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思訓(653~718),唐代書畫家。字建現,一作建景。出身唐宗室。唐高祖從弟長平王李叔良孫,李孝斌子。隴西成紀(今甘肅天水市)人。唐高宗時江都令, 因武則天朝殺戮唐宗室而棄官隱居,至唐中宗神龍初年又出任宗正卿,歷官益州長史,唐玄宗開元初年,官至左武衛大將軍,任左羽林大將,晉封彭國公。因玄宗官至右武衛大將軍,卒後追贈秦州都督,畫史上稱他為“大李將軍”。擅畫青綠山水,受展子虔影響,筆力道勁,色彩濃重。
《江帆樓閣圖》展現的是遊春的情景,畫家以細筆勾出輕漾的水紋及遠處飄蕩的小舟,舟行漸遠漸小,凸顯了江天的壯闊浩渺。江岸的山峰聳峙峻秀,山上的樹木蓊鬱蒼翠,層疊錯落。密樹掩映的曲折山嶺間有碧殿臺閣,水榭赤欄修築於松竹小徑,其間有遊人穿行於桃紅叢綠之中。坡岸之上,兩人正臨水駐足,賞春抒懷,另見四人沿山上小路而來,主人騎馬,三個僕人或引領,或挑擔,或提物,前後簇擁而行。此圖使人遠離塵世,傾情自然,縱目千里,給人以清新而“超然物外”之感。
《江帆樓閣圖》構圖章法嚴謹,以山之一角襯浩瀚江波,以樹之青翠欲滴,烘托沁人心脾的清涼,運用散點透視法,聚萬千景象於一紙之上。具體創作中,畫家採用先勾線再填色的方法。用粗細、轉折略帶方筆的墨線勾勒山石輪廓,曲折多變地表現丘壑的變化,近粗遠細,熟練地表現出前後遠近的空間透視。畫樹木的方法比以前更為細緻,線條有勾斫變化,枝葉用雙勾線描,松樹則更具特色。
作者融匯了山水丘壑和人物動態,闡明唐代山水畫已著意於生活與自然之交織、輝映,一派明媚春光景象。畫中山石用墨線勾勒輪廓,石綠渲染。畫樹、松已用交取勢,整體勢態蔥鬱,富有裝飾味,和有勾無皴的山石,起伏均勻的水紋,精麗工緻的屋宇,圖案形狀的夾葉,十分相稱,而且還可以看出其中吸取域外繪畫的痕跡。此畫是我國山水畫步入成熟期的代表作品,也是為數極少地被完整儲存下來的唐代卷軸之一,代表了唐代工筆山水畫的大體面貌。
李思訓的金碧山水源於隋代展子虔,繼承發展了六朝以來以色彩為主要的表現形式。朱景玄說他“國朝山水第一,列神品”。明代董其昌推之為“北宗”之祖。唐代張彥遠說:“山水之變始於吳(道子),成於二李”。李思訓之畫風為後代金碧青綠山水者所取;子李昭道亦擅山水,創畫海圖。人稱他們父子為“大、小李將軍”。
此前,展子虔畫松沒有松針,只用綠色點染,畫法較為古樸。李思訓先用石綠點染,再用石青添上兩筆交叉的線,代表松針,這與北宋李成描繪的“攢針”式松針雖有差距,卻是繪畫發展承上啟下的見證。在設色上,仍以青綠為主,有時為了突出重點,畫家在墨線轉折處勾以金粉提示,所謂“青綠為質,金碧為紋”,“陽面塗金,陰而加藍”的色彩運用,很好地表現出山石的陰陽向背及質感,因而使畫面產生了金碧輝煌的裝飾效果。從《江帆樓閣圖》中可以看出,李思訓的山水畫顯現出山水畫從小青綠到大青綠的發展過程,其創作技法較前代已臻於成熟。
李思訓畫風精麗嚴整, 以金碧青綠的濃重顏色作山水,細入毫髮,獨樹一幟。在用筆方面,能曲折多變地勾畫出丘壑的變化。法度謹嚴、意境高超、筆力剛勁、色彩繁富,顯現出中國山水畫的發展與成熟的過程。其作品均散佚。《宣和畫譜》記載尚有《山居四皓圖》《春山圖》《海天落照圖》《江山漁樂圖》《群峰茂林圖》等十七幅,現在僅見《江帆樓閣圖》和《九成官紈扇圖》。
傳這件作品並非李思訓真跡,而是宋代摹本。但從題材內容、表現技法方面看,都屬於李思訓流派。至於是否為真跡,尚無定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