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常被拿來與印度做比較,同樣多的人口和耕地,同樣悠久的農耕文明,然而兩國在糧食方面的情況卻有些不一樣。
疫情前後,中國不斷進口糧食,印度卻不斷加大糧食出口,甚至在2021年上半年,印度已經成為世界第一糧食出口大國。
為什麼中國和印度的糧食情況差別這麼大?
中國到處買糧食並不是缺糧食。自從中國實行家庭聯產承包制,並推出新型雜交水稻後,就從不缺基本的糧食,甚至在20世紀末時,中國還是糧食出口大國。
只不過,從2010年開始,中國的糧食進口量就逐年增加,到了2015年以後,每年的糧食進口量都不低於1億噸。
但巧合的是,也是從2010年開始,我國糧食產量急劇增加。那麼為什麼中國在糧食產量大幅度增加的情況下,還到處買糧食?
這與中國對糧食的需求有著很大關係。隨著經濟的發展,中國人民對於糧食的需求不再滿足於吃飽,而是追求更高質量的食物。
但中國因為技術等問題,自身生產出的糧食多是中低質量的,根本不能滿足人民的需求,所以我們需要進口。
舉個例子,人們普遍愛吃的蛋糕、麵包之類食物,原材料都需用到高筋麵粉,但是國產小麥製作的麵粉大多為中低筋麵粉,所以大多時候需要從美國進口。
另一方面,中國選擇糧食進口也是因為國外的糧食比國內更加便宜。美國之所以一直是世界上的糧食出口大國,除了他本身可以透過美元霸主地位掌握糧價市場外,還在於美國的糧食生產成本極低。
大規模地使用機械化生產,幾乎免費的高速公路,讓美國的糧食非常便宜。這樣的糧食即使增加一定的關稅進入中國,也比本土糧食更便宜。
最後,中國選擇進口糧食,主要是為了增加糧食安全性。隨著中國經濟飛速發展,農村大量的青壯年勞動力選擇進城務工。
而僅剩老人和小孩的農村,是無法進行農業耕作的,於是在農村出現了大量的荒地。
根據國家2019年公佈的資料,我國城鎮人口已經達到了60%,農村人口僅佔40%。而在這40%的農村人口中,還有10%以上的人是沒有真正從事農業生產的。
與農業勞動者的不斷減少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中國每年消耗的糧食大約為2.6億噸。
這是一個相當恐怖的數字,所以為了應對可能發生的危機,中國需要購買糧食,來保障全國至少有三年的糧食儲備。
印度的情況剛好與中國相反。作為糧食第一齣口大國,印度的人民卻在忍飢挨餓。
印度人口跟中國一樣多,但糧食產量卻僅有中國的一半。
(2019年,印度糧食產量3.1億噸,中國是6.6億噸)根據國際糧食政策研究所在2019年釋出的全球飢餓指數來看,印度從2010年的第95位下滑至2019年的第102位,這意味著印度隨時可能因為一些意外情況而發生饑荒。
比如在2020年,隨著疫情的到來,印度就發生了嚴重的饑荒,最後靠國際救援才逐漸恢復過來。
然而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印度在2021年的糧食出口仍然不降反升,這難免令人感到疑惑?
中國古代有一句俗語,叫做“遍身羅綺者,不是養蠶人”,意思就是遍地都是身穿絲綢的衣服的人,而這些人沒有一個是養蠶的。
印度的情況與這個道理是一樣的。在印度有50%以上的人種田,卻沒有糧食吃。這主要與印度的土地政策有關。
印度在獨立後繼承了半封建的土地制度,土地所有權和控制權沒有任何變化,大量的農民仍然沒有土地。
而這些農民又受限於低等種姓的身份,無法與掌握土地所有權的人展開談判。
對於這種情況,自詡為農業大國的印度,也曾想要改變。甚至就連他們身後的美國,也曾撥出專項資金,支援印度的土地改革。
然而,多年過去了,印度政府的“努力”彷彿全部化為了泡影。
這是因為印度政府並沒有土改的決心。中國的土改之所以能夠成功,因為“分田地、打土豪”都是用槍完成的。
而印度在土改中,一旦推出新政策,那些掌握土地的人便開始反對,政府無心改變,最後只能不了了之。
1964年,尼赫魯死後,他的女兒英吉拉·甘地當上了印度總理。面對日益萎縮的糧食產量,英吉拉試圖透過接受世界銀行與美國的援助,在農業上展開綠色革命。
此後的20年間,印度小麥產量增長了一倍,水稻也增產50%,緩解了部分地區的飢餓狀況。
然而在整個綠色革命中,獲益的並不是貧農而是富農,這些人趁機以各種名義搶奪國家農業補貼,不斷兼併僅剩的農民土地。
農村情況惡化,導致印度即使在豐收年裡,仍然有將近40%的人在捱餓,每年因此死亡的人數更多。就連上世紀90年代發生大饑荒的朝鮮,其死亡的人數不過剛剛接近印度每年捱餓死亡的人數。
農民在捱餓,印度政府卻急於擺脫貧困的帽子。90年代初,印度開始推行市場化改革。
透過改革,印度發展迅速,成為全球商貿的一箇中心。然而改革對於農村非常不利,因為與國際接軌,印度本土的糧食被進口的廉價農產品擠壓,靠賣糧食的印度農民生活更加貧困。
同時日益增長的種子和農藥價格,又使得農業生產成本上漲。這使得很多租種土地的佃戶,因忍受不了飢餓與債務自殺。
從1994年到2010年的16年裡,印度超過25萬農民自殺,是人類歷史記載中最大規模的自殺浪潮。
農民捱餓的印度就這樣又過了20年,然而情況絲毫沒有改變,越來越多的資本家以現代化的名義,對農村的耕地、牧場和森林進行圈佔。甚至在政府政策的鼓勵下,這些資本家,可以不經過任何有關移民安置和生態復甦等問題的協商而展開圈地。
資本家在掌握大量土地後,或者開設工廠,或者繼續種地生產。而他們生產出來的糧食,農民根本買不起。所以,資本家選擇將其出口,以賺取利潤。這也是為何飢餓的印度仍能成為糧食出口大國的主要原因。
最後還有一個原因是,印度的工業能力不高,很多工業品,需要進口,但印度政府沒有錢,只能用糧食來換取。
總的來說,一個國家糧食進口或者出口都有著複雜的原因。中國進口糧食並不是糧食不夠吃了,反而是我們要吃高質量的糧食。
印度出口糧食,也不是糧食比中國多,而是國內的土地狀況導致農民雖然生產糧食但無力購買糧食,為了國家發展,印度只能賣糧食。
然而,不管國家富有還是貧弱,都不是我們浪費糧食的理由。中國雖然不缺糧食,但我們更應該珍惜糧食。
印度雖然出口糧食,但更應該調整產業結構,及時完成土改,讓農民有自己的土地種,有糧食吃,不至於經常生產糧食的人,卻吃不上糧食。
參考資料
林春,譚同學.再議土地改革*——中國和印度的啟示[J].開放時代,2016,(第2期).
徐策.尼赫魯·甘地家族執政時期印度的供給側改革[J].東南亞南亞研究,2017,(第3期).
黃思駿.印度當前農業資本主義發展的障礙在哪裡?-獨立前土地關係探討[J].南亞研究,1981,(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