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來,為了能讓農民有更高的生活水平,國家出臺了多種政策,如“村村通”、危房改造、“村村燈”、垃圾清理等,這些基礎設施的完善,讓農民的生活質量有更好的提升,同時也讓村容村貌迎來了升級改造。
提到沼氣池改造,相信很多農村朋友都不陌生,早在2003年時,發改委就推動了農村沼氣池建造,而今政策已展開18年之久。在這些年裡,農民對沼氣池改造這一工程的評價各有不同,有人好評滿滿,但也有人表示根本沒享受半點福利。
記得筆者的鄉村展開沼氣池改造時,村裡大喇叭天天宣傳“沼氣好,沼氣棒,能將廢物變成寶,省柴省煤還省電,可做飯可照明……”
聽到這般宣傳後,很多村民躍躍欲試,如果真有這麼多好處,那大家平時做飯可省下很多煤電,也有助於環保,且一次建造長期使用。同時,國家還會為大家提供補助金,從而減少大家的沼氣池建造成本。
記得當時筆者的村莊,除去政府補助後,沼氣池安裝費用為500元,這個價格在當年不算多也不少,很多家庭積極響應。在“十三五”期間,國家更是投入了500億元用於沼氣建造補助,以更好的將這項清潔能源工程推廣到全國。
在沼澤氣工程改造之初,村民們認為它優點還是比較多的,主要包括下面幾點:
①儘管安裝費用相對較高,但使用時間比較長,這一期間不用再用煤氣、煤炭或電,節省不少開支;
②生活中的廢料可很好的利用,如秸稈、生活垃圾、糞便等,這些都可用來發酵,且這些原料農村中比較常見;
③從環保方面來看,它是一種清潔能源,可高效利用,對環境沒有太多的汙染,符合國家的環保政策;
④發酵後的廢料可用於二次使用,也就是充當農肥,這樣大家購買化肥的開支就會大大降低。
然而,時間到了今天,人們對沼氣池的口碑並不是太好,有人表示只用了兩三年就荒廢掉了,這是咋回事呢?主要包括下面幾點:
1、原料不足
將秸稈、糞便等放到沼氣池裡,確實可以進行發酵,只不過發酵的時間比較長,需要放上足夠量的原料才行。但很多農民無法給出太多的秸稈原料,畢竟家裡不管是養雞、養豬都是小規模的,且秸稈也只是在農忙時才會充足供應,不少家庭都苦於原料不足的困擾。
同時,很多人外出打工,只留下老人孩子在家,養殖、種植的規模更小,僅限於自產自銷,這樣沼氣發酵量不足,很難滿足日常生活需求,一日三餐的沼氣量都不夠,這讓很多農民窩心,不願意再使用。
2、出氣量不穩定
沼氣池夏天發酵速度快,沼氣偏多,以至於溢位,卻又很難用完。到了冬天,反而因氣溫低,發酵週期長,可能幾天才能用上一兩次,這樣一來沼氣池的使用便捷性不高。
同時,還有農民反映,沼氣池剛建一兩年時使用還算正常,之後就會經常有斷氣現象,即便原料充足也是如此,可能燒飯燒到中間就斷氣了。
這種情況,多是農民不懂得管理和維護所致,如接種物不是太多,或發酵濃度、發酵原料不足,這些也讓出氣量不穩定。也有農民將日常生活垃圾全丟進去,實際上原料上也是有講究的,如廢水、有農藥的秸稈等,這些都會影響微生物的發酵,進而導致沼氣出氣量不足。
3、需定期清理廢料
沼氣使用中,最讓人詬病的就是清理廢料,在投放原料之後,經過發酵後就會產生沼氣,但過了一段時間後,就要及時將沼渣清理出來,不然就會導致管道被堵塞,影響進一步的發酵工作。
而在清理沼渣的過程中,可謂是又臭又髒又累,通常一兩個月就要清理一次,一次要清理半天,不少農民家庭正是嫌沼渣清理太麻煩而放棄使用。
4、天然氣、電器的替代
近年來,國家在農村中大力開展天然氣安裝工程,而天然氣也是一種清潔能源,其使用成本不高,且不需要擔心沒氣的問題,在農村中深受歡迎。同時,如今的家用電器多了起來,就連炒菜也可用上電磁爐等。
正是在人們的生活質量提升背景下,沼氣池慢慢被淘汰出局。儘管就成本來說,除了柴火外沼氣最為便宜,但農民寧願多花錢用上液化氣或天然氣,正因如此如今的沼氣池從人人熱捧到無人問津。
筆者認為,沼氣池的淘汰,說到底是不適應今天的農村生活現狀,且國家也展開了天然氣工程,自然不再主推沼氣池的安裝,大家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