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證明,環境因素可能是癌症發病的主要原因之一,而飲食習慣、營養和膳食組成也是一個重要方面。那麼,該如何在兼顧食物營養需要的前提下減少癌症的發生呢?
01食物結構以低脂肪、高蛋白為宜
食物結構中如果脂肪含量過高,可誘發胃腸道腫瘤、內分泌器官腫瘤、特別是乳腺癌、前列腺癌和結腸癌的發生。有資料表明,西歐、北美、澳洲等高脂肪膳食地區,結腸癌、乳腺癌發病率較高;非洲、亞洲脂肪攝入較少地區,這些癌症發病率較低。而食物結構中蛋白質含量較低,同樣可誘發癌症。據國內外食管癌流行病學研究發現,食管癌高發區一般土地較貧瘠,居民營養欠佳,蛋白質攝入量不足,營養不均衡。因此,日常膳食中應注意低脂肪、高蛋白質食物的攝入,魚、禽、蛋、瘦肉等動物性食物是優質蛋白質的良好來源,其氨基酸組成非常適合人體需要,而且賴氨酸的含量較高,有利於補充植物性蛋白賴氨酸的不足,應適量多吃些;而肥肉和葷油為高脂肪食物,應少吃。
02保證充足的維生素和礦物質
膳食中一些維生素的缺乏可導致腫瘤的發生。許多調查研究表明,維生素A的攝入量與腫瘤的發病率呈負相關;食道癌與胃癌高發區居民維生素C攝入量低,而從食物中大量攝入維生素C有防癌作用;維生素E的作用是防止化學致癌物在體內形成。此外,某些必需微量元素對腫瘤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當食物缺硒時,化學致癌物誘發腫瘤的發生率可增高;食物與飲水中碘含量低時,可引起單純性甲狀腺腫,甲狀腺腫易轉化為甲狀腺腫瘤,同時碘缺乏也是女性乳腺癌、子宮內膜癌和卵巢癌的病因。可見,充足的維生素和礦物質對人體是非常重要的。而蔬菜、水果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和礦物質,特別是紅、黃、綠等深色蔬菜中,維生素及礦物質的含量超過淺顏色蔬菜和一般水果,它們是維生素和礦物質的主要或重要來源,在膳食中應注意多吃些。
03攝取天然營養物
人體是活的自然物,合成化學物質進入人體後,必然會引起人體正常生物磁場的紊亂,並且容易引起DNA鏈的構象變異,從這個意義上說,任何化學物質對人體都存在著致癌的可能性。所以,人們在遠離汙染環境的同時,膳食中應儘量選擇沒有任何汙染的天然環境的同時,膳食中應儘量選擇沒有任何汙染的天然活性食物,這些食物是不用化肥和農藥種出來的,未經加工的新鮮蔬菜、水果,也包括種子、堅果和全穀食物。當人體全面接受了這些天然食物並且嚴格禁忌了各種現代食品後,體內的致癌毒素就會逐漸排除,免疫力就會大大增強,從而達到減少癌症發生的目的。
總之,在膳食結構中,應儘量食用低脂肪、高蛋白質的食物,保障飲食中有足夠的維生素和礦物質,並且保證食物來源純淨天然,注意食物酸鹼比例,從而組成平衡膳食,達到飲食抗癌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