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閱讀史源歷史專欄第2565期。戰爭題材電影《長津湖》正在熱映,不光票房遙遙領先,口碑方面也是廣受好評。很多網友稱讚:這是繼八、九十年代的國產電影《大決戰》之後,八一廠的又一戰爭力作,在新世紀的拍攝手法和觀眾審美視角之下,帶來的戰爭片精品,堪稱國產戰爭電影的新“天花板”。
應該說這種評價並不過分,筆者也十分讚賞這部影片,為中國戰爭電影能夠出品這樣的佳作感到高興。不過從軍事歷史的角度來看,這樣一部好作品,多多少少也有幾處小瑕疵,在這裡簡單指出該片3個不盡人意的地方。
第一點就是戰爭場面和演員人數的問題。由於防疫需要、包括拍攝成本巨大的因素,要找到幾千、上萬人的群演,甚至現役軍人出演,對於劇組而言難度非常大。但是志願軍第九兵團在真實歷史上轄20軍、26軍和27軍三個滿編軍,外加兵團部及後勤人員共約15萬人。既然影片中多次出現宋時輪司令員以及他鼓勵部隊、指揮作戰的場景,那麼對於這個兵團的建制應該有一些鏡頭的宏觀展現。
15萬大軍的場面是非常雄壯的,影片當然不可能找這麼多的群演,關於這一點完全可以理解。但是目前的電影科技之下,透過特效來提高一些片段的視覺觀感,“增加”人員數量是不難辦到的,這在近期的其他影片中有過先例。長鏡湖電影當中近景使用得較多,因為涉及到大兵團集結、作戰的描繪,人員數量不夠多,所以遠景切得較少。
從實際觀察來看,該劇組動用的群演人數,同一時間出場的場面在小一千人左右,可能已經到了劇組人力的極限。對於戰爭背景和兵團規模來說,還是顯得非常有限,而這一點其實是有辦法解決的,這是該電影的一個小瑕疵。不過鑑於影片主線是圍繞第7穿插連這一個基層作戰單位,所以這一瑕疵對多數劇情沒有重大影響。
第二點是個別情節的真實性問題。比如第七穿插連與美軍交戰時,透過英勇作戰繳獲了一輛美軍坦克,這在真實歷史上確實是有可能出現的。包括戰士們掀開坦克蓋子,直接扔入手榴彈殺敵,這樣的畫面在志願軍早期作戰時也有過先例:第50軍就透過這樣的打法,擊毀了英軍皇家重坦克營數十輛坦克。後期敵人加以注意,志願軍的這種打法很難再奏效了。
不過奇怪的是,七連官兵在影片中竟然能夠熟練進入剛繳獲的坦克並發動機器,尤其是操縱坦克炮與美軍進行炮戰並獲得勝利,而不需要任何提前學習和預熱,這個場面恐怕是有些太誇張了。在解放戰爭期間我軍繳獲過國民黨軍的美式坦克,不過國軍坦克體型較小、火力弱,跟美軍的M26潘興主戰坦克、也就是抗美援朝戰場上的重型坦克相比,是小巫見大巫。對於坦克接觸較少的非裝甲兵,要直接上手這樣的“大傢伙”,實在是太難了。
建國前後我國陸軍武器簡陋,就第七穿插連這樣的基層步兵連隊而言,入朝前根本不可能配備坦克,甚至連近距離接觸的機會都很少。連隊中的幾個戰士能夠在激烈的交戰中,無縫銜接使用剛繳獲的潘興重型坦克和美軍開戰,這個情節有些過於寫意了。雖是電影拍攝的需要,但是跟真實歷史場景有較大的差異,在這裡還是有必要指出來。
包括第七穿插連在影片中段執行護送任務時,與美軍發生近戰格鬥,也並非正規戰爭當中的短兵相接。影片中的畫面雖然慘烈,但是卻有特種兵作戰技巧以及香港武打片的感覺。從這裡不難看出導演林超賢的一貫拍攝風格,場面雖然確實很精彩,但與真實歷史上的作戰又有比較大的差別。我軍擅長近戰、夜戰,在雙方持械的情況下,近戰根本不會纏鬥這麼久,也不會有如此多的動作戲。只有在雙方沒有致命武器,也沒有多少外界干擾情況下的單打獨鬥,才會僵持這麼久。這是一點小瑕疵。
最後一點,則是不少觀眾所反映的“頭重腳輕”的問題。電影長達近三個小時,前半段非常精彩,也有指戰員不計個人生死、壯烈犧牲的感人情節,十分催淚。不過電影的後半段突出武戲,對於感情的渲染很少,使得結尾顯得比較倉促,對於幾個主要人物也缺少必要的描繪,有種“忽然就結束了”的感覺,意猶未盡。
雖然我們知道這部電影還有下半部《水門橋》,片中的幾個主要人物,大部分都要在下半部當中陣亡,但畢竟這兩部電影要相隔幾個月的上映時間,作為上半部的結尾,還是應該有一個相對獨立完整的小結局,以減少觀眾的頭重腳輕之感,避免使劇情顯得突兀。不管怎樣,上述3點都只是劇中的一些小瑕疵,《長津湖》仍然是近些年來國產戰爭電影當中的精品,值得讚揚。衷心希望主創人員能有更多好的作品展示給國人,期待下半部《水門橋》。
“史源歷史專欄”由中國近現代史作家運營,專注於黨史、軍史、戰史研究,以專業視角為您還原歷史全貌,帶來精彩歷史細節。歡迎關注@史源歷史專欄以獲得更多精彩文史內容。作者期待您寶貴的意見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