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代,幾乎全國人民都知道一個來自藏族的小夥——洛桑,
他憑藉著超強的模仿能力和口技功夫驚豔眾人。
然而,在洛桑大紅大紫的時候,生命卻永遠定格在了27歲,
而洛桑曾經的一張欠條被郭德綱儲存至今,
郭德綱和洛桑之間到底有著怎樣的故事呢?
1968年,洛桑出生在四川省康定市。
他的爸爸是藏族,而媽媽是漢族的。
爸爸媽媽說他從小喜歡模仿各種自然界的聲音,
而且模仿的神似,讓人真假難辨
小鳥的叫聲,或是汽車馳騁的聲音,
他不用藉助任何樂器,憑藉著他一張嘴,便可以模仿世間萬物。
那時的他才不到十歲。
天資聰穎的洛桑打小就顯露出了自己藝術表演的才華。
洛桑的父母也不同於其他唯成績論的家長,
他們很有自己的教育方式,很鼓勵洛桑做自己喜歡的事。
13歲的洛桑順利考進中央民族學院,順理成章地成為了一名舞蹈學員。
雖然洛桑是學舞蹈出身,但是他的體型卻越來越胖,
這樣的形象顯然難以與一名專業舞蹈演員的身份聯絡在一起,
他也意識到了自己身上的問題,這使他的舞蹈生涯一度陷入困境,
此時他也有著想要將父母從偏遠的老家接過來,
在北京買一套房,和他的父母一起在北京安定下來的心願。
可偏偏就在這時他遇到了困境。
1986年7月,18歲的洛桑畢業後進入了文工團。
進了文工團的洛桑並沒有感覺到自己離夢想越來越近,
相反是越來越遠,他仍然是無名小卒,
總是躲在別人的身後又或者某個牆角里,有時又是演員背後的伴舞
洛桑開始失去鬥志,正當洛桑想要放棄的時候,他遇到了同樣情況的夥伴郭德綱。
與其說郭德綱和洛桑的相遇是巧合,不如說是兩個四處碰壁的人早已註定相依為命。
郭德綱是1988年第一次去北京的時候考進了文工團。
當時的相聲演員正火熱,好多人都爭先恐後地想要去當相聲演員,
而當時也是不斷地冒出來新的相聲團體。
只有15歲的郭德綱很難在舞臺前獲得表現的機會,
除開必要的學習之外,他每天做得最多的工作其實是打掃衛生,給大家打水這些雜務,
而團裡還有一個人的工作和遭遇與他極其相似,那個人就是洛桑,
他負責演出時的道具,需要演出時他就往臺上搬,演完了,他就搬回原處,
日復一日,他也總是幹著同樣的雜活。
如此相似的他們漸漸熟絡後就成了彼此之間最好的朋友。
而洛桑也把自己這一身口技功夫,教給了郭德綱。
既然單位裡不給表演的機會,那麼他們去街上演出,
給路過的路人們表演,逗得他們哈哈大笑。
洛桑很愛喝酒,他每個月大把的工資都花在這個上面了,
無論日子過得有多麼的緊張,他都捨不得把這口酒癮給戒了。
據郭德綱的回憶,
在最艱難的那段日子裡,他們沒有飯吃,而洛桑就光喝酒,膩了就喝口水。
有一次,洛桑招呼郭德綱去買酒喝,沒錢了,向朋友借錢也要喝酒。
和洛桑相依為命的郭德綱,當然一點也不介意這個好朋友向自己借錢。
於是八塊錢的欠條就是這個時候留在了郭德綱手裡。
郭德綱當時還帶著洛桑回他的老家天津玩,
郭德綱在洛桑臨走時拿出他僅有的一點錢送洛桑上了車。
由此可見他們是很好的朋友了。
誰知道這一分別,竟是他倆見的最後一面,之後兩個人就再也沒有交集了。
1993年,洛桑遇到了他的貴人尹博林。
雖然當時同團的尹博林處境也不太好,但不至於吃不上飯,
曾經學過相聲的尹博林很快便注意到洛桑,
他注意到這個古靈精怪,能讓人笑個不停的小夥子,
他認為,一旦洛桑身上的模仿能力和說學逗唱的本領被開發,就一定可以成功的。
於是他找到洛桑提議兩人一起搭檔說相聲。
這也讓尹博林從舞蹈轉向了相聲,之後洛桑跟著師傅尹博林就學起了相聲。
就這樣洛桑和尹博林開始了他們的相聲表演。
尹博林在這之前就有過表演經驗,然後又借鑑了其他老師在舞臺上的表演形式,
為洛桑獨身打造出“學藝”這個人設,
就這樣,他們開始了搭檔表演,不久也小有名氣了。
1993年,兩人被推薦到了當時中央電視臺的王牌節目——《曲苑雜壇》,
在這個欄目中“洛桑學藝”這個系列的表演節目當時十分的火,
他們倆也因此成名,成為了不可多得的著名笑星,
當時他倆被譽為1994年最紅的笑星之一,這可算得上是很高的榮譽了。
漸漸地他們有了名氣,成為了深受廣大觀眾喜愛的笑星之一。
而郭德綱此時依舊默默無聞,他和洛桑也拉開了差距。
1994年,郭德綱再次來到北京打拼,
但是不到半個月,他發現自己仍然沒有出路,又迴天津去了。
回到天津後的發展也並不順利,
這次回家,他打算在天津搞一個劇場,
然而因為經營不善,不但沒賺到錢,還欠了一屁股債。
這讓郭德綱很受挫,他又再次準備回到北京,
這個時候,他連出門的路費都沒有。
他拿著東拼西湊的4000塊錢,
在1995年的秋天,再次踏上了去北京的路途。
最早的時候,郭德綱給人寫劇本賺錢,結果騙子騙了,
後來又去一個小戲團唱戲,唱了兩個月,按理來說有兩千塊錢,
但是老闆一分錢也沒有給他,
能忍的他也沒有去找老闆的麻煩,就這樣自己扛下來了。
沒錢的他還是得吃飯呀,
於是他想出一個辦法,醬和掛麵煮成糨糊,用大蔥蘸著吃,
能吃苦的他就這樣吃了好一陣兒。
不久後他開始去蒲黃榆村唱戲掙錢。
每天唱戲結束後,如果沒有班車的時候,他就自己走回家,
路過沿途的菜市場,就買兩個包子,吃完繼續走。
每當他路過西侯門前那座大橋的時候,他總是忍不住流淚,
生活中的心酸和委屈只有他自己知道,也無人講訴。
不氣餒的他不停地在心中給自己打氣,
他告訴自己今天他走過的路,永遠都是他的資本,他一定要成功,
瓦片都有翻身的時候,何況他郭德綱呢!
這個時候他的小夥伴洛桑,
已經開始重新撿起那個被自己擱置已久的夢,
擁有了一套屬於自己的房子和自己的車子,也把他的爸媽接到了北京。
1995年10月2日,
洛桑接到了他的父母,終於在北京相聚。
洛桑讓父母在一家酒店等他,
但由於前陣子洛桑和博林剛剛參加完活動返回北京,
在拉薩洛桑生病入院,
他覺得演出因為自己受到了影響,這讓他的心情不太好。
再加上他身體還沒有恢復過來,使得他那一晚的狀態非常不好
但父母的到來讓洛桑十分的激動,
於是他喝了很多的酒,父母叮囑他要愛惜身體,洛桑答應著。
由於不能陪伴在父母身邊,他就給了他父母3000塊錢,讓他們喜歡什麼就買什麼,
同時也告訴他們他還要趕場參加下一個酒局
10月3日凌晨,
由於工作疲憊又喝了很多酒的洛桑在駕車回住處的路上由於車速過快,
洛桑的車撞進了貨車,他的命也因此搭了進去,
年齡也就永遠停在了27歲。
1996年,郭德綱迎來了他的轉機。
有一天他在路邊的茶館裡看到有一幫小孩在說相聲,
他對此十分感興趣,就進去坐著聽了好一會兒,
不久後結識了王玥波,之後他們兩個人就合作說相聲。
一次在他們說相聲的時候,被茶館的經理邀請他倆去茶館講相聲,
這樣一說就說了兩年,這兩年裡也積累了很多的觀眾。
生意好的時候,他能一天賣出去上百張票。
這讓郭德綱堅定了要在相聲行業發展。
1998年,郭德綱創辦了德雲社。他的夢想終於實現,
就這樣郭德綱的事業開始蒸蒸日上,
在相聲界積累了一定的名望之後也帶出了許多的徒弟。
但他也仍然沒有忘記當年和他同甘共苦的夥伴——洛桑。
當年的八塊錢欠條,他至今還留著。
以此紀念他們的友情。
後來有人說郭德綱因為洛桑的醉駕去世所以也把酒戒了,
是不是這個原因不好說,
但郭德綱之後除了不怎麼喝酒外,
連車也不學,也不開,倒是真的。
而對洛桑懷著深厚感情的,
還有洛桑的師傅尹博林,
洛桑去世後,
十分悲痛的他10年內再沒收過徒弟,
儘管後來有了徒弟,
也再也找不出第二個像洛桑一樣優秀的徒弟了。
失去如此優秀的搭檔後,
尹博林後來也沒有出像當年一樣優秀的作品了。
當年洛桑的離世對相聲界無疑是一巨大的損失。
對他的父母來說更是一份無法彌補的傷痛。
如果洛桑現在還活著,
相信他一定過上了他曾經夢想中的日子。
如今的洛桑已經去世26年,粉絲們也從來不曾忘記他。
斯人已逝,洛桑為觀眾留下的歡聲笑語,將永遠定格。
也希望洛桑在另一個世界安好。
對此你有什麼看法,歡迎下方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