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訊息:修復完整的恐龍依然是一副骨架。如果能再給它加上肌肉和面板,配上當年的植物和山水,相信我們的這具恐龍一定會更容易被大家記住,這就離不開實驗室裡一群最浪漫的人。今天的探秘恐龍實驗室,就帶您看看科學繪畫師是如何為我們還原這些消失的朋友的。
記者:一本科普書、一本恐龍畫冊,很可能是很多人最開始認識恐龍的地方,但是你有沒有想過像這樣的一副副恐龍的骨架,最終是怎麼樣在你的眼前呈現出像這樣生動活潑而又有趣的科學漫畫,或者是這樣的畫像的呢?這就是今天我們要帶您一起去尋找答案的問題。
給恐龍畫像,尊重科學是關鍵。提筆前,畫師要和研究人員充分溝通,熟悉這隻恐龍的特點,還要把化石或者化石模型拍照,匯入電腦中作為畫稿的基礎。
有了準確的骨骼比例,如何還原恐龍的血肉?這就要靠畫師多年的人體素描功底了。因為這一步需要參考人體肌肉和骨骼的關係來複原恐龍的肌肉走勢。
當然,在科學繪畫中,畫師並不總是這樣被束縛手腳。等到給恐龍上色的時候,畫師就可以大膽一些。既然科學還無法為恐龍確定膚色,為什麼不交給藝術呢?
為了讓自己的想象在合理範圍內,畫師還是要大量參考現生的爬行動物,比如蜥蜴、鱷魚,它們的面板質感、紋理、動作等等。讓放飛的想象力始終有一根科學的線來牽引。
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科學藝術畫師 任名卉:我覺得是一個橋樑、一個連線,在這個科學繪畫領域的話,其實咱們要做到的就是能把這塊變得大眾化,就是讓所有人去讀懂,去了解它,而不是說這個東西只有研究員能看得懂。
來源: 央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