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羅必良(華南農業大學國家農業制度與發展研究院教授、長江學者);張露(華中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
從“讓老百姓幸福就是黨的事業”“以造福人民為最大政績”到“讓人民生活幸福是‘國之大者’”,習近平總書記的系列重要論述傳遞出中國共產黨人民至上的執政理念。鄉村治理是國家治理的基石、鄉村振興的構件,必須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鄉村善治之路,建設充滿活力、和諧有序的鄉村社會,不斷增強廣大農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熟人社會、人情交往與農民幸福感
費孝通先生提出的“差序格局”論,刻畫出村社治理結構的重要特徵。正是基於“差序格局”,才生成以親緣和地緣為紐帶的關係型鄉村治理體系。傳統村落所特有的社會資本對於維護村莊秩序的傳統,是值得重視的制度遺產。在以血緣、地緣為基礎的社會網路和由此生成的信任機制中,能夠產生情感支援(如尊重和關愛)、工具性支援(如互助和分擔)、資訊支援(如共享和交流)、評價性支援(如肯定和鼓勵)。由此所形成的非正式功能性作用,有助於提高農民抵禦風險的能力,增強其安全感和自信心,強化對未來生活的積極預期並增進幸福感。
但由於人具有強烈行為決策的自我中心性,達成長期合作往往面臨著機會主義行為動機的挑戰。信任機制的建立要求交易空間的封閉性,且關係的維護面臨高昂的交易費用。在反覆的博弈中,人們逐步掌握了用傳統觀念組織社會、用強制控制社會、用市場調節社會等多種促進合作的方式。但傳統、強制與市場三類機制有著不同的執行特徵,在協調人與人的關係秩序中,並不能一致性地增進人們的幸福感。首先,傳統觀念能夠維護社會穩定,既為集體行動提供合理性辯護,又為個人行為提供規範性約束。但是,村莊的開放與人口的流動,不僅會改變人們的認知體系,也會改變人們的行為規範及其福利函式。其次,作為共同體行動,村落人情互動難以脫離現實權威,宗族組織多為鄉村社會的“治理單位”。由此,村莊中佔優勢地位的宗族可能獲得資源支配權,從而侵佔公共或他人資源。而處於優勢宗族之外的村集體成員則可能產生相對“剝奪感”,造成幸福感損失。再次,對外部市場機會的利用與人力資本高度相關,而人力資本屬於個人,具有高度的異質性。這使得人力資本相對欠缺的群體在市場機會競爭中表現出弱勢,產生機會不公平的判斷與相對“剝奪感”,從而損傷其幸福感。因此,必須重構鄉村治理機制,揚長避短地增進農民的幸福感。
產權明晰、治理轉型與農民幸福感
農地作為村莊集體成員最為重要的生產資料,其產權結構直接決定著村莊治理的有序性。農地確權頒證之前,一是存在土地使用規則的不確定性,使得地權歸屬模糊;二是存在法律的不完全性,難以囊括所有土地權益型別和情境,使得村莊交易的“關係型”治理格局佔一定地位。
我國農村普遍推進的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從2009年起試點實施,到2018年基本完成。農地確權的本質是產權界定,由此而明確劃清農戶之間的地權邊界,強化農戶農地產權的法律保護。農地確權誘導產權實施尤其是產權交易的重要轉換,具體來說:一是弱化社會網路關係。農地確權賦予農戶具有排他性的地權,從根本上改善了農戶地權安全性與穩定性,傳統的以村社集體或村落網路關係保護地權的努力將得以弱化。同時,確權所賦予農戶的長期穩定的地權關係將強化農地的社會保障與失業保障功能,降低農民個人和家庭的社會風險,並進一步弱化農戶基於風險防範的人情往來和社會網路關係維護。二是改變地權博弈關係。農地確權的基本賦權單位為農戶。農戶作為獨立的產權主體,決定了該農戶之外無論親疏遠近的其他主體均被排除在外,並且農戶的地權受到法律保護,農戶之間交易行為的隱性契約關係和村社集體的傳統社會價值將失去存在基礎,從而誘發農村治理“差序格局”和基於親緣地緣維繫的傳統治理體系的撕裂與瓦解。三是強化農戶的經濟理性。農地確權旨在賦予農民更加充分的土地剩餘索取權與控制權,啟用農村要素市場,實現農民增收。這意味著,農地確權的政策努力勢必強化農民的經濟人屬性並誘導產權交易的市場化,市場文化和經濟思維將逐漸取代傳統的非正式社會安排。營利性行為傾向將取代義利性行為取向而在交易活動中發揮主導性作用,農戶的目標函式也將從風險最小化轉變為收益最大化。
農地確權頒證制度不僅能夠有效激勵長期投資與生產性努力,改善資源配置效率,而且能夠有效誘導農村要素市場的生成與發育。進一步地,由人地關係鬆動所引發的要素流動,使得農民獲得更多的非農就業機會和更大的經濟增收空間。可以判斷,在地權明晰和穩定的制度環境中,產權交易的市場化契約關係,將誘導“契約型”交易秩序並重構村莊治理體系,同時也將透過賦權農民、增加其生存和發展的選擇空間而增進其幸福感。
基層民主、村民選舉與農民幸福感
政治參與是促進民主、正義與公平賦權的關鍵因素。既有研究表明,人們能夠從政治參與中獲得積極的心理感受,從而增進幸福感和獲得感。原因在於:第一,政治參與能使個體獲得組織人脈、識別資源和制定實現目標之策略的經驗;第二,政治參與促使個體感到更強的能力感和更少的疏離感,從而緩解沮喪、悲傷的負面情緒和心理壓力;第三,政治參與賦予個體直接問責和監督當權者的權利,從而表達個體政治訴求與價值偏好。
中國的村莊民主具體包含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監督四個方面,其中選舉制度是村莊民主的核心。但隨著工業化和城鎮化的不斷推進,村莊的開放尤其是農業勞動力大量的非農轉移使村民選舉出現了重要的變化。一是自發性參與意願下降,即長期脫離鄉村的生活使得村民對選舉的重視程度降低,或隨意放棄選舉權,或因弱利益關聯性而產生投票的隨意性;二是更多地關注公共福利的改進,村民在參與投票中不僅關心自己的利益,更期望選出能為所有村民帶來公平正義的候選人和真正有能力帶領全村人致富的候選人。
基於中山大學“中國勞動力動態調查”資料的實證分析表明,農民參與村莊選舉投票對其幸福感有顯著的促進作用,但這種促進作用主要表現在低收入農民群體中。處於相對貧困狀態的低收入農民群體對基層民主和制度公平的敏感度更高,村莊選舉制度及其改進能夠有效增進這一群體的幸福感水平。由此表明,即使不能快速提高農民群體的收入,即使存在相對收入差距,賦予低收入農民以民主權利,鼓勵其積極參與村民選舉,依然能夠有效增進農民的幸福感。因此,提升農民幸福感,必須加快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鄉村治理格局,並把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成堅強戰鬥堡壘,為鄉村善治提供組織保障。
促進鄉村善治的基本策略
賦權農民,強化農民的土地財產權與基層民主權,推進鄉村治理體系的現代化轉型,是增進農民幸福感的重要路徑。必須把鄉村治理作為鄉村振興的有力抓手,健全黨組織領導下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農村基層治理體系。
第一,鼓勵自治。賦予農民民主權利,在村莊公共事務決策上廣泛聽取村集體成員意見,調動其參與村莊事務決策的積極性。特別要重視鼓勵處於相對貧困狀態農戶的自治參與,以弱化其絕對收入相對不高的侷限,並增進其幸福感。堅持農民在村莊自治中的主體地位,透過提高農民主動參與村莊公共事務的積極性,形成民事民議、民事民辦、民事民管的多層次基層協商格局,將有效契合農民對公共事務與公共福利的現實關切。
第二,推進法治。推進產權明晰與穩定的法制化,誘導產權實施及其交易的契約化,由此形成的市場化邏輯將成為村莊治理現代化的核心線索。目前已完成的農地確權實現的是產權界定,而真正能夠有效啟用地權交易市場的是產權實施。未來要透過交易制度創新,從產權實施方面盤活地權,挖掘農村土地的資產價值,釋放產權改革的制度紅利,在增加農民財產性收益的基礎上,提升農民幸福感。
第三,貫穿德治。德治是自治和法治的基礎,應當貫穿於鄉村治理體系轉型的始終。由地權法制化、契約化與市場化所推進的村莊治理結構的轉型,在打破原有傳統治理體系的同時,可能誘發村莊善治成本增加的潛在風險。因此,村莊秩序的形成、維護與治理,仍需動員傳統的組織資源與道德力量,利用熟人社會中的聲譽機制、誠信機制和道德機制加以規制,從而構建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
來源: 農民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