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說:"九月節,露氣寒冷,將凝結也。"
寒露時節,氣溫比白露更低,地面的露水開始凝結成霜。
此時天氣變涼,樹葉轉黃,秋天已經接近尾聲。晝夜溫差增大,天涼乾燥,最易生病,一定要注意身體養護。
01
三 宜
1、吃芝麻
民間自古就有“寒露吃芝麻”的習俗。
芝麻含有豐富的維生素E,在美白的同時還能防止各種炎症。
芝麻中的亞油酸有調節膽固醇的作用。
中醫認為,芝麻可以強身健體,滋陰潤肺。
對於秋冬進補,防幹防燥,都有著很好的效果。
吃點芝麻糕、芝麻糊、芝麻燒餅,都是很好的選擇。
2、吃芹菜
秋冬進補,人體代謝廢物也隨之增加。
所以要注意排毒清毒。
芹菜富含纖維素,可以幫助身體清理腸道廢物,刺激身體排毒。
同時芹菜含有芹菜素,可以擴張血管,平穩降壓。
可以輔助早期的高血壓高血脂治療。
但是芹菜性涼,中老年人要適量食用,一次不能吃太多。
3、吃冬棗
俗話說,一日吃三棗,一生不顯老。
寒露時節,冬棗上市,冬棗含有天門冬氨酸、蘇氨酸、絲氨酸等19種人體必需的氨基酸,維生素C的含量尤其豐富,有活維生素丸之稱。
秋季易感冒,多吃冬棗可以調節免疫,增強免疫力,預防感冒。
秋燥面板易幹,多吃冬棗還能抗氧化,提高面板彈性,讓人年輕有活力。
同時還能維持血管彈性,保護心腦血管,促進人體肝臟解毒。
02
三忌
1、不要憋尿
秋季乾燥,很多人起床容易口乾。
所以晚上喝水會比較多,加上出汗較少,所以夜尿頻率增加。
由於起床嫌冷,很多人往往有憋尿的習慣。
但是長期憋尿會升高血壓,提高心臟負荷,有引發腦出血的風險。
長期憋尿還容易誘發膀胱炎。
如果不習慣半夜上廁所,可以在臥室準備一個便盆,儘量不要憋尿。
2、不要光腳
傳統中醫學認為:“病從寒起,寒從腳生。”
寒露之後,天氣就涼了,這時候要是再赤足涼鞋,寒氣就會入侵,給身體造成傷害。
一旦足部受冷,人很容易感冒噴嚏。
所以秋季必須注意腳部保暖,不要穿涼鞋,也不要溼鞋溼襪,經常進行肢體活動,保證足部溫暖。
3、不要劇烈運動
秋季人體需要鍛鍊,但是切忌劇烈運動,大量出汗容易損失津液,損傷身體。
以慢跑、慢走、太極拳等運動為主,適度運動,稍微出汗即可。
注意水,如果只是一味喝白開水,反而容易造成人體水鹽失衡,加重缺水,所以秋季補水,要以淡鹽水為宜。
03
三秘訣
1、早睡早起
寒露時節,氣候變冷,光照時間變短。
人體陽氣收斂,陰精潛藏體內,要以“養收”為主,所以晚上要早睡,順應陰精的收藏。
而早上,要舒達陽氣,所以早上要早起。醒了之後,可以在床上多躺幾分鐘,活動一下,還可以保護心腦血管。
秋天要保證睡眠充足,注意勞逸結合。
2、倒走健身
寒露時節,陰陽交匯,此時運動的重點是保持身體機能的平衡。
此時節,倒走健身比跑步更合適。
倒走健身,可以活動到平時無法活動的關節、肌肉,這樣可以讓人體的血液迴圈更通暢,機體平衡能力更強,對關節炎和腰痠腿疼也有防治作用。。
倒走的時候,小腦的能力得到鍛鍊,人的運動協調能力得到加強。
但是,倒走的弊端也很大,盲目倒走,很容易發生危險。
所以,倒走一定要選擇人少、無車、平坦的地方,必須結伴同行,相互提醒,避免出現危險。
倒走次數以一天一到兩次為宜,根據個人體質,調整運動時間。
3、注意泡腳
俗話說:白露不露身,寒露不露腳。
寒露一到,就不能穿涼鞋了。
病從腳來,天氣轉涼,要注意足部保暖。
晚上睡覺的時候,一定要記得熱水泡腳,既可以改善失眠,還能溫補腎陽。
對患有靜脈曲張、糖尿病、動脈閉塞等病症的特殊人群來說,請遵醫囑,謹慎泡腳。
來源:儒風大家,原標題《寒露養生:三宜三忌三秘訣,這個秋天不生病》
【宣告:本號為“全民閱讀推廣”官方公益賬號,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資訊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涉嫌侵犯您的合法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