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農業大學黨委宣傳部、中國科學報等
記者從中國科學院院士陳文新的家屬獲悉,陳文新院士於2021年10月7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5歲。
陳文新,土壤微生物及細菌分類學家,祖籍湖南省瀏陽市鎮頭鎮土橋村。1926年9月23日出生於革命烈士家庭。1948年考入武漢大學,1954年到蘇聯季米里亞捷夫農學院留學,1958年獲理學副博士學位回國,在北京農業大學工作至今。自20世紀70年代起,陳文新開始從事根瘤菌-豆科植物共生體系研究,歷經30餘年,完成了全國範圍內豆科植物結瘤情況調查,發現了一批珍貴的根瘤菌種質資源,建立了目前世界菌株數量最大(12000餘株)、宿主種類最多的根瘤菌菌庫。先後主持國家科委、國家自然基金委一系列課題及國際合作專案,其成果獲省部級一、二等獎6項,並獲2001年度“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2001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2009年被授予新中國成立60週年“三農模範人物”。
陳文新的父親陳昌(字章甫)是中國共產黨早期湖南學運和工運的領導者之一,曾參加北伐戰爭、南昌起義,也是毛澤東當年在湖南第一師範求學時的同窗摯友。1920年毛澤東和楊開慧的婚事,也由陳文新的母親毛秉琴一手操辦。
不幸降臨,1930年初,陳昌同楊開慧一起慘遭反動派殺害,他犧牲前的唯一囑託是“好好撫育三個女兒,繼承父志”。毛秉琴含辛茹苦,千方百計讓三個女兒多讀點書。白天,陳文新跟著在小學教書的大姐上學,晚上則伴著媽媽的紡車藉著微弱的燈光學習。從高小到初中五年的課程,她只斷斷續續讀了三年。
1942年,陳文新遠赴武岡戰時中學——國立第十一中學求學。1945年抗戰勝利,陳文新高中畢業回到家鄉教了兩年小學,把工資積攢起來,於1948年考入武漢大學,靠勤工儉學維持學習。
進入武漢大學,陳文新選擇了農學院的農業化學系,“第一,我是農村長大的,對農村和農民的情況比較瞭解,覺得中國的農民很苦,農業比較落後,所以想學農;第二,我上中學的時候比較喜歡數學、化學,所以報了農業化學系。”
在這所學術殿堂,陳文新開始了自己新的求學之路。1949年9月,農業化學系更名為土壤農業化學系。“當時有很好的業務學習條件,每個課程有理論講授,也有實驗操作。”回憶那段如飢似渴的求學時光,陳文新依然印象深刻。
留學蘇聯,毛主席教誨牢記心
1951年4月,正在武漢大學讀書的陳文新為母親代筆,給毛主席寫了封信,在信中她彙報了自己上學的情況。5月初的一個早晨,她收到毛主席的親筆回信:“希望你們姐妹們努力學習或工作,繼承你父親的遺志,為人民國家建設服務!”
這年“七一”前夕,在北京華北農科所(現中國農業科學院)實習的陳文新受邀到毛主席家做客。毛主席說:“你父親為人民而犧牲,要學習你父親的精神”,併為她寫下了“努力學習”四個字。陳文新暗下決心牢記毛主席的教導,為人民和國家服務。
1954年,正在北京留蘇研究生預備班學習的陳文新再次被邀請到毛主席家做客。毛主席問了很多問題,從土壤結構、培肥地力、土壤的礦物質成分,到植物營養吸收和中南地區的土壤改良等,還詢問全國學習土壤學的人數,並語重心長地說:“要增產,不研究土壤怎麼行呢?應該有更多的人學農。”
談到土壤改良時,陳文新談了從書本上學到的有關蘇聯草田輪作制的原理和做法。毛主席說:“我們農民才幾畝地,都拿去種草,吃什麼呀?我們又沒有什麼畜牧業,種的草拿去幹什麼?”陳文新為自己脫離實際之談感到很愧疚,但也懂得了理論必須聯絡實際。
這次談話不久,陳文新便前往蘇聯季米里亞捷夫農學院學習土壤微生物學。在蘇聯,中國留學生接觸到了全新的研究思想,也學習到了新的研究方法,“我們能學到更多東西”。
1954年,陳文新在蘇聯季米里亞捷夫農學院與導師費德洛夫(左三)及其他研究生在一起
1958年,陳文新的論文順利透過答辯,獲得副博士學位。
安貧樂道,30年執著根瘤菌
1959年,陳文新學成回國後,進入北京農業大學從事教學和農業科研工作。1973年恢復工作,陳文新選擇了“既艱辛耗時又偏僻生冷”的研究——根瘤菌。
根瘤菌是一類共生固氮細菌的總稱,這類細菌在許多豆科植物的根或莖上形成根瘤並固定空氣中的氮氣供植物營養,這種高效、節能、環保的微生物能夠為農田生態系統提供其所需的80%的氮,並在極大程度上改良土壤結構。自從19世紀發現根瘤菌的固氮作用以來,人類對它已進行了一百多年的研究,但人們對這類資源依然沒有完全認識和了解。
從此,陳文新帶領學生並組織同行100多人,開始了在中國的土地上進行豆科植物根瘤情況的調查和採集工作。在全國根瘤菌調查的基礎上,陳文新建立了國際上最大的根瘤菌資源庫和資料庫,菌株數量和所屬寄主植物種類居世界首位(此前國際公認最大的美國USDA菌庫存量為4016株)。與此同時,她還率先在我國建立具世界先進水平的細菌分子分類實驗室,這是目前國際上兩個最主要的根瘤菌分類實驗室之一;確立了一套科學的根瘤菌分類、鑑定技術方法及資料處理程式。
1988年,經過八年枯燥、繁瑣的重複性實驗,陳文新發現了第一個新屬——當時世界已知的第四個根瘤菌屬“中華根瘤菌”,這是第一個由中國學者發現並命名的根瘤菌屬。陳文新率領課題組在對2000株根瘤菌進行多相分類研究後,又相繼描述並發表了另一個新屬——“中慢生根瘤菌”和15個新種,佔1984年以來國際上所發表根瘤菌屬的1/2,種的1/3。
陳文新一手創立的“中國農大根瘤菌研究中心”成為我國現代根瘤菌分類學的開拓者,一度引領國際根瘤菌分類的潮流。中心研究結果為現代根瘤菌分類體系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期間,陳文新發表的論文有80多篇被最權威的國際科技文獻檢索系統SCI收錄。1998年,她受邀撰寫有“細菌學聖經”之稱的《伯傑系統細菌學手冊》的根瘤菌部分內容。
見微知著,根瘤菌做出大學問
陳文新在祖國豐富的自然資源中挖寶探秘,最終使我國的根瘤菌分類研究進入了世界先進行列。透過30多年漫長枯燥的研究,陳文新團隊獲得了對根瘤菌—豆科植物的共生關係的新認識,修正了國際上的一些傳統觀點。
“我們對根瘤菌的認識還是很不夠的,但在研究過程中認識不斷提高,新問題也不斷出現,從而研究領域不斷拓寬,又進一步獲得新的認識,這就是不斷的積累,不斷的創新。”回顧30多年的研究歷程,陳文新感悟,“對自然現象的研究必須從大量的資源入手,先獲得它最基礎的資訊,結合其生態環境,多方分析,逐步深入,最終才能對它有本質的認識,才能有更多理論和技術的創新。”
付出總有回報。2001年,陳文新主持的“中國豆科植物根瘤菌資源多樣性、分類和系統發育”課題榮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2009年,她被授予新中國成立60週年“三農模範人物”。
今年已有26位兩院院士遠去
今年已有26位兩院院士逝世。作為國家分別在科學技術和工程技術方面設立的最高學術稱號,中國科學院院士和中國工程院院士均為終身榮譽,並稱兩院院士。
向上滑動檢視名單
1月28日,中科院院士王綬琯因病辭世,享年98歲。王綬琯是中國天文學界的泰斗,我國射電天文的奠基人,曾任北京天文臺臺長。
2月5日,工程院院士、中國石油大學(北京)教授沈忠厚在北京逝世,享年93歲。沈忠厚是我國著名的油氣井工程技術專家、水射流專家、教育家,油氣井工程學科奠基人。
2月7日,中科院院士、高分子物理及物理化學家、南京大學教授程鎔時在廣州逝世,享年93歲。
3月2日,中科院院士、數學家、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研究員周毓麟在北京去世,享年98歲。周毓麟是我國核武器設計中數學研究工作早期的主要組織者和開拓者之一,為我國核武器事業的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
3月12日,中科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大學教授、國家天文臺研究員周又元在北京逝世,享年82歲。
3月22日,工程院院士、中國核潛艇第一任總設計師、核動力專家彭士祿在北京逝世,享年96歲。
3月26日,中科院院士、中科院分子植物科學卓越創新中心研究員沈善炯在上海逝世,享年103歲。
3月27日,中科院院士、中科院上海藥物研究所研究員謝毓元在上海逝世,享年97歲。
3月31日,工程院院士、經濟學家及管理學家李京文在北京逝世,享年89歲。
4月28日,中科院院士、工程院院士、工程熱物理學家與空間技術專家閔桂榮在北京逝世,享年88歲。
5月6日,工程院院士、溼地生態學家劉興土在長春逝世,享年85歲。
5月14日,中科院院士、數學家王元在北京逝世,享年91歲。
5月22日,工程院院士、“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在長沙逝世,享年91歲。同一天,中科院院士、“中國肝膽外科之父”吳孟超去世,享年99歲。
5月26日,工程院院士、著名的礦物加工專家、教育家陳清如在徐州逝世,享年95歲。
6月16日,工程院院士、著名地基基礎工程專家黃熙齡在北京逝世,享年94歲。
6月27日,工程院院士、我國遙感技術的主要倡導者之一和微波遙感技術的主要開創者姜景山在北京逝世,享年85歲。
6月29日,中科院院士、地下水動力學家、水文地質教育學家薛禹群在上海逝世,享年90歲。
8月17日,中科院院士、著名化學家、中科院上海矽酸鹽研究所研究員郭景坤在上海逝世,享年87歲。
8月25日,中科院院士、工程院院士、中科院力學研究所研究員鄭哲敏在北京逝世,享年97歲。
8月31日,中科院院士、大地測量與地球物理學家許厚澤在武漢逝世,享年87歲。
9月22日,中科院院士、著名微波電子學家、光纖專家黃宏嘉在上海逝世,享年97歲。
10月1日,中科院院士,著名空氣動力學家,原總裝備部第二十九試驗訓練基地副總工程師張涵信在北京逝世,享年85歲。
10月4日,工程院院士、著名化學家、農藥學家李正名在天津逝世,享年90歲。
10月5日,工程院院士、著名建築工程與土木工程施工技術專家葉可明在上海逝世,享年84歲。
10月7日,中科院院士、著名土壤微生物及細菌分類學家陳文新在北京逝世,享年95歲。
一路走好!
編輯: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