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盛的絲瓜藤纏繞出一片綠海,青翠飽滿的絲瓜懸掛其間;一旁平整開闊的土地上,收割後的高粱還留下一茬青苗;不遠處一千多畝桃園裡,晚熟的黃桃還在等待遊人採摘……行走在潼南區柏梓鎮郭坡村的田間地頭,各色農產品讓人眼前一亮。近年來,郭坡村以黨建為引領,強基礎、抓產業、提風貌、美生態,從曾經的“落後村”逐漸蛻變成為如今產業興旺、生態宜居的市級鄉村振興“示範點”。
黨員鄉賢齊上陣
“希望大家把房前屋後的清潔做好,不要亂堆柴草,做好雞鴨圈養、垃圾分類,為我們村的鄉村振興建設穩步推進做好保障工作。”在郭坡村七社一戶農家的院壩裡,村民們圍坐在一張小桌旁,正談得熱鬧。村支部書記譚興平坐在桌前,一支筆、一個本子,正在為村民講解鄉村振興相關政策、介紹具體要求。樸實通俗的談話間,村民們紛紛笑著稱好。
開展鄉村振興工作以來,這樣的院壩會開了不知道多少次,譚興平深知,雖然村民們支援鄉村振興工作,但在面對涉及自身利益的具體問題時,難免會有矛盾發生。“一開始我們要求村民搞好房前屋後衛生,很多人都沒得幹勁。這麼多年他們都習慣生活垃圾亂堆亂放、雞鴨滿山跑的生活,一時改不過來。”他回憶,當時有一戶村民怎麼也不願意收拾屋門前亂堆的柴草,譚興平先是上門做工作、講道理,後又主動幫村民收拾、清掃院壩。“這樣做,他也覺得不好意思,慢慢地就自覺做好衛生了。”
“之前為助力產業發展,我們在村裡各處修建產業路、便民道,路修到十社一家姓譚的村民家門前時,他攔著我們不讓施工,說修路佔了他們家老屋地基、又說擋著他們竹子了。”這一次譚興平不再孤軍奮戰,他組織黨員、鄉賢,上門做工作、打電話講道理,前前後後跑了6次,總算說通了情理,修好了產業路。
這樣的經歷讓譚興平意識到,要想動員村民全力支援鄉村振興,改變村裡的鄉風民情,不僅要依靠村委會幹部、黨員帶頭做工作,還得制定村規民約,發動村裡有名望、懂政策的鄉賢一起加入,最大力量做好宣傳政策、調節矛盾工作。
為此,郭坡村制訂了《村莊清潔公約(十要)》,落實“門前三包”制度,規範村莊畜禽散養行為;嚴格落實垃圾“日清掃、日收集、日清運”制度,持續開展農村垃圾分類;全面推行畜禽科學養殖、雨汙分流……此外,郭坡村還構建起網格治理體系,將全村劃分為10個網格區,由譚興平帶領全村63名黨員幹部和志願者、鄉賢代表包片聯戶,開展常態化、精細化管理與服務。
除了利用院壩會調解矛盾、解釋政策,郭坡村還在會上宣講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開展文化下鄉、三官下鄉普法宣講、家庭技能培訓、垃圾分類知識競賽等提升村民素養。“在一次次與老百姓的交心談心中,大家越來越支援我們的工作,遇到矛盾願意坐下來聽分析,產生糾紛主動找鄉賢開會調解,從心理上到行動上積極參與到鄉村振興的隊伍中。”看到村民發生的點滴變化,譚興平難掩心中喜悅。
致富增收嘗“福利”
連綿的絲瓜藤、成片的脆桃樹、冒出新芽的兒菜、大棚裡茁壯生長的檸檬樹苗……走進郭坡村,彷彿進入了一個農業大觀園。“我們村的土質很好,適合各種農作物生長。自從開展鄉村振興工作以來,有很多優質企業進村流轉土地,發展農業。”譚興平介紹。但在之前,因為年輕勞動力外出務工,郭坡村肥沃優質的土地大多處於撂荒狀態,看著雜草叢生的土地,留守的年邁村民既心痛又無能為力。
2016年,事情迎來了轉機。為利用好豐富的土地資源,發展農業經濟,郭坡村大力整合土地資源,透過“三變”改革,發展集體產業。“早就聽說郭坡村的土質好,適合發展農業。”一心想要發展農業的孫建主動從銅梁來到郭坡村,在村裡的支援下,註冊成立了重慶騁裕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公司剛入駐時,村裡給了很多幫助,協調土地流轉、介紹農業補助專案,公司後續發展中村幹部們還為我請來農業專家,教授種植技巧。”孫建心中十分感激。最終,他成功流轉近1000畝土地,分兩季輪作高粱和時蔬。
初秋時節,孫建種下的800多畝高粱早已成熟,組織村民收割後,他又帶著大家守在加工場站裡,忙著將高粱烘乾加工。“今年我們已經收穫了50多萬斤高粱,烤乾後賣得160多萬元。此外我們的兒菜、絲瓜都和市裡的超市簽訂了合同,確保銷售無憂。”孫建笑著說道。
農業公司的良好發展為郭坡村的村民帶去穩定的土地流轉收入,也為他們提供了就近務工的崗位。“在我這裡務工的村民就有五六十人,大多是年齡比較大、不方便外出務工的老年人。”孫建介紹,村民主要負責農作物施肥、除草、管護工作,基本上每人每月能有兩千元到三千元不等的收入。“我們村四社有個叫譚明德的老人,他們家人口多生活比較困難,曾是村裡的貧困戶,如今兩老口都在村裡找到了工作,一個月加起來有三四千的收入,家裡的小青瓦房也變成了現在的大樓房,日子越過越好。”譚興平笑著說道。
農業的蓬勃發展也讓郭坡村的村民淺嘗鄉村旅遊發展帶來的“福利”。今年早春三月,第三屆“醉美桃花季”桃花節在郭坡村拉開序幕,800多畝桃園裡,桃花嫣紅、香氣四溢、蝶飛蜂舞,吸引不少周邊市民前來賞花遊玩。“從三月的賞花季到五月開始、九月結束的鮮桃採摘期,我們平均每天要接待兩三百名遊客。”譚興平介紹,除售賣桃子,郭坡村還組織村民銷售土雞、土鴨、雞鴨蛋等農產品,幫助村民在家門口實現增收致富。
“除了桃子、絲瓜,我們村還發展了300畝檸檬脫毒育苗中心、建起1個智慧檸檬園、50畝檸檬品種展示園、600畝歐標檸檬園,農業發展前景一片光明。”譚興平充滿期待。
村居面貌煥然新
農業的多元發展帶來了鄉村旅遊的第一波遊客,但譚興平也知道要想吸引更多人走進郭坡村、常來村裡休閒消費,還需要進一步提升村容村貌,打造美麗田園風光。“檸檬作為我們村的主導產業之一,面積近千畝,近年來,我們在農旅融合發展過程中,以打造‘檸檬小院’為目標,大力推動農村人居環境的改善。”
“以前村裡條件不好,地與地之間都是些土坎路,下雨走路打滑,一些房子因為長期沒人住,有的屋頂破了,有的路基陷了,有的院子裡面草都長起半人高。”譚興平說道,因為基礎差,村裡看著又落後又蕭條。 直到2018年,郭坡村被潼南區確定為人居環境整治示範點,這些情況開始有了變化。
為整治人居環境、提升村容村貌,郭坡村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按照每家政府出資6000元,不足部分由村民補齊的方針,積極參與實施“六改六治”,改造水、電、氣、路、廚、廁,治理亂搭亂建、垃圾汙水、危舊房屋、公共空間。同時郭坡村進一步完善基礎設施建設,在檸檬產業核心區周邊建設汙水管網2200米,添置健身器材12套、路燈120盞,並在共青團潼南區委的幫助下,邀請重慶高校學子描繪出一幅幅展現鄉村美好生活的牆體彩繪,進一步提靚鄉村顏值。目前郭坡村已改造農房176戶,美化庭院200餘戶,改廚改廁500餘戶,改造、新建道路4160餘米,建設入戶便道、圍牆柵欄、花池等,人居環境得到極大提升。
“真沒想到,村裡的環境會變得這麼好。”在郭坡村大竹林院子,這個曾經的“髒亂差”區域,如今數十平方米的泥塘鋪上了青色石磚,每個院壩都進行了硬化,村民出門不再“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家家戶戶都有了乾淨亮麗的廚房和廁所。“我們還為村民每家屋前打造了一個小花壇,村民既可以種花,也可以種上蔬菜,大家都很滿意。”郭坡村駐村第一書記羅毅笑著說道。
“去年我們村獲評市級鄉村振興示範點,在市區兩級黨委、政府的幫助下,我們村將繼續立足農業產業發展,進一步壯大村集體經濟,不斷提升村容村貌,讓村裡的農旅融合發展更上一層樓。”展望未來,譚興平滿懷信心,“我們將繼續帶領全村人民接棒跑、接茬幹,實現鄉村振興之夢!”(本報記者 陳鈺鈴/文 秦 傑/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