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長津湖》
點燃了2021年的秋天
其中“七連將士登上火車
奔赴朝鮮戰場”一幕
拍攝於
浙江湖州長興
煤山鎮煤山站
《長津湖》劇照
煤山站
電影中火車的汽笛聲
勾起抗美援朝戰爭中
鐵道兵團的那段歷史
鐵道兵團率所屬3個師2個團
於1950年11月6日起陸續入朝
執行鐵路運輸保障任務
廣大上鐵人響應抗美援朝、保家衛國號召
先後有4000多人英勇奔赴朝鮮戰場
其中2023人立功受獎、54位同志犧牲
他們以血肉之軀
鑄成打不爛、炸不斷的鋼鐵運輸線
他們以頑強意志
譜寫了一曲曲英雄讚歌
抗美援朝志願軍司令員彭德懷高度評價鐵道兵:“朝鮮戰爭打勝仗,一半功勞歸前方浴血奮戰的同志,另一半功勞歸負責維護交通、保證供給的同志,他們也是在冒著敵人的狂轟濫炸,天天在拼搏。”
聶榮臻元帥評價鐵道兵:“我們的鐵道兵部隊在抗美援朝戰爭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自從他們來了以後,朝鮮的鐵路橋樑就成了‘炸不斷的橋樑’,他們的口號是‘敵隨炸、我隨修、路隨通’。在保障鐵路的鬥爭中,湧現出像楊連第這樣的國際主義精神史上的不朽豐碑,是堅強意志、革命勇氣的傳奇。”
美國第8集團軍軍長範弗裡特在漢城記者招待會上說:“……中國共產黨仍以令人難以置信的頑強毅力,把物資送到前線,創造了驚人的奇蹟。”“坦率地講,我們認為他們是世界上最堅強的建築鐵路的人。”
“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
71年前
中國人民志願軍
高舉正義旗幟,遠赴朝鮮戰場
與朝鮮軍民一道捨生忘死、浴血奮戰
在中國人民志願軍入朝作戰的10余天內
中國鐵路上海局集團有限公司(原上海鐵路局)
有1000餘名職工報名支援前線
踴躍報名入朝參戰職工的志願書、決心書
僅1951年
赴朝支前達1838人
後續去了幾十批
直接參與戰地支援者4000多人
預備隊6640人
其中587人加入志願軍鐵道運輸隊和搶修部隊
還有3萬餘名職工隨時待命
在極其艱苦的條件下
為保障鐵路大動脈的暢通
作出了重要貢獻
“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週年”紀念章
2020年
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週年
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向
參加抗美援朝出國作戰的、健在的
志願軍老戰士老同志等頒發
“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週年”
紀念章
中國鐵路上海局集團有限公司共有744人
榮獲紀念章
革命前輩猶如夜空中的星、航海中的燈
照亮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輝前程
讓我們循著鐵道英雄的足跡
重溫那個年代的血與火
感受艱苦奮鬥、不怕犧牲的偉大精神
那是一個激情澎湃的年代,那是一群捨生忘死的英雄,他們中有機車乘務員、裝置搶修工人、醫務給水人員、防疫工作者、公安處公安幹警……他們來自長三角鐵路不同地區、不同崗位,卻奔赴同一個目標:“抗美援朝”,為著同一個目的:“保家衛國”。
他們的身影,穿過硝煙戰火和七十多年的時光,依然清晰如剪影;他們的故事,在和平年代,依然感天動地、蕩氣迴腸。
國家有召,我輩必應
“祖國需要我們的時候,我們願意到戰鬥的最前線去,與朝鮮人民並肩作戰。”1950年11月6日,原上海鐵路局幹校全體學員上書毛澤東主席。
5天后,職工萬長清、陳坤南等第一批22人,被批准北上援朝。當晚6點半,在上海站舉行了盛大歡送儀式,1000餘人為他們送行。
在炮火掩護下運輸物資
時任原上海東站車站排程員的餘光焰,如今已年近耄耋,但談到入朝支前時的情景,精神振奮恰似當年:“我們在熱烈的歡送聲中告別了上海,一路北上,經瀋陽中轉直奔祖國邊境輯安車站。傍晚,在一片寂靜的氣氛中登上由五輛敞車組成、前後掛有機車的列車過鴨綠江橋,進入朝鮮。”
1951年,長三角鐵路自願報名入朝參戰的職工3萬餘人,併成立抗美援朝預備隊。先後有4000多名熱血職工奔赴朝鮮戰場。
陷陣之志,捨生忘死
支前司機代表表決心
跨過鴨綠江後,炮聲、爆炸聲不時響起,電務系統的職工經常要冒著盤旋敵機和刺骨寒風,去搶修炸斷的通訊線路、電杆,保證戰地通訊的暢通。
而負責開火車的機務系統職工,則是直接衝進戰火,在槍林彈雨間勇往直前。去年採訪原杭州機務段司機楊守信,談起七十多年前的支前故事時,他的目光依然如炬火:“美軍針對我後方交通實施‘絞殺戰’,空投毒氣彈。在一次空襲中,我中毒了,雖然搶救過來了,但餘毒未清,30多歲就開始掉牙齒,40來歲時牙齒已全部脫落。但我們沒怕過,越戰越勇。”
支前司機出發前集體宣誓
“把火車開到抗美援朝的最前方去”,這不僅是口號,更是支前司乘人員的實際行動。望著鮮紅封面的“集體立功紀念證”,宋泰春回憶起赴朝後首次出征的情景:“軍列拉著坦克、大炮,剛過鴨綠江就遭到襲擊,機車被擊中,自己被埋在彈坑中,被救出後才知道兩名同志已經犧牲。”
宋泰春供圖
哥哥犧牲在抗日戰場,弟弟王禹毅然奔赴抗美援朝前線,以英勇無畏的表現獲得由朝鮮最高領導人頒發的軍功章;在敵機圍追下,多次冒險搶救運輸物資車輛的一等功獲得者陳德建;三次鑽入冰窟救出朝鮮兒童,自己卻長眠凍土的一等功臣史元厚;駕駛機車,遭遇兩百餘架敵機追擊轟炸後,壯烈犧牲的祝錦榮;在刺骨冰河中搶修橋樑,後因頭部受傷醫治無效而捐軀的陳志林;告別分娩才七天的妻子赴朝,在敵軍轟炸中英勇就義的董志……
當年全域性在前方立功者達2023人,其中54位支前英烈,一頁頁翻開他們的簡介,你會明白,為何一個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沒有英雄,為何一個有前途的國家不能沒有先鋒。
團結一致,眾志成城
抗美援朝立功喜報
當“打著綁腿的職工”在抗美援朝前線與強敵作戰時,更多的後方職工則是扛起“多生產運輸一份東西,多增加一份力量”的旗幟,掀起一波又一波慷慨解囊、加緊生產的熱潮,力所能及地、用自己的方式慰問前線浴血奮戰的英雄。
常州站發起每人寫一封慰問信活動;南京鐵路醫院職工,兩天裡做了71只慰勞袋,袋裡裝滿牙刷、牙粉、毛巾、肥皂等物品;上海電務段職工,業餘修表300只,所得款項自願捐出;當時隸屬上海鐵路局的戚墅堰機廠職工,加班加點完成兩輛報廢車輛的修復,所產生收入全部捐獻。據統計,當時全域性職工和職工家屬共計捐款28億多元(舊幣)。
上海機務段抗美援朝生產競賽黑板報
更多職工投入到愛國主義競賽中,“超額完成任務”的高漲熱情在長三角鐵路上下湧動。自1950年11月起,開展愛國競賽運動,大興厲行節約、提高效率之風。當前線烈士犧牲的訊息傳來,職工們悲痛之餘,在各自崗位上以實際行動告慰英烈。
原常州機務段職工表示要練好操縱本領、杜絕責任事故;南京站原貨運室提出爭取加倍完成運輸任務;上海機務段原1354機班,向奮戰在前線的751包乘組寫信,保證安全優質完成超牽引300噸任務;南京站一名職工給前線寫慰問信,並附寄一份《上海鐵道》,向勇士們報告生產成績。
上鐵職工舉行遊行活動,慶祝朝鮮平壤解放
71年過去了,戰爭的硝煙早已散盡,但抗美援朝精神卻歷久彌新,老一輩上鐵人在抗美援朝戰爭中展現出的英勇頑強、捨生忘死和為完成祖國和人民賦予的使命而慷慨奉獻自己一切的革命忠誠,在歷史的深處激起洪鐘大呂般的回聲,穿過厚重的歲月,震盪在一代代上鐵人的耳邊,激勵著我們不懈奮鬥、迎難而上,在“交通強國、鐵路先行”、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的道路上勇往直前、再創輝煌,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盡涓埃之力!
每思祖國金湯固
常憶英雄鐵甲寒
所有為國而戰、殞身不恤的英雄
都將永垂不朽
而硝煙散盡後
願我們在盛世重逢
乘風長空萬里
看山河壯麗、國泰民安
來源:《神聖使命——上海鐵路工人抗美援朝專輯》《上海市地方誌》 《上海鐵道》報 文案: 蔣雨鷗
編輯:蔣雨鷗 稽核:陶彬彬 監製:張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