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伏邪的致病特點及發展變化規律,本文總結任繼學從伏邪論治出血性中風的學術觀點、用藥特點。內傷伏邪之伏熱(火)、伏痰、伏瘀在出血性中風的發生、發展過程中,均佔有重要地位,痰、熱、瘀三種伏藏邪氣隱匿於腦髓,遇其他誘因導致出血性中風的發生或反覆發作。任繼學認為在出血性中風的治療上,不僅重視給伏熱(火)、伏痰以出路,而且重視伏瘀的祛除,針對祛除腦髓伏瘀的方藥,提出以破血化瘀、瀉熱醒神、化痰開竅為法,以三化湯或抵當湯為基礎方加減治療。
腦出血屬中醫學出血性中風範疇,該病容易復發的臨床特點與伏邪致病的特點相似。任繼學認為,伏熱(火)、伏痰、伏瘀在出血性中風的發病中佔有重要地位,現將任繼學從伏邪論治出血性中風的經驗介紹如下。
“伏”者,匿藏之意,伏邪即為匿藏之邪。關於伏邪的記載最早見於《素問·生氣通天論》。《素問·生氣通天論》曰:“冬傷於寒,春必病溫。”即是對邪氣潛伏而後發病的論述。雖然其中未明確提及“伏邪”之名,但其所論述的內容是伏邪表現,為後世伏邪學說的形成與發展奠定了理論基礎。《五十二病方》認為,嬰兒索痙源於生產之時,為外在環境的溼氣所中而導致。《五十二病方》曰:“索痙者,如產時居溼地久……筋攣難以信(伸)。”這是首次對伏邪致病的過程及證候的描述。明代吳有性《瘟疫論》雲:“凡邪所客,有行邪,有伏邪……”此為伏邪名稱的首次提出。
關於伏邪所藏匿的部位,各家說法不一,有潛伏肌骨、足少陰腎、膜原、少陰血分之別。關於伏邪致病特點,楊霖等總結為六大特性:即虛處受邪,伏邪傷正;伏邪日久化熱;易致痰濁、血瘀;挾溼化飲;其性善行、易於流散;傷陽耗陰、噬氣血,致體枯極。關於伏邪疾病的治療,冮順奎等指出應“專藥嚮導,直搗募原”。
出血性中風的病機
出血性中風的發病與伏邪是密不可分的,特別是伏熱(火)、伏痰、伏瘀在整個發病過程中佔據著主導地位。任老師指出,出血性中風的病因有二,一是情志失調,氣血逆亂於腦則瘀熱叢生;二是飲食不節,過食膏粱肥膩之品,致使腠理致密,氣之出入失去平衡,陽氣內鬱化熱化火,血得熱而壅滯為瘀;飲酒後,酒入肝膽,其熱凝聚於肝膽,不能徹底外達而致瘀熱。任繼學認為,復發的根本原因是由於首次患病後,雖經治療,但是邪氣未完全清除而伏匿,滯於腦髓,隨後因誘因而再次發病。其中所伏之邪多為伏熱(或伏火)、伏痰、伏瘀,三者留滯於腦髓,致使腦髓脈絡鬱阻,積久絡破血溢,同時因其喪失生散細微動覺之氣的功能,氣血失和,其他臟腑功能平而未復,氣血通而未全,陰陽未至既濟。總之,出血性中風之所以再次復中,乃因伏邪久積或未能徹底清除,待時而發,伺機而作。
任繼學認為出血性中風無論是發病還是復中,伏熱(火)、伏痰、伏瘀在其中均佔有重要地位。出血性中風雖然表現的是血溢於腦脈之外,但究其根本原因則是由於熱(火)、痰、瘀潛伏於腦髓,稽留不去,從而導致了出血性中風的發生及復發,同時也作為病理產物影響著病情輕重及疾病預後。基於以上認識,對於出血性中風的治療,祛除以上三種伏邪勢在必行。任繼學提出,病在急性期,治則以通為主,應用破血化瘀、瀉熱醒神、化痰開竅法治療即是祛除藏匿伏邪的具體體現。
祛除伏邪治療出血性中風
任繼學認為,出血性中風伏邪潛伏部位在腦髓。為何伏邪容易隱匿於腦髓而致出血性中風呢?這是因為五臟精華之血,六腑清陽之氣,皆上奉於腦,溫養諸竅。腦為諸陽之會,五臟六腑之邪氣也易隨其經絡氣血而上至於腦,腦髓中血絡屈曲,邪氣因此而潛藏,表現為氣機鬱滯而化熱化火,水行鬱滯而為痰(飲),血行滯澀而為瘀。由於腦髓外有顱骨所護,內在之伏邪很難透過骨性屏障從肌膚(汗出)而解,邪伏部位不在於肺胃,故亦不能透過口鼻而出,從而導致熱(火)、痰、瘀久伏腦髓脈絡,待時絡破血溢而病作。
邪之出路不外以下五個方面:或從汗(面板)而解,或從大便而排,或從小便而洩,或從口鼻而出,女性多一條從月事而下的途徑。任繼學認為,出血性中風急性期應以通為用,發病3~7天內,伏邪較盛,只有猛峻之藥方能急祛之。對於發病3天內的患者,以劉完素《素問病機氣宜保命集》三化湯(大黃10g,枳實15g,厚朴15g,羌活10g)加生蒲黃15g,桃仁10g,煨皂角5g,水煎口服,取大便利,目的是導熱(火)、痰、瘀邪由大腸便而出,見利停用後以抵當湯接續治療15天,繼續用補陽還五湯減黃芪加生蒲黃等化瘀之品,服用2周。對於煩躁不安、神昏等,同樣注重化瘀、瀉熱、化痰以祛邪的思路。現代實驗研究亦證實,抵當湯及其成分對腦出血大鼠腦組織有保護作用。
典型病例
患者,男,56歲,2005年9月16日診:訴突發劇烈頭痛,右側肢體活動不利18h。患者發病前與人爭吵後出現上述症狀,頭部CT示:右側基底節區出血,出血量約30ml,神志模糊,頭痛,右側肢體活動不利,言語不能,躁動不安,鼻飼飲食,小便失禁,色黃,大便秘結。既往高血壓病史3年,菸酒史20年,血壓220/150mmHg。神經系統陽性體徵:意識模糊,對答不能,右側肢體肌力1級、肌張力減低,右側腱反射減弱。舌質暗紅、有瘀斑、苔黃厚膩,脈弦滑。
診斷:(血瘀痰熱腑實型)出血性中風,中臟腑。
治則:破血化瘀,瀉熱醒神,通腹瀉濁。
方藥:三化湯加減。藥用大黃10g,枳實15g,厚朴15g,羌活10g,生蒲黃15g,桃仁10g,煨皂角5g。1劑,每2小時1劑,水煎鼻飼。3.5小時後,患者大便1次。
更換處方:燙水蛭5g,虻蟲5g,桃仁10g,大黃3g。2劑,水煎每6小時鼻飼1次。醒腦靜注射液20ml,加入0.9%氯化鈉注射液250ml靜脈滴注,每日1次。
9月18日二診:神志漸清,頭痛明顯減輕,右側肢體活動不利,可進行言語交流,躁動明顯減輕,鼻飼飲食,眠可,小便色黃,大便偏幹,每日1行。餘查體同前。舌體瘀斑,苔黃厚而幹,脈弦滑有力。方藥:燙水蛭5g,虻蟲5g,桃仁10g,酒大黃3g,玳瑁3g,豨薟草20g,酒川芎10g,膽南星3g,炒萊菔子20g,瓜蔞30g,黃芩15g。5劑,水煎服,每日3次。繼續配合醒腦靜注射液靜脈滴注。
按:火熱之邪傷人最速,氣鬱化熱(火),氣血逆亂,邪氣積聚導致煉津為痰,或氣機不順而為風,夾痰上犯,或阻滯氣機,血行不暢而為瘀。《素問·至真要大論》曰:“怒則氣上。”本案患者大怒之後,導致氣血上攻,肝火暴亢,夾痰上蒙清竅,故神志模糊、頭痛、躁動不安;氣血逆亂,血瘀凝滯腦脈,故肢體活動不利,言語不能。膀胱失於元神固攝,故小便失禁;小便色黃、大便秘結均為火熱亢盛之象。《素問·五臟別論》曰:“魄門亦為五臟使,水谷不得久藏。”初診之時,痰、熱、瘀邪犯亂於內,魄門失職,故給予破血化瘀、瀉熱醒神、通腹瀉濁之法,投以三化湯加減。三化湯可輕下熱結、除滿消痞,方中生蒲黃、桃仁主以化瘀,兼以通腑;煨皂角開竅祛痰,散結通便。服藥3.5小時後,腑氣見通,但伏邪難以速去,故每6小時鼻飼1次抵當湯,以破血化瘀、瀉熱醒神。
至二診則魄門開闔趨於正常,腑氣以通,但仍見小便色黃、大便偏幹、舌體瘀斑、苔黃厚而乾等痰熱瘀邪膠著之象,故以抵當湯破血化瘀、瀉熱醒神,玳瑁鹹寒,助抵當湯清熱平肝;川芎理氣活血,酒制則助其上行頭面;膽南星、瓜蔞、炒萊菔子合用,起理氣清熱、息風化痰之效;黃芩苦寒,清胃腸溼熱,以助清熱化痰之力;豨薟草苦寒,清利溼熱,通經活絡。諸藥合用,使氣機調達,瘀血得祛,熱邪得散,痰濁無源而收效。■
【內容整理自:《中國中醫藥報》2021年9月20日第五版,作者:長春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 蘭天野、李巧瑩、張冬梅、黃清霞、盧靖、王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