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 | 鄭麗媛
出品 | CSDN(ID:CSDNnews)
翻翻你家抽屜角落裡的舊電子裝置,看看它們還能開機執行嗎?可以開機的話,為什麼現在不用了呢?答:它們沒有最新韌體,無法進行軟體更新,功能缺失太多。
可有時候想想,明明這些裝置都好好的,只是因為製造商不支援其軟體更新,我們只能重購新機,這難道不是一種變相的強迫嗎?
近日,The Register 的專欄作家 Mark Pesce 分享了他的“大掃除”心得。在這場大掃除中,他發現了許多依舊完好卻被時代遺棄的“老玩意兒”,因此發出了一場呼籲:“我們需要軟體永遠更新下去,製造商應該無限期地維護其裝置的軟體和韌體!”
在對家進行徹底整理後,Mark Pesce 無意翻出了許多充滿回憶的舊裝置:一部諾基亞 N95 手機、一臺 Android 平板電腦和一臺 Sony PlayStation Portable(即 PSP 掌上游戲機)。
Mark Pesce 看到這些裝置,瞬間回憶便湧上心頭:
- 可敬的諾基亞 N95:這是一款原型智慧手機,也是當時第一款配備 GPS 的手機;
- 非常棒的 Android 平板電腦:這是一個時代的遺物,曾經 Mark Pesce 每年花不到 100 美元就能買到一臺最好的平板電腦。
- 心愛的 PSP:其實 Mark Pesce 很少使用它,但是他很喜歡 PSP 所代表的意義——一款高效能的手持裝置,雖然 PSP 是專為遊戲而不是通話設計的,但它是如今智慧手機的另一個前身。
這些可以說是“古董”的東西都有一個問題:每個都能成功開機,但每個都不再真正有用了。
記得那是 2014 年,諾基亞幾乎是以大甩賣的方式將其智慧手機部門正式賣給了微軟,在那之後,微軟做了很多品牌重塑的工作。但正如 2018 年微軟 CEO 納德拉親口承認的那句“收購諾基亞是失敗的”,不僅微軟自身的手機部門衰落,也使得 Mark Pesce 的諾基亞 N95 成為諾基亞已解散部門的“孤兒”產品:如今的諾基亞 N95 沒有新韌體,基本上就是“廢物”一個。同樣,他的 Android 平板電腦和 PSP 也是如此。
可能會有人質疑,像 PSP 這種 15 年前的遊戲機本來也就該壞了吧。但 Mark Pesce 解釋道:“索尼的製造質量是這樣的,除了鋰離子電池比較有問題外,整體來看,PSP 這臺裝置幾乎完好無損。”
問題就在於這些舊裝置都沒有新韌體、無法進行軟體更新,它們無法登陸,甚至不能定位到相應的更新伺服器。以 PSP 為例,它可以正常執行,但因為沒有更新韌體因此無法連線到現代 Wi-Fi。
為此,Mark Pesce 特地花費了幾個小時的時間試圖搞清楚如何在 PSP 和平板電腦上安裝新韌體。可惜,他並沒有成功,而這兩個明明都很好的電子裝置也變成了“廢物”,原因僅僅是無法進行軟體更新。
一直以來,消費者都習慣於依賴裝置製造商來確保所買裝置的韌體和軟體保持更新與安全,這毋庸置疑。但或許是因為持續維護這些韌體與軟體的成本過高,比不上刺激新裝置銷量來得利潤大,因此許多裝置製造商認為,與其等待舊韌體自然磨損,不如儘快放棄對舊韌體的支援,這樣更為划算,也更快。
越來越多的製造商這樣選擇,導致越來越多的裝置在“物盡其用”之前就被扔進了垃圾堆。這樣的現象應該繼續下去嗎?Mark Pesce 呼籲道,這對消費者不利,加速產生的電子垃圾也對地球環境不利,因此它必須停止。
對於這點,其實全球各地早有圍繞諸如備件可用性等問題的“維修權”運動出現,其中令人印象深刻的是 2017 年舊款 iPhone 降速事件。
當時,有部分舊款 iPhone 使用者發現,蘋果藉由對 iOS 系統的更新,有意使舊款手機的執行速度變慢,認為蘋果故意破壞舊款 iPhone 的效能,以迫使使用者頻繁購買新機型。作為回應,蘋果聲稱這是為了防止舊型號手機的鋰離子電池負擔過重導致手機意外關機,之後允許使用者在 iOS 更新中,但這僅限於手機因負載過重而關機的情況下。此外,蘋果還表示,未來 6 個月內受影響的 iPhone 使用者可以 29 美元(原先為 79 美元)享受更換手機電池的服務。
可從始至終,蘋果都沒有解釋為何系統更新會導致手機關機的原因,並且“禁用電池節流功能”是一次性選擇,一旦禁用,便再也無法啟用,因此使用者根本無法透過來回切換該功能以驗證蘋果口中所說的“好”到底好在哪裡。
近幾年,各地已推出相關法律,如歐盟在 2019 年 10 月通過了立法,要求在 2021 年之後,電子裝置製造商能在裝置製造後的十年內一直向專業維修人員提供替換零件。2020 年歐盟推出的新“迴圈經濟行動計劃”草案也包括了歐盟公民的電子產品維修權,允許裝置所有者僅更換故障部件而不是整個裝置,從而減少電子產品浪費。
Mark Pesce 由此受到啟發,他認為裝置製造商在給產品定價時可以適當增加一部分未來替換韌體的成本進去,以此作為軟體維護的成本,也迫使他們不得不為他們故意忽略的產品未來做預算。不對,或許準確來說,他們並沒有忽視未來,他們只是試圖透過加速產品的淘汰速度來“管理”未來罷了,畢竟每淘汰一批舊產品,就會引發一次新產品的購買熱潮。
除此之外,Mark Pesce 還表示,即便裝置軟體和韌體的維修成本完全落在消費者頭上,但如果這意味著裝置可以無限期地獲得可靠的軟體更新,那麼消費者自然願意多花幾美元來買一個小韌體。
Mark Pesce 在分享的最後,說了一句話:“我們都想要閃亮的新玩具,我們也會有很多,但我們不該把未來建立在過早就被丟棄的電子遺蹟之上。”
Mark Pesce 的這番分享引起了許多人的共鳴,不少網友對此出謀劃策,其中“開源”是一個出現率很高的詞語。
網友 @stooo 認為:“有一個非常簡單的解決方案:法律強制要求對丟棄的產品進行開源。你決定停止支援一個產品?好的,請你依法開源。這方法看起來沒有任何缺點。”
@fustakrakich 也表示:“要求所有不受支援的軟體和硬體必須放入公共領域,以便透過其他方式獲得支援。”
但 @tmmagee 則認為這有一定難度:“即使有這樣的法律,也會遇到產品有時會從其他公司獲得 IP 許可的問題。就像 Be 公司被收購時,它就無法開源 BeOS,因為 BeOS 的一些基礎部分使用了其他供應商許可的軟體。具體細節我不記清了,但我記得這是開源作業系統的一個巨大障礙。”
那麼,你認為這些僅因缺少裝置商軟體和韌體更新而被淘汰的裝置應該被拯救嗎?又要如何拯救呢?
參考連結:
- https://spectrum.ieee.org/we-need-software-updates-forever
- https://en.wikipedia.org/wiki/Electronics_right_to_repair#United_States
- https://tech.slashdot.org/story/21/09/22/2157211/we-need-software-updates-forever
10 月 23-24 日,“長沙·中國 1024 程式設計師節”重磅來襲。嶽麓對話、技術英雄會、主題論壇演講、第 16 屆中國 Linux 核心開發者大會( CLK )、第 13 屆中國開源駭客松等多場硬核技術競賽紛紛亮相。此外,還有程式設計師吐槽大會、創新產品展與現場體驗等諸多特色活動,邀你一起體驗一年一度、專屬程式設計師的盛大嘉年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