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航展再次向世界展現了中國軍事現代化的進展。必須說,充滿了20年前看巴黎航展、薩託利兵展、迪拜防務展的仰視感。
20年前,標題可能應該是《中國軍事不落後於世界先進水平的部份》了。這20年,變化是真快。現在再把《突破重圍》拿出來看看,真是感慨萬千。其實電視劇裡,範英明的部隊絕對是當年王牌軍的標準。那還是連裡要養豬種菜的時代。大比武裡,炊事班在野戰條件下,挖灶、現做現蒸小籠包子是戰鬥力考核的一部分。
還有人記得這個電視劇嗎?
還有人記得裡面有他嗎?難怪看《掃黑風暴》時,感覺他那麼臉熟
那個時候,原裝蘇-27是天頂星技術。倒不是說蘇-27在世界上有多天頂星,但那對中國就是天頂星,一點不誇張。
就是到了《士兵突擊》的年代,解放軍還是在靠一不怕苦二不怕死。那是引進的“現代”級第一艘剛交付的時候,中國海軍就指望著這些“航母殺手”呢。那也是“基洛”級潛艇作為中國海軍絕對尖刀的時候。
中國蘇-27的雷達罩有很銷魂的一鉤,這曾經是天頂星級的存在
中國海軍也指望“現代”級這個“航母殺手”
現在,炊事班大概還在苦練野戰條件下做小籠包的本領,不過生煎包、狗不理包、菜包都成了理所應當了,野戰條件下做冰皮月餅也提不起人們的好奇心了。原裝蘇-27基本上都退役了,“現代”級食之無味棄之可惜,被改裝成“超級新青年”了,“基洛”級好像也改裝了,只是潛艇總是神秘兮兮的,幹什麼都不聲張。
今天,中國空軍成為世界上僅次於美國空軍的第二強大的存在,其實海軍也是。中國陸軍就不大聲張了,在是不是公開跳出來聲稱“我就是世界第一”的問題上還有點忸怩,但美國陸軍是不敢毫不猶豫地自稱第一了。
但中國還是有短板的。
排名部份先後,但先看轟炸機。
中國不僅需要B-2、B-21那樣的隱身轟炸機,中國還需要B-52那樣的重轟炸機。B-2其實並不符合中國的需求,B-21更適合。B-2是美蘇核大戰思維的產物,美國需要在F-22敲掉蘇聯預警機的同時,由B-2深入蘇聯內陸,獵殲機動發射的洲際導彈、攻擊指揮通訊節點等,因此需要大航程和大載彈量,因為B-2設計的時候,主要攻擊武器是炸彈和短程攻擊導彈,美國對巡航導彈和域外攻擊武器還沒有現在的認識。
B-21則是為21世紀設計的。與其說是轟炸機,不如說是具有重磅打擊能力的C4ISR飛機,打擊和情報並重,尤其是利用超強隱身能力和很長的留空時間抵近監視,或者引導打擊,或者直接出手。
中國需要B-21,但不是B-2。看起來差不多,其實區別很大
美國離中國太遠了,轟炸機到美國飛來回,航程要30000公里以上才有用,這還沒有考慮突防的問題。這是不現實的。中國需要的是能打擊關島到迪戈加西亞的航程,最好能到夏威夷和澳大利亞的航程。同時中國的戰區打擊力量越來越強大,載彈量不用太大,但航程和留空時間要大,用轟炸機作為“空中特種部隊”抵近引導,必要的時候直接出手,反而是最有效的辦法。直接丟大量的炸彈並無必要。轟-20應該是這樣的轟炸機。
美國空軍早就在想B-52退役的事了,但在可預見的將來,B-52反而是唯一可發射高超音速導彈的平臺,還要扛長工呢
但中國也需要B-52這樣的重轟炸機。不是說在航空技術上要“照抄”一個B-52,誰都沒有那麼蠢,但在概念上可以有。也就是說,常規的高亞音速轟炸機,但有特別大的載彈量和翼下、腹下攜帶超尺寸、重型彈藥的能力。這才是重磅打手,不僅可以在轟-20的引導下在防區外發射大量彈藥,還可以在沒有防空威脅的情況下玩一把地毯式轟炸。轟-6已經改不動了,得轟-21接班了,不能總是讓俄羅斯人問:“你們已經不用圖-16了吧?”
其次是核動力攻擊潛艇。
“卡特”號是“海狼”級3號艇,比1號艇“海狼”號和2號艇“康涅狄格”號加長了30米,一般認為這是任務艙,部署特種部隊用的。要是改成VPM,可以根據任務需要,裝載導彈,或者搭載特種部隊,那就理想了
中國有093,據說095也快了,但標杆無疑還是美國潛艇。“弗吉尼亞”級速度不是最快的,但安靜沒說的,加上VPM後,多面手也是沒說的。中國需要的是“海狼”那樣但加上VPM。
航母是最拉風的,大驅也是可見度極高的,但核動力攻擊潛艇才是現代海軍的殺敵主力。核潛艇隱蔽、快速、火力強、用途廣泛,難怪AUKUS是個大事件,並不是可以隨便不當回事的。因為中國的實力,AUKUS翻不了桌子,但這與核潛艇堪大用是不矛盾的。
核潛艇是反潛、反艦、特種部隊遠端投放、情報收集、敵情監視的最有力利器,VPM這樣的大桶垂髮還特別有利於攜帶各種對地攻擊導彈,使得核潛艇成為打擊陸地目標的準戰略平臺。中國增加350枚井射洲際導彈絕對是對美國的巨大威懾,但中國增加60艘最高水平的核潛艇,這才是使得美國睡不著覺的,因為核潛艇的威力大,但使用門檻低得多了。
轟-20只聞樓梯聲,不見人下來,但畢竟是很近的事情了。希望中國的“海狼”也早早蟄伏與大洋中。澳大利亞即使有8艘核潛艇,只要中國時不時派個三兩艘到澳大利亞海邊轉轉,那8艘就不敢跑遠了。
還有彈道導彈潛艇和潛射洲際導彈。
哥倫比亞級將是新的標杆,圖中實際上是俄亥俄級,發射的也是巡航導彈
中國有094和巨浪3。和轟炸機一樣,已經算解決有無問題了,但不夠給力。“俄亥俄”級是現在的標杆,“哥倫比亞”級是新的標杆;“三叉戟D5”是現在的標杆,美國還要研發下一代潛射洲際導彈,可能和陸基一起研製。
中國需要15000-16000公里級的牽涉洲際導彈,才能確保從南海擊中美國全境。更要緊的是足夠數量和足夠安靜的潛艇。這方面,中國還欠缺一點。
這三塊短板補起來,別的就問題不大了。當然,還有全域指揮控制系統、空間作戰、網路作戰等,但那些看不見摸不著,補起來了也不知道,哈哈。
再過20年,可能標題又要變了:《中國軍事需要注意那些方面不讓對手趕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