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檔結束,《長津湖》票房突破34億,躋身影史第八,所有人都等著看,這部一路勢如破竹的影片最終能打破多少影史紀錄。
沒有疑問,影片已經成為這屆國產戰爭片的天花板。
不過這些年,抗美援朝題材確實出了不少好電影。而在許多多年後再次踏進影院觀看《長津湖》的老一輩觀眾心中,一直記得一部電影的名字。
就算是對老電影不熟悉的90後00後,也應該聽過一句國產戰爭片經典臺詞——“為了勝利,向我開炮!”
今天,讓我們來說一說《英雄兒女》。
訴說,並非為了比較,《英雄兒女》和《長津湖》都是優秀的抗美援朝題材的好電影,哪怕兩者誕生的時間,相隔了整整57年。
把兩部影片放在一起看,是為了看一看,相隔半個多世紀的中國電影人,在不同的時代,各自以何種風格、手法與陣容,去呈現那場立國之戰,怎樣去表現那群最可愛的人?
還有在歲月中,中國電影獲得了什麼,進步在哪裡,又還有哪些方面,應該從往日的經典中,汲取、學習、獲得,從而讓未來國產戰爭片的天花板,更高一些。
現在,讓我們把時光倒回到57年前,劉世龍拍攝王成堅守陣地直至犧牲的重頭戲拍攝現場,當年,不包括煙火就有108個炸藥點。劉世龍剛往影片裡的陣地裡鑽,火苗一下子就撲過來,真實的火焰燒得他皮膚髮燙,濃煙嗆得他眼淚流。
可那時候膠片很貴,想到一喊停就要損失,劉世龍咬緊牙關閉上眼睛往火堆裡鑽,繼續拍!才拍完第一遍,劉世龍的眉毛、鬢角已經都燒著了,胳膊也燒傷了。最終,這個場景拍了4遍才透過,劉世龍也在火堆了鑽了4遍。
當時的劉世龍應該無法想到,這部在艱苦條件下拍攝的電影,能獲得周恩來總理的讚許,併成為戰爭片的不朽經典,以至於多年後,當年的年輕人全都白髮蒼蒼,一提起那些動人的場景,那首歌,還會熱淚盈眶,會唱的,一起唱出來吧——
“為什麼戰旗美如畫?英雄的鮮血染紅了它”。
一直到56年後,《金剛川》還再次用這首歌,作為電影主題曲,它的名字,就叫《英雄讚歌》。
和現在相比,當年的條件太苦了,經典是怎麼被創造出來的?
由武兆堤執導,劉世龍、劉尚嫻、田方等主演的這部影片改編自巴金的小說《團圓》。該片講述了在抗美援朝的戰場上,志願軍戰士王成陣亡後,他的妹妹王芳在政委王文清的幫助下堅持戰鬥,最終和養父王復標、親生父親王文清在朝鮮戰場上團圓的故事。
不難看出它和《長津湖》這種大型戰爭片的故事型別不同,而57年歲月改變的當然還有國產戰爭片背後的中國電影工業能力。
某種意義上說,《長津湖》彰顯了「國產電影製作的極限在哪裡」。
200天的拍攝週期;近12000名工作人員;超7萬人次的群演;《長津湖》無論是製作規模、投資規模、拍攝時間跨度、動用的演職人員數量都創下了中國電影新的紀錄。
這些數字,我想對於當年創作《英雄兒女》的主創們,簡直就是天方夜譚。那麼一部57年前出爐的戰爭片經典,到底是怎麼被創作出來的?
抗美援朝時期,巴金受曹禺之託奔赴朝鮮創作,1952年初在某團6連生活了兩個多月,期間巴金被六連攻打“紅山包”的事蹟深深感動。
半年後巴金跟隨創作組回國,在停戰協議簽署完畢之後,巴金又一次來到朝鮮,認真地體驗生活,構思創作逐漸形成。直到1961年,回國9年後,巴金的中篇小說《團圓》正式問世,可以說,《團圓》是巴金情感厚積薄發的典型文字。
小說發表後引起強烈反響,時任文化部副部長的夏衍深受感動,責成長春電影製片廠把小說改編成電影。
長春電影製片廠接到命令之後,把任務交給了著名導演武兆堤,武導演看完這兩萬多字的小說,覺得要拍好這個故事,沒有參戰經歷很難把握好度,於是想到了自己的同學毛峰。
毛峰14歲就參加革命,而且在朝鮮戰場上呆過三年,他看到《團圓》後也深受感動,但卻道出“沒有寫電影劇本經驗”的顧慮。武兆堤對他說:“什麼經驗,你在朝鮮戰場上,有那麼多的經歷和故事,如果融入劇本里,這就是經驗。”
被說服的毛烽答應和武兆堤一起改編。他想起在朝鮮戰場儲存下來的兩本厚厚的《志願軍一日》記錄本,裡面有上千篇日記,都是前線戰士親手記錄的真人真事。正是這本《志願軍一日》中記錄的故事,為影片提供了最關鍵的助力。
原著小說中,王芳提到哥哥犧牲,就一句“只是王成沒有能回來,他勇敢地在山頭犧牲了”。毛烽和武兆堤覺得不夠,結果在《志願軍一日》中找到了一段記載:281.1高地東山腿的爭奪戰中,“步話機員於樹昌在經過一整夜激戰,全連官兵都犧牲了的情況下,仍堅持戰鬥——中午,敵人從三面蜂擁而上,逼近於樹昌。他連續呼叫我軍炮火:“快打我周圍50米!”“打30米!”“打20米!”
當團長孫斌急切地問他“你地堡積土多厚,有何危險”時,他堅定而急切地呼喊:“別顧我,向我開炮!為了勝利,開炮!向我開炮!”
最後,他高喊:“首長,同志們,親愛的同志們!再見啦……”拉響最後一顆手榴彈與成群的敵人同歸於盡。”
這一段深深打動了毛烽和武兆堤,再加上在長津湖戰役中,在陣地上堅持到最後一刻與敵人同歸於盡的楊根思的英雄事蹟,這些原型事蹟進行藝術加工後,最終在銀幕上呈現為王成喊出“向我開炮”後,抱著爆破筒與敵同歸於盡的經典影像。
有了好劇本,接下來就是選角。
扮演王成的演員劉世龍,差點就與王成這一角色失之交臂。
最初試戲時,劉世龍自己都說,“領導說我不行,個子這麼小,怎麼演這個角色,頂多能演一個戰士,王成這個人物分量這麼重。”
而導演武兆堤堅持:“我要的王成這個人物,在《英雄兒女》裡就是一個普普通通的戰士。”最終,導演力排眾議讓劉世龍飾演王成,還安排他到部隊體驗三個月的當兵生活。
飾演王文清的扮演者田方此時已經是國家電影局的副局長,他的表演質樸自然,深沉含蓄,舉重若輕,對人物的塑造可謂深入人心。
王芳的扮演者劉尚嫻被選中最有戲劇性,她當時還是北京電影學院的學生,實習拍《北京人》,去道具庫借道具後往回走,路上遇到了正在挑選“王芳”演員的謝晉,謝晉從一個照面就認為劉尚嫻是王芳的最佳人選,但因為不知劉尚嫻的姓名,武兆堤、毛峰、謝晉三人只好去北影女生宿舍挨個找,終於找到了劉尚嫻。
演員找對了,接下來就是在有限的製作條件下,完成這部厚重的戰爭片。
朝鮮姑娘樸貞子的扮演者趙文瑜多年後回憶拍“抬擔架過冰河”這場戲時說,當時在通化零下三十多度的實景中,各部門都兢兢業業地拍片,有的人甚至因此得了關節炎。那場戲開拍之前,導演給趙文瑜送來了薑湯,給老演員浦克送來了酒。
實拍時,水裡炸點爆炸後引起的衝擊波使得趙文瑜在水裡幾乎站不住,只能使勁拽著擔架往前走。
然而,越是困難,劇組上下越是齊心協力,鍛造了這部影史的不朽傳奇。
就連影片後期製作也充滿故事。
影片尾聲,有一場王成排的全體戰士,向祖國親人宣誓的戲, 整個宣誓的過程氣勢磅礴,既讓人落淚,又充滿力量。劇組動用了許多演員,包括軍人拍攝這場大戲。
但在影片的後期剪輯時,導演想把合唱歌曲和群情激昂的鏡頭融合起來,卻發現難以無縫銜接,又不可能再組織起來重拍,怎麼辦呢?
關鍵時刻老藝術家田方向導演建議:“老武,你忘了音樂蒙太奇?咱倆找劉熾去,聽聽他的音樂佈局,再回過頭來接你接不上的鏡頭。你看怎樣?”
結果作曲家劉熾果然把鏡頭、歌曲、講話進行了合理分割,再重新編排,一舉解決了導演的困惑。
問題解決後,三位老一輩電影人的手,緊緊握在一起。
也正是如此耗時、耗力,憑藉智慧克服重重困難的製作手法,最終成就了一代經典。
不過直到這時候,影片的片名,還採用的是原著名——《團圓》。
好是好,但總覺得缺了點什麼。
影片攝製完成後,導演武兆堤帶著樣片赴北京放映,羅瑞卿等眾多將軍參加觀看,看了都說好,觀影結束後,導演根據大家的建議,重新修改了影片的片名,這就是如今大家耳熟能詳的——《英雄兒女》。
為什麼57年後,《英雄兒女》依然是國產戰爭片的巔峰?
《長津湖》和《英雄兒女》,兩部相隔57年的戰爭影片,有哪些藝術風格和製作上的不同?
最直接的不同就是影片的經典場面。
《長津湖》的特點是,歷史感厚重,動作場面生猛。徐克和林超賢導演使用了各種方法突出了戰鬥過程的精彩。
比如用慢鏡頭展現子彈穿行和爆炸的瞬間,最終影片的視覺效果也的確震撼到了觀眾。
《英雄兒女》不具備今天的製作條件,戰爭場面也不是影片的呈現重點。
但影片還是集中力量,拍出了影片中被傳頌至今的影史經典一幕。
影片中,王成為了堅守陣地,拖住敵人進攻。對著步話機話筒高喊出了中國軍人的最強音:“為了勝利,向我開炮!”那一刻,英雄的聲音氣壯山河,激勵了幾代中國人。
而王成抱著爆破筒與敵人同歸於盡的一幕,也成為了新中國電影史上不可磨滅的經典。
雖然製作條件有限,但主創在王成犧牲時用了一首叫做《烈火金剛》的合唱,當王成喊出“為了勝利,向我開炮!”合唱驀然唱起,創作者用抒情性敘事方式,將畫面、音樂結合起來,使這段英雄犧牲的橋段的想主義色彩和象徵意味更動人了。
另一個不同是人物情感塑造的不同。
《長津湖》集中塑造了一個英雄連隊——鋼七連,其中又重點塑造了伍千里和伍萬里兄弟。
從整體效果看,無論吳京、易烊千璽,還是胡軍、朱亞文、韓東君等演員塑造出的人物,都可謂擲地有聲,尤其是胡軍飾演的雷爹,深深感動了觀眾。
但能否成為影史經典,還需要等待時間的檢驗。
而《英雄兒女》為國產戰爭片貢獻了好幾位經典人物。
劉世龍塑造的王成,一方面熱情、質樸,同時又堅毅、果敢,在獨自一人堅守陣地直至犧牲的段落中,劉世龍的演技發揮地淋漓酣暢,稱得上影史經典級的演出。
劉尚嫻飾演的王芳作為一名文工隊的女兵,在王成壯烈犧牲後忍住悲痛,將悲傷化為力量,完成了《英雄兒女》這首歌,王芳也成為銀幕上的經典形象之一。
為什麼那個時代的經典戰爭片,能夠塑造出那樣真情實感、接地氣、讓人過目不忘的英雄人物?
演員趙文瑜後來回憶當時拍攝影片時的點點滴滴。當時導演要求演員都要根據角色體驗生活,雖然趙文瑜的戲份不多,但她仍然到延邊一位朝鮮姑娘的家裡體驗了七天生活。
相比之下,吳京可以為演特種兵,去特種兵部隊服役兩年,這一代真演員是不怕吃苦的。但那個時代的氛圍這屆演員再努力也感受不到了。
相比之下,那個時代的演員更容易接近他們要飾演的人物,並用情感的力量讓觀眾完成巨大的共情。
第三個不同,是比起戰爭片帶來的震撼,《英雄兒女》的主題呈現實際上更有穿透力。
影片有一場重頭戲現在回看依然非常經典,就是王文清讓王芳為她哥哥寫一首歌,王芳連夜完成,但初稿的效果不算“理想”。
用警衛員小劉的話來說,就是“光覺得挺難過,鼓不起勁兒來”。
王芳起初還有些不服氣:“自己是流著淚寫完的”。
此時,王文清一針見血地指出:光靠眼淚能寫出你哥哥來嗎?你為什麼寫他、唱他,為了讓大家一起跟你流淚嗎?
這句話一下點醒了王芳,她的終稿,便是傳唱至今的經典歌曲《英雄讚歌》。
當“為什麼大地春常在,英雄的生命開鮮花”被唱出來,影片一下就完成了昇華。
這正是影片為什麼57後依然是國產戰爭片的巔峰,因為影片透過演員的表演、音樂、劇情和種種細節回答了何為“英雄兒女”。
為了革命勝利,犧牲了個人親情的王文清是英雄。
為革命志士養育兒女的王芳的養父王復標是英雄。
為了祖國和人民捨生取義的志願軍戰士王成當然是英雄。
但在自己的崗位上堅守陣地的戰士,為戰士們提供後援的普通群眾同樣也是英雄。
王成、王芳是英雄兒女,而中國人民本身就是一個英雄的群體。
正是電影蘊含的思想性,使其擁有了跨越時代的不朽力量。
我等著國產戰爭片,誕生下一首《英雄讚歌》
當初激情燃燒的年輕人,一個接一個老去,但許多老觀眾心裡,還記得上世紀七十年代的青少年時期,一連幾個晚上冒著寒風,追著放映隊到方圓幾里外的各村去看露天放映的《英雄兒女》的場景。
如今,這些老觀眾又在或許已經闊別電影院多年後,再度走進影院,流著淚觀看了《長津湖》,愛國的主旋律影片,無論任何時代都是最動人的。
但電影是遺憾的藝術,不能說這屆國產片沒有遺憾。
這屆國產戰爭片一個公認的遺憾,就是缺少像當年那樣膾炙人口的主題曲。比如《上甘嶺》有“一條大河波浪寬 風吹稻花香兩岸”的《我的祖國》,《英雄兒女》有《英雄讚歌》。
《英雄兒女》的故事是一個團圓的故事,也是一個英雄的故事,而影片之所以被稱為經典,原因之一,就是片中的音樂。
故事情節,生動的人物形象,感人的英雄事蹟、炮火連天的戰場氣氛,與優美昂揚的《英雄讚歌》完美融合在一起,影片就有了跨越時代的不朽力量,只要聽到“烽煙滾滾唱英雄,四面青山側耳聽,晴天響雷敲金鼓,大海揚波作和聲,人民戰士驅虎豹,捨生忘死保和平……”
幾代人都會忍不住流下眼淚。
當年作曲家劉熾拿到公木寫出的歌詞後,並沒有急著譜曲,而是拉著一夥人打撲克牌。打著打著,劉熾突然把牌往桌上一扔,回家鎖上門,謝絕一切打擾,一鼓作氣寫出了氣勢如虹的《英雄讚歌》。
這屆國產電影還能創作出《英雄讚歌》那樣的經典歌曲嗎?更進一步而言,我們還能創造出《英雄兒女》這樣的經典影片嗎?
我相信是能的。
不要說這屆觀眾已無法充分理解當年那種精神和志向了,當影片票房連續逆跌,一波波觀眾將影院擠得水洩不通,年輕觀眾主動嘗凍土豆,這不正說明觀眾感受到志願軍的精神了嗎?
也別說新一代電影人不用心,在“綠幕當道”的今天,《長津湖》的拍攝卻沒用什麼內景,幾乎全是外景。為了真實體現影片中寒冷的效果,演員們也是在零下20多度的環境中進行拍攝。
就說朱亞文,有一場從山坡上滾下來的戲。
也就不到十來秒。但為了讓導演和自己都滿意,他愣是在片場滾了一次又一次,拍了三個小時。
也不要說這屆戰爭片沒內味了。
就說片中伍萬里揚言要跳車,車廂門一開啟的那場戲,當巍峨蜿蜒的萬里長城猛然映入眼簾,祖國“山河千古在”。觀眾和戰士們一同凝望著眼前的景象,一切不言自明。
中國的歲月,中國的力量,中國人的骨氣,從當年到現在,是一以貫之的。
如果說這屆電影人需要從當年電影人身上學到什麼,我想依然是那句話——“胸中有大義,心裡有人民,肩頭有責任,筆下有乾坤。”
《英雄兒女》能夠成為經典,歸根到底,還是因為一件事,那就是創作者的自覺,一種絕對不能辜負歷史中人的創作自覺。創作中他們始終想的是那些志願軍戰士,想著那場慘烈壯美的戰役中的,英雄兒女。
如今呢,就像《長津湖》中的臺詞,“我們把仗打了,我們的後輩就不用在打仗了。”
和平是珍貴的,但越是和平可貴,越是不能忘記今天和平美好的生活,是如何得來的,是因為曾經有戰士頂天立地說過,“為了勝利,開炮!向我開炮!”
戰爭片,就是一本本鮮活的記憶讀本,它告訴一代又一代的人,何為英雄兒女,誰是最可愛的人。
而當一部部戰爭片經典在歲月中遙相呼應,這本身就是在說,「祖國不會忘記。」
我們,也不會忘記。
57年後再看《英雄兒女》,它依然是戰爭片的巔峰。
而在《長津湖》創造了一系列影史新的紀錄後,我們始終可以期待下一個高峰,期待下一首《英雄讚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