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為什麼,今年的鏈帶表特別多,彷彿整個鐘錶產業舉辦了什麼比賽一樣,各家品牌都要出一款採用金屬錶帶的新品。如今回過頭看,這股鏈帶熱潮又似乎從去年底就已經漸漸產生。
其中最受注目的非朗格Odysseus莫屬。畢竟他們過去絕大多數的錶款都是搭配鱷魚皮錶帶,呼應高階、典雅的品牌形象,像這樣採用鏈帶的腕錶可以說是非常罕見(朗格復興後曾出過幾款,但數量不多且早已停產);不僅鏈帶,錶殼形狀、面盤格局及機芯都經過了有別於以往的設計,作為朗格在運動表時代的回應,令人耳目一新。當然,最讓表迷驚喜的是材質──在別的品牌身上極為平常、卻是誓言只用貴金屬的朗格在極少數為紀念特殊人物或事件才會使用的不鏽鋼。縱使不鏽鋼不像黃金、白金、玫瑰金這般尊貴,但正所謂「物以稀為貴」,不鏽鋼朗格腕錶理所當然成為頂級玩家爭先恐後入手的目標。
沒錯,Odysseus是朗格推出的第一款量產不鏽鋼腕錶(但就朗格錶廠約5,000只的年產量也不會多到哪裡去就是了),第一個走向運動風格的系列,無論是材質還是風格都是許多表迷期待多年的願望。從這個角度來看,打造一款不鏽鋼運動表來開啟一個完全不同的系列絕對是件好事,給既有的顧客一個全新的機會,也在運動表當道的年代給自己更大的機會。
不過另一方面,的確有人不太習慣Odysseus對稱、搶眼的大日曆和大星期,認為那看似平衡的規劃其實打破了以往大日曆與其他功能顯示之間的黃金比例。至於身為主角的鏈帶,在外型上與各家都有的造型截然不同,走出了自己的樣子,每一個鏈節邊緣也經過了細膩的倒角與鏡面拋光,在霧面的髮絲紋對比下相當漂亮。巧妙的是,摺疊扣上印有朗格字樣的圓形標誌其實是一個按鈕,只要按著它移動表扣,就能夠輕鬆延長、縮短整條鏈帶的長度(最多7毫米)。萬一鏈帶真的太長,還可以利用隨表附上的工具按壓鏈節內側小小的圓形隱藏式按鈕來拆解鏈節;雖然稱不上快拆,卻也比裝卸傳統的鏈帶簡單許多。只不過多鏈節的整體設計確實容易產生一種過於成熟的氣息,這方面是否能獲得新世代族群的認同就不知道了。
如何在傳統的鐘表產業與新世代溝通是H. Moser & Cie.的強項。他們的製表邏輯從來沒有絕對,只有不斷超越;不管是像極了Apple Watch的Swiss Alp Watch還是採用瑞士起司做錶殼的Swiss Mad Watch都這麼告訴我們。
某方面來說,今年年初發表的Streamliner飛返計時腕錶也算是H. Moser & Cie.另一件突破自我的作品。至少它的外觀很不一樣,除了灰色煙燻錶盤還保有一點品牌的影子之外,其他地方都是全新的。最搶眼的自然是錶帶,彷彿Tubogas柔軟到可以隨意彎曲,實則由三板帶結構組成(翻到背面便一目瞭然)。厲害的是,H. Moser & Cie.將兩側鏈節做成一整片覆蓋表面的特殊造型,且讓人完全找不到拆卸表耳棒的孔洞,並透過每一個鏈節邊緣細膩的切工與拋光,在大面積的髮絲紋修飾中散發強烈的質感。有點像1980年代Porsche Design替IWC設計的Ocean 2000那樣,帶有一股包浩斯「行隨機能」的味道,讓人在佩戴的時候感覺到金屬貼合在肌膚上的舒適性。當鏈帶順著手腕圍繞,又好像「Streamliner」(1930年代人類第一批以圓潤的流線型設計降低車身風阻的高速火車)的曲線一樣,優雅、流暢。
同樣用鏈帶創造新意的還有Blancpain五十噚。稍微瞭解鐘錶歷史的表迷對這個誕生於1953年「潛水錶始祖」應該不陌生,畢竟它在2007年重新上市之後一直是Blancpain的主力,每一次比較各家潛水錶的時候都非常容易搜尋到他們悠久的故事。厲害一點的表迷或許也知道,過去五十噚腕錶其實曾搭配過鏈帶,而非只有常見的帆布錶帶,但那終究是少數。今年推出的鈦金屬鏈帶更是第一次,為延續了將近70年的傳奇寫下新的一頁。
全新的五十噚鈦金屬鏈帶腕錶共有三個版本,兩款各搭配黑、藍色錶盤並將日期窗置於4、5點鐘之間(五十噚2007年重新問世至今的設計)的版本,以及一款搭載瞬跳大日曆的黑色錶盤款。大日曆可以說是Blancpain旗下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功能,即便與潛水錶沒有絕對的關連,搭配在五十噚身上還是讓人有一種一次獲得兩項經典的感覺。當以強悍、輕盈的鏈帶串起這樣的經典,又是另一番風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