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中國康復研究中心 劉建華 河北北方學院附屬第一醫院 馬秋雲
隨著電子產品應用日益廣泛,上班族長期伏案工作,室外活動時間及強度大幅縮水,久而久之,大部分人群都會受到頸肩腰腿痛的困擾。
頸肩腰腿痛怎麼來
中醫將頸肩腰腿痛統稱為痺病,發病原因不外虛實兩點:“不通則痛”“不榮則痛”。
氣機鬱滯、寒邪凝滯、溼邪阻滯、瘀血內阻等凡是能阻礙經絡氣血流通的一切病理因素,均可導致疼痛的發生。
《素問·痺論》中總結為“風、寒、溼三氣雜至,合而為痺。其風氣勝者為行痺,寒氣勝者為痛痺,溼氣勝者為著痺也。”所謂行痺,即痺痛行無定處;所謂痛痺,即疼痛劇烈;所謂著痺,即疼痛重著,肢體酸重,疼痛特點皆由所受邪氣性質而定。因此,行痺多發於春季,痛痺多發於冬季,著痺多發於溼氣較重的暑夏之季。
《素問·四時刺逆從論》又云:“厥陰有餘病陰痺,不足病熱痺”。
所謂“不榮則痛”,即素體虛弱,氣血化生乏源,無以榮養四肢百骸,發為疼痛,其疼痛多為空痛,勞累後加重。
日常自我調理
首先,要避四時邪氣,尤其風寒溼氣。避免過度吹風貪涼,夏季炎熱,很多人喜歡在室內長期開空調,雖然解一時之快,但容易導致“空調病”的發生;冬季寒冷,一些年輕人追求“美麗凍人”,導致頸肩腰腿痛發病率直線上升。殊不知天人相應,春夏秋冬,寒溫交替,陰陽變化,正如《黃帝內經》所言“逆之則災害生,從之則苛疾不起”。
其次,正虛衛外不固是痺病發生的內在基礎。應重視提高自身免疫力。
要提高自身免疫力,需重視營養均衡,做到合理飲食。隨著生活條件的改善,基本不存在缺衣少食情況,但仍不乏營養不良群體。這部分人或因種種主客觀原因不能保證一日三餐,尤其是不重視早餐;或一心追求苗條,過度限制營養攝入。提高自身免疫力,還要重視勞逸結合,保證充足睡眠。有的人或迫於工作壓力過度熬夜,或通宵遊戲導致睡眠嚴重缺乏,長此以往,“竭其精,散其真,快其心”,最終導致“自傷氣削”。
總之,欲正氣充足,則必“飲食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保證氣血生化之源充足,“形與神俱”則“病安從來”?
再次,生命在於運動。《黃帝內經》中提到,營衛失調亦可導致痺證的發生。所謂營衛之氣,皆水谷所化,營氣循行於脈中,灌注五臟六腑,濡養全身;衛氣行於面板分肉間,散於胸腹。而營衛之氣有賴於陽氣的推動作用,“動則生陽”,因此,適當的體育鍛煉可一定程度預防頸肩腰腿痛的發生。
從西醫角度來講,適當的體育運動可提高機體的平衡、協調等能力,增強肌肉的力量及耐力,從而使關節活動更加靈活與穩定。但是目前有很大一批人為了鍛鍊身體,進行高強度及高難度動作,這是不可取的,因為隨著年齡的增長,骨骼及肌纖維均有不同程度老化,其承受能力也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所以不同人群要選擇合適自己身體素質的鍛鍊專案。年輕人可選擇跑步、球類運動等,中老年人群可適當散步,以及傳統導引專案等。
現代康復醫學中,針對頸椎病提出的米字操,針對肩周炎提出的上肢鐘擺運動,均為治療效果突出又簡便易行、在家即可自行鍛鍊的良方。對於頸肩腰腿痛人群,傳統導引術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包括目前較流行的太極拳、易筋經、八段錦、太極劍等。
傳統導引術講究形神合一,強調在動作到位的前提下,還須重視意念及呼吸,即意識(心)、呼吸(息)、動作(身)三者緊密結合,經常鍛鍊,亦可移情易性、調暢氣血,對焦慮、抑鬱、失眠等也可起到意想不到的治療效果。
慢性疾病的發作絕非一時原因,跟長期的不良習慣有必然聯絡。伏案工作、學習時要定時站起走動,活動頸椎及腰背,舒展四肢關節,適當進行一些室外活動。總之,頸肩腰腿痛發病率日益增高,但仍可提前預防,應及早改變不良習慣,增強自身體質,合理進行體育鍛煉。
因頸肩腰腿痛常合併於眾多疾病中,如冠心病、風溼病、骨結核、腫瘤轉移等,所以疼痛一旦發作,請務必及早就醫,早診斷、早治療。
來源: 中國中醫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