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的事情,只有專業的人才能明白,為何會如此。大家都知道,我國的學術領域在近兩年已經有了很大的動向,其中對於學位、職稱以及工作崗位的評定,將會降低相關論文在其中所起到的比重。
不過,此前透過嫦娥五號從幾十萬公里之外的月球上帶回來的土壤,在分為了那麼多份之後,給予到了各型別的研究所和大學裡,供專業學者、專家教授們研究。可是最新的報道顯示,有關月壤的第一份學術論文,被髮表在了世界頂尖的《自然》雜誌上。
根據媒體的報道,此次論文的通訊作者分別是北京離子探針中心的劉蹲一研究員,以及來自澳大利亞的一位名叫亞歷山大(Alexander Nemchin)的教授。
不過真正寫出論文來的,是我國的車小曉超博士,是這篇《自然》雜誌論文的第一作者。根據作者及所屬團隊的研究,得出了月球在19.6億年前依舊存在岩漿活動的結論。
論文依舊發表在外文雜誌上,引爭議
因為嫦娥五號完全是我國自主研發、發射以及回收運營的空間探測專案,所帶回來的月球表面土壤,自然也是滿滿的我國符號和印記。
現如今耗費了極大的精力將“比黃金還珍貴的樣本”帶了回來,可是科研的結果依舊是像之前一樣發表在外文期刊上,這讓因為關注嫦娥五號的普通民眾們,普遍地表示不理解。
可實際上,這種爭議聲越來越大是好事,不過也應當意識到,目前從學術期刊的權威性來說,我國的學術期刊與霸佔了世界頂尖的《自然》、《科學》相比,依舊是存在著巨大的差距。
當然,差距只是雜誌本身的影響,而從技術上來說,我國的科學技術在從高考恢復的那份開始,透過交流和學習,已經得到了極高的提升,與美國等西方科技強國的差距,也真的是越來越小。而且這種追趕的速度和趨勢,也是不可逆轉的。相信真的到追趕上甚至是超越近百年以來的科技強國,也並不是十分遙遠的事情了。
但是!我國雖然也主辦了《科技期刊》等在內的相關專業學術雜誌,不過很多相關科研領域的人表示連入口都難以找到。雖然已經決定要獨立自主,但是環境改善和相關配套的時間週期,必定還是需要的。
而且在學術界,尤其是我國的月壤已經分給了包括航天局、中科院以及各大高校在內的眾多科研機構和實驗室,對於掌握同等資源的研究所們來說,實際上也是存在著競爭的。誰先有了發現、誰把成果釋出出來,那麼這篇論文所帶來的學術含金量就會更大。
由於學術論文存在著禁止一稿多投的情況,眼下將相關的發現放在世界權威的雜誌中,既是權宜之計也是無奈之舉。畢竟對於很多院所和高校來說,一篇高質量的SCI論文,對於順利畢業、評定職稱等,依舊起著十分關鍵的作用。
結語
無論是科研環境還是整體學術體系,建立起屬於我們自己的發展之路,已經被提上了議程。不過即便部分已經改善或者付諸行動,依舊是需要些許時日,因此對於我們普通人來說,也不要太過於著急。
不過值得指出的是,想要快速地扭轉國外期刊掌握話語權的現狀,對於一些那些在領域內擁有權威地位視論文為一切、將國外當成權威的思路,還是需要趕快的轉變和提升。有了這樣的思想認識,那麼才會集中精力,開拓屬於我們的學術期刊雜誌,建立起真正屬於中華民族的學術發展體系!
否則的話,很可能依舊會出現剛剛頒發不久的諾貝爾文學獎中,給了一個坦尚尼亞籍、卻是在英國大學教英語專業的作家,這種看起來像是具有了包容性和寬闊的視野、可本質上只是給了一個外表看起來不同的西方人而已。因為,人家掌握著話語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