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徵明 明《品茶圖》,立軸,紙本設色,142.3×40.9cm,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幽靜清雅的茶舍是文人生活的重要場合之一,在這裡讀書看畫、品茗獨坐、接友待客、長日清談,也是小型雅集的聚會所。文徵明作《品茶圖》(臺北故宮博物院藏)描繪高嶺松下的茅屋內,賓主相坐品茗的情景。
圖中草堂環境幽雅,小橋流水,蒼松高聳鼎湯初沸有朋來,堂舍軒敞,几榻明淨。堂內二人對坐品茗清談。一同蹲地煮茶,屋前小河木橋上,又有一客姍姍而來。
几上置書卷、筆硯、茶壺、茗盞等。茶寮內泥爐砂壺,爐火正熾,童子身後几案上擺有茶罐及茗盞。畫上自題詩一首:” 碧山深處絕纖埃,面面軒窗對水開。穀雨乍過茶事好,鼎湯初沸有朋來。"另一幅《綠陰草堂圖》 ,繪山林茅屋中,老者盤腿坐在竹簟床榻上,一侍者站其旁。溪澗樹下綠苔點點,樹梢上隱約露出一抹淡淡的山色,真是好一 處清涼世界。
“碧山深處絕塵埃,面面軒窗對水開。穀雨乍過茶事好,鼎湯初沸有朋來。” 末識:“嘉靖辛卯,山中茶事方盛,陸子傅對訪,遂汲泉煮而品之,真一段佳話也。”可知該畫屋中品茶敘談者當是文徵明、陸子傅二人。”
整個畫面清幽淡雅,林茂松清,景色幽致,也正是明代文人所追求茶舍的理想境界:“搆以斗室相傍山齋,內設茶具,教一童專主茶役,以供長日清談,寒宵兀坐,幽人首務,不可少廢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