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自洪武時期建立御窯廠始,至永樂一朝,啟用宦官監督制度,“欽命中官一員,特董燒造”,可令皇帝的意志,透過宦官而直達窯場,使得此一時期燒造之御瓷無論釉色、器形、裝飾花紋皆臻至完美。構圖疏朗雅緻,紋樣寫實傳神,畫功嫻熟,勾、勒、點、染諸法,運用皆宜,筆觸濃淡不一,暈散自然,從而使畫面富具蒼翠欲滴的意趣,透出雋永雅麗之美。
明初洪武時的青花瓷,各個方面大都延續元代樞府瓷古樸敦厚的風貌,器型粗大,胎體厚重,青花色澤偏灰,圖案裝飾線條粗疏豪放,尤其是民窯器,如撇口盤、碗類器型,中部以下胎體逐漸厚重,有的與元瓷一樣,或者折腰,或者器心留有疊燒的墊餅痕跡。但同時,洪武青花改變元代層次多、花紋滿的風格,趨向多留白,民窯器更加自然寫實且繪畫簡練豪放,創造了明代早期的"一筆點劃"。
lot 35
明洪武·青花纏枝花卉紋折沿盤
口徑19.6cm,高1.8cm,底徑12cm
域鑑2021秋拍
域鑑秋拍中的這件明洪武青花纏枝花卉紋折沿盤,侈口,折沿,淺弧壁,圈足。整器紋飾層次分明,佈局疏朗有致,繪製技法極其精湛考究,做為輔助紋飾的回紋,不同於元代的同向組合,正反兩個一組,裝飾在碗口沿。
盤底繪纏枝花卉紋,青花雙圈為纏枝菊花,菊花紋繪成扁橢圓形,花心繪斜網狀,花蕊外部用雙線勾描輪廓。花瓣有兩層,最裡層為白色小花瓣,只用線描而不上色,外層花瓣填色,每個花瓣頂部和一側都留白邊,表現出花瓣的層次。圈心為一折枝蓮花紋,蓮辮細長而尖,勾線填色,一邊留有空白,紋飾細膩,筆法生動形象,濃淡相宜,極具洪武時代特徵。
與元代圖案相比,洪武青花已表現出自身的某些時代特徵,元代葉形較大,為大花大葉,至洪武時則明顯縮小,此件洪武青花盤菊花葉子繪成葫蘆狀,葉子兩側各有一或兩個分叉,顯得畫面較活潑,昔日元代大花大葉不再復現。
同時,此器借鑑了國畫的筆墨意韻,線條粗細並用,青料濃淡兼施,凸顯其歷史滄桑之氣息。明代尙赤,洪武時期,由於“朱”與“紅”相一致,青花釉裡紅的瓷器生產由此得到大力發展。洪武青花和釉裡紅風格極其類似,造型幾乎一模一樣,繪畫的風格和題材也相同,整體風格都是古樸典雅。唯一的不同就是釉下彩釉不一樣,青花是釉下鈷料,呈現藍色;釉裡紅是釉下銅紅釉,呈現紅色。而該時期青花瓷器最顯著的一個特徵,便是青花器物髮色大部分灰暗。
明洪武 青花纏枝花紋碗
故宮博物院藏
探其原因,有說是明代建國時元代留存的進口青料已用之怡盡,故只能用髮色不好的國產青料取而代之;也有的說景德鎮元代瓷業工匠躲避戰亂而棄走,古瓷藝失傳故造成窯溫難控而所致青花髮色青灰;還有研究說是明太祖朱元璋建御窯廠,樹本朝紋飾其宗旨就是要“破”元青花,“立”明青花,青料發黑,可讓畫面更像一幅傳統的中國水墨畫,使瓷器更具有中國畫的筆墨韻味。“明洪武青花瓷的色澤偏於暗黑,其實是人們刻意追求的,反映了當時的意識形態與審美取向”(高阿申先生的《明洪武青花瓷的呈色研究》)。眾說紛紜,洪武這類沉穩典雅髮色青灰瓷器究竟如何而來,至今尚無權威定論。
目前,承接大名鼎鼎的元青花和永宣青花的洪武青花傳世品不多,仍未發現真正帶有洪武官款的器物,意見比較—致的是—些考古出土物。1994年,御廠東院出土的第一類器物因“器胎厚重、器型碩大,其料色灰淡,畫筆勁健……器底普遍呈橙黃色”而被確認為是洪武瓷,並推論“洪武二年說”可信,是考古學上首批確認為洪武時期的遺物。現北京故宮博物院收藏有數十件洪武青花瓷器,幾乎都是清宮舊藏之物。
御窯廠遺址明洪武遺存發現地點示意圖
由於洪武年間的瓷器傳世極少,又多采用“釉裡紅”手法,青花瓷很少見,因此洪武青花瓷器的市場升值的空間很大。明日域鑑秋拍就將啟幕預展,歡迎廣大藏友來現場上手鑑賞,盡覽臻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