以南,奪取了死鷹嶺主峰1519高地,控制了以死鷹嶺為中心的西興裡公路,截斷了柳潭裡與下碣隅里美軍的聯絡,構成對柳潭裡地區的合圍態勢。
但美軍依靠重炮火力和堅固的環形防線進行頑強抵抗,四周的高地反覆易手,志願軍兩個師為此付出了巨大代價,特別是79師5個營傷亡殆盡失去戰鬥力。面對敵人的強大火力,志願軍只完成包圍,而沒能大量殲敵,兩軍形成對峙,戰事陷入僵持。
新興裡:位於長津湖以東,村西臨湖,地形狹窄,不便於大部隊展開;村南有3座山峰三足鼎立,鳥瞰通往後浦、下碣隅裡的公路。防守此地的是臨時編組的第31團支隊,由美7師31團第2、第3營,32團第1營等部隊組成,配屬第57野戰炮兵營及31團重迫擊炮連和坦克連,統歸31團團長麥克萊恩上校指揮,實際上是一個加強團。
27日16時,第80師向新興裡地區發起進攻,其中2個團從正面突擊新興裡,2個團(含81師242團)從翼側分別突擊內洞峙、新興裡南,電影《長津湖》描寫的主要就是這場戰鬥。
戰至28日拂曉,志願軍攻佔了新興裡外圍,包圍了內洞峙,切斷了美軍南撤和西逃的通路,控制了新興裡周圍高地,將美軍壓縮至不足4平方公里的狹小地域,完成合圍。
美軍為打破被分割包圍的狀態,恢復相互間的聯絡,對志願軍實施了兇猛反擊。位於下碣隅裡的美軍陸戰第1師部隊,在坦克、火炮的支援下,多次向新興裡志願軍第242團陣地實施進攻,242團頑強堅守,一次次粉碎了美軍打通下碣隅裡與新興裡聯絡的企圖。
夜裡天氣更加寒冷,80師官兵冬裝單薄,凍傷減員嚴重,且糧彈供應困難。但他們以頑強的戰鬥意志,對被圍美軍連續發動突擊,至28日晚,240團攻佔內洞峙,殲敵300餘人,師主力突破美軍前沿,突入新興裡,美軍憑藉村內房屋和工事,以坦克為活動堡壘,拼死頑抗,部隊進攻受阻,於29日拂曉主動撤出戰鬥,在外圍待機。
下碣隅裡:位於長津湖的最南端,在這裡美軍儲存了大量的彈藥、食品、藥品、被裝等前線急需補給,並設定了美10軍和陸戰1師的指揮所。
原計劃這裡將與東線其他的戰鬥一起開打,但由於20軍偵察營沒有實地勘察,僅根據三十年代日軍所繪舊地圖就報告可以穿越。等58師日夜兼程、頂風冒雪行軍至東白山時,發現地形改變,大雪封路無法翻過,不得不繞道水鐵裡,至11月28日凌晨才趕到預定地域,攻擊時間被迫延後了一天。
其他方向的戰鬥一打響,讓這裡的美軍有了防備。史密斯師長於28日趕到下碣隅裡,根據27日晚的戰況以及偵察部隊的報告,判斷出志願軍將進攻下碣隅裡。他立即任命陸戰1團3營營長裡奇中校為指揮官,統一指揮在下碣隅裡的所有美軍,很快就在四周構築了嚴密的防禦體系。
28日晚,58師以173團從西南面和南面、172團從東面向下碣隅裡發起進攻,174團為預備隊。可是,圍攻打了一天一夜,中間雖曾經一度打到美軍機場和指揮所附近,然終因火力不濟、協同不力,又被打了出來。至29日,只有172團勉強佔住了東山高地,雙方就此陷入僵持。志願軍第一位“特等戰鬥英雄”楊根思就是在防守該東山170.1高地時與敵人同歸於盡的。其實,如果58師當時有105毫米以上的榴彈炮,在東山高地上是可以轟炸下碣隅裡的美軍指揮所和機場的,那整個長津湖戰役的結局將會改變。可惜,58師連隨軍攜行的迫擊炮也已全部被炸燬。
古土裡:位於下碣隅裡南部,60師成功攻佔了古土裡東北部的一個高地,並在下碣隅裡與古土裡之間的富勝里布置了一個阻截陣地,截斷了兩地美軍之間的聯絡,但也因為火力不足,沒有攻克古土裡。
為解下碣隅裡之圍,美軍於29日從古土裡派出了一支美英混合部隊進行增援。這支部隊在坦克、飛機的開道下向下碣隅裡進發,但很快在60師、58師相互配合下給困在了一個山谷內,一番激戰下來全軍覆沒。
一箇中國軍官帶著一名被俘的美軍中士從容走進敵軍陣地,英軍指揮官麥克勞林少校居然擺出一副紳士派頭:“你們是來投降的嗎?”
中國軍官輕蔑地扯了扯嘴角:“是讓你們來投降的,不服繼續打!”
麥克勞林還想拖延時間等待援兵,中國軍官冷笑道:“清醒點吧,再不投降馬上消滅你們!”少校終於乖乖丟下“紳士”派頭投降了。
這支增援部隊共有922人,這場激戰共打死321人,俘虜240人,擊毀、繳獲坦克等裝甲車輛75輛,但仍然讓約300多人衝進了下碣隅裡。戰後,美國人和英國人給這條山谷起了一個充滿死亡氣息的名字:“地獄之火谷地”。
社倉裡:整場戰役開始的同時,89師也發動了對敵軍側翼社倉裡的進攻,位於後方的美3師派出部隊對其進行了增援,激戰兩天,89師也未能攻克社倉裡。
開戰兩天,陸戰1師被分割包圍在不同的地區,但由於志願軍裝備、火力不足,各地的戰鬥均陷入僵局。隨著時間的推移,天氣更加寒冷,夜間氣溫甚至驟降到零下40多度,缺少禦寒裝備的志願軍非戰鬥減員日益嚴重,加上後方補給供應不及時,志願軍的食物、彈藥越來越少,進攻火力更加不足。
經過兩日的激戰,9兵團也充分認識到了美軍的強硬戰力,並查明長津湖地區美軍部隊達3萬餘人,遠超戰前估計,單憑志願軍現有的實力不足以完全殲滅。遂調整部署,決定集中兵力首先殲滅新興裡地區的美軍。
於是,27軍將81師也投入戰鬥,協同80師對新興裡實施攻擊。30日晚,在第81師統一指揮下,27軍集中5個團再次對新興裡地區美軍發起猛攻。第238團從東南、第240團從東北、第239團從南面、第241團從正西和西南會攻新興裡,第242團擔負阻擊援敵和截擊逃敵任務。經15分鐘炮火準備後,各部於23時同時發起衝擊。
戰至12月1日拂曉,各部均突破美軍前沿陣地,再次衝入村內,但在深入作戰中遭美軍密集火力攔阻,一時形成對峙。為擴大夜間作戰成果,不給敵以喘息之機,部隊白天繼續進攻,加大緊縮壓力。被圍美軍見抵抗無望,遂毀掉所有火炮與重型裝備,在40餘架飛機支援下,以10餘輛坦克為先導,於11時開始沿公路向下碣隅裡方向突圍。擔任截擊和阻援任務的第242團第3營炸燬橋樑,以堅決的意志將南逃美軍攔截於1221高地附近。該團第2營及第80師各團不顧美軍飛機的威脅,依託公路東側有利地形,從美軍的側方、後尾和正面勇猛衝擊,將美軍部隊大部殲滅。美軍殘餘一部越過冰封的長津湖向柳潭裡逃竄,一部繼續沿公路南逃,進至泗水裡、後浦地區時,被志願軍第242團第1營截殲。
2日晨,新興裡戰鬥勝利結束,第27軍全殲美軍第7師第31團戰鬥隊(即北極熊團)共3100餘人,擊斃麥克萊恩、費斯兩任團長,繳獲汽車184輛,坦克11輛、各種火炮137門,創造了志願軍在朝鮮戰場上以劣勢裝備全殲現代化裝備美軍1個加強團的模範戰例。
柳潭裡方向,59師雖然佔領了通往下碣隅裡的要地死鷹嶺,但在下碣隅裡、柳潭裡上百門重炮和無數飛機的支援下,對面陸戰7團F連佔領的高地始終未能拿下,為柳潭裡之敵的後撤留下缺口。
12月1日,東線美軍下達了全線撤退的命令,而9兵團預備隊26軍也正加緊趕赴戰場,準備加入戰鬥。
在對31團圍殲的同時,柳潭裡的美軍開始了大規模撤退。他們以陸戰5團殿後阻擊,陸戰7團打頭往下碣隅裡攻擊前進,在密集的空中火力掩護下向南突圍。我27軍94師加入了戰鬥,並攜損失慘重的79師、59師沿途對柳潭裡之敵進行圍追堵截。但美軍有飛機、大炮的掩護,追擊任務打得異常艱難,時斷時續。即便是新興裡戰鬥結束,81師被抽調過來加入攻擊,但依舊是無能為力,讓柳潭裡之敵成功透過死鷹嶺,撤入下碣隅裡。但柳潭裡美軍的撤退之旅也並非一帆風順,在我志願軍冒著敵機轟炸的拼死阻擊之下,這段不長的公路愣是讓他們走了5天5夜!
這樣,陸戰1師前線剩餘的主力全部集結到了下碣隅裡。此時,陸戰1師的窘境得到了暫時緩解,機場的飛機運來了大批新聞記者,史密斯師長好整以暇的召開了一個新聞釋出會,在會上他大言不慚的說:“退卻是被敵人所迫,向友軍保持的後方地域轉移。但是,這次作戰,後方也被敵人佔領著,而且,打敗敵人也是我的目的之一,因此,我們不是退卻,只是要對不同的方向實施進攻!”
在用飛機運走了所有傷員,並燒燬了堆積在下碣隅裡、無法帶走的大批物資後,美軍開始了南撤之路。
此時,志願軍59師、79師減員嚴重,糧彈用盡,其中79師甚至只能縮編為7個連,兩個師基本失去了戰鬥力,撤到後方修整。20軍89師終於擊破社倉裡的美3師守軍,馬不停蹄趕往真興裡、下通裡準備截斷美軍最後的退路。27軍其餘部隊準備短暫修整後,大範圍穿插迂迴,攻擊東線美軍最南端的咸興,徹底堵死美軍。
位於後方的26軍也輕裝日夜兼程,趕赴下碣隅裡與20軍58師、60師一起配合圍殲撤退之敵。但是,他們終究來晚了一步,沒能在12月5日的預定時間到達合擊地域。當26軍76、77師在風雪瀰漫中到達下碣隅裡時,已經是6日晚上,下碣隅裡的美軍人去營空。
美軍是在6日的拂曉開始的大規模撤退,所有人員編入陸戰5團、7團戰鬥群,仍然是5團斷後,炮兵居中,7團為先鋒,在坦克、飛機的開路下往南退卻。美在遠東地區的所有飛機都雲集到了美軍的撤退路線上,海軍航母上的、遠東空軍的、日本沖繩基地的,如蝗蟲一般密密麻麻,為陸戰1師構築了一條空中走廊,是整個朝鮮戰場上規模最大的一次航空支援。
58師、60師在沿途堆積了許多廢棄的汽車、裝甲車,炸斷了能炸的所有橋樑,並在道路兩側設定了多個阻截陣地。然而事情的發展還是令人有些絕望,在從未有過的如此大規模轟炸下,本來就損失巨大、糧彈不濟的兩個師漸漸不支,不得不節節後退,富勝裡防線被突破,古土裡之敵也殺出接應。
26軍76、77師姍姍來遲,但殿後的陸戰5團嚴防死守,兩個師只好派出部分兵力迂迴接替58師、60師的阻截任務,但效果不大。6日夜晚,志願軍為阻截作戰做出了最後的努力,向美軍發動了夜襲,但美海軍出動了全天候戰機,76、77師的夜襲遭遇重大殺傷。剩餘部隊只好衝向古土裡以北、真興裡以南的隘口繼續阻擊。8日,陸戰1師突進至隘口,58師等餘部在此激戰竟日,殺傷美軍數百人。夜晚,寒流來襲,溫度降至零下40餘度,阻截部隊凍餓交加。9日早上,當陸戰1師再度進攻隘口時,陣地上的志願軍戰士已全部凍僵,陸戰1師滿臉肅穆的通過了隘口。真興裡以北阻截美軍北援的60師餘部亦戰至最後。
10日,美援軍透過黃草嶺山路北上接應,在下通裡遭到自社倉裡繞行而來的89師阻截,損失500餘人之後,突破阻截,與北援第3師成功會合。這樣,美軍撤退部隊和接應部隊匯合一處,集中力量向咸興撤退,志願軍再也無阻截之力。
27軍經過短暫修整後,企圖迂迴攻佔咸興,然而咸興靠近東海岸,在美海軍艦炮的射程之內,攻佔咸興的計劃最終未能成行。
12月15日,大部分美軍在咸興南港乘船逃離,陸戰1師一部從陸路返回南方,長津湖戰役至此結束。第二次戰役東線戰場在付出巨大犧牲下,取得了戰略上的勝利,徹底粉碎了麥克阿瑟在聖誕節前佔領朝鮮的企圖,向世界展示了新中國的軍魂。
傷亡情況
綜合各方資料,雙方的傷亡情況大體如下:
志願軍戰傷14062人,非戰鬥傷員30732人,陣亡7304人(其中凍死4000餘人)。
美陸戰1師戰傷3696人(含失蹤192人),非戰鬥傷員7313人,陣亡836人。
其餘美軍傷亡約在3000人(主要是31團戰鬥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