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個很有趣的測試,關於你是否有錢。
這個測試的題目是“你知道你的銀行卡里有多少存款嗎(可進行所有銀行卡金額彙總)?”每個人初看此條測試題目,似乎感覺並不高明,但是看到答案的那一刻,你或許能有些許的感悟。
其實仔細想想,答案也無非兩種。一種是你能明確地說出一個具體的數字,另一種是無法說出準確的存款數額。
那麼數額準確與否決定了你是否是真正的有錢人。能說出銀行卡明確數額的是窮人,不能說出銀行卡明確數額的是富人。因為窮人銀行卡上的餘額一般是長時間不變的一個固定數額。而富人的銀行卡隨時都可能存在進賬出賬等操作,每秒鐘都在發生著變化。
那是什麼讓窮人與富人之間產生了如此明確的分界線呢?是收入與理財能力。
那收入的增多,來源於什麼呢?
01.一“域”之長
古有言曰:“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金字塔頂端的人,往往都是一個行業的領軍人物。那麼他們為何能代表一個行業的方向呢?往往都源於他所擅長的領域以及所涉及的所有相關領域都能觸類旁通。
很多人都說考證無用,其實考證的過程是知識底蘊積累的一個過程,當能夠對於領域的知識至少掌握百分之六十以上時,你才能夠透過考試。才有資格去這個領域施展自己的拳腳。如果一開始就直接進入此領域,一路磕磕絆絆,如同無頭的蒼蠅一般,最終只能是收效甚微。理論知識是方向,實踐知識是昇華,二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
02.閱讀量
21世紀是一個資訊資源整合的世界,只有眼觀六路,耳聽八方,才能夠不斷獲取更多的資訊,幫助自己去判斷事情發展的方向。
那麼資訊來源於哪裡呢,大部分都來源於閱讀。深耕於書本,才能看到更為廣闊的未來。
現代科技日漸發達,一部手機,往往就能瞭解天下事。所以,不要以時間不富裕為藉口來推脫閱讀和學習。古時有孫權以“孤常讀書,自以為大有所益”勸呂蒙讀書。現有北大保安張俊成利用零碎時間閱讀自考進北大的佳話。一個人的閱讀,往往能影響一個人的眼界與未來。
世人皆為凡人,初始差距不過分毫,而零碎時間的閱讀鑄就了不一樣的人生。
那該如何理財呢?
01.先記賬再消費
得到收入後,合理規劃後再進行消費,這樣能夠滿足自身需求的同時,也提前減少了一些不理智消費的可能。
02.不把錢放在同一個“籃子”裡
投資要根據自身的需求,來選擇不同的理財產品。如果是穩健型理財者,可以選用保本可能有一定浮動利息的結構性存款,或者存定期、活期,購買國債等方式。如果是抗壓性比較好的理財者,可以再適度進行基金和股票的購買。基金可以合理採用定投的方式,放長線釣大魚,一般都能夠有所收益。
窮人和富人可以相互轉化,所有的投資都有風險,需謹慎而行。
我是沫言若,希望看到這篇文章的你,能夠不斷透過自身的努力,步入富人的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