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釣魚人和魚餌廠商認為,如果魚餌能讓魚在吃餌時發出的“嘎吱、嘎吱”的吃食聲音可以吸引更多的魚前來覓食,為此他們會在煮沸式丸形餌(一種將粉餌用蛋液和餌搓丸煮熟晾乾而成的魚餌,簡稱丸餌)
中新增一些脆性的或者有硬殼的新增物,例如下圖中,歐洲著名魚餌廠商炸藥魚餌(Dynamite Baits)
就在他們家的丸餌當中添加了雞蛋皮、鳥糧、牡蠣殼碎、油莎豆碎等硬質新增物。
這樣鯉魚也好,草魚也罷,它們在吃包含這些硬質新增物的時候,就會自然而然地發出“嘎吱、嘎吱”的攝食音,歐洲釣魚人相信這會進一步吸引其它魚參與到這場盛宴當中來。
但是,有一些中國釣友並不認可這樣的一種觀點,認為這是毫無科學根據的,完全是玄學,那麼真的是這樣嗎?
本使本著求真務實的態度查詢了一下論文,結果發現了這篇2021年1月發表在《水生生物學報》的論文——《攝食聲對草魚幼魚的誘集作用》,中國的研究人員以草魚(幼魚為實驗物件,進行了聲音播放實驗,旨在探究草魚幼魚對水下錄製的草魚攝食浮萍聲音(簡稱攝食聲)的行為反應。以不播放聲音的草魚魚群作為對照,探討了4種單頻音(500、1000、2000和3000Hz)和攝食聲對草魚游泳行為和在水槽內的分佈的影響。
這篇論文先介紹了其他科研對聲音誘魚的研究成果,例如:
張沛東使用400Hz正玄波結合投餌,對草魚進行了音響馴化,5天后草魚聚集率100%。
音響馴化需要播放聲音配合投餌來馴化一定時間來形成條件反射,進而產生誘魚作用,這與養魚塘餵食前敲擊盆、桶來聚魚是一個道理,那麼不經過聲音馴化能有這樣的效果嗎?
這項研究人員把草魚攝食聲錄製下來,然後剪輯成攝食原聲和攝食噪聲,然後和單音訊對照播放,實驗誘魚效果。
結果表明,從效果看誘集效果由高到底依次為:攝食原聲>攝食噪聲>單頻音。
攝食原聲包括:低頻頻寬範圍內的餌料落水聲、魚群爭食聲和爭奪餌料過程的加速游泳噪聲;高頻頻寬範圍內吞食和咀嚼餌料的噪聲,及環境噪聲。攝食原聲較完整地還原從投餌到攝食過程的“聲境”,因此,攝食原聲的誘集效果最好。
國外研究人員Richard發現低頻脈衝音可以模擬肉食性魚類活躍捕食時的水流擾動聲,該聲音能吸引多種肉食性魚類;而草食性的岩礁魚類( Reef fish)則不被這種模擬聲音吸引。這表明與魚類攝食活動有關的聲音(如遊動聲、咀嚼聲)對不同種魚類的誘集效果,可能跟該聲音與特定魚類在自然條件下的攝食“聲境”之間的相似程度有關。相似程度大,則誘集作用強;反之亦然。
非常有趣是,這項研究中使用的是草魚攝食天然餌料的聲音作為誘集聲音,而實驗用的人工養殖的草魚幼魚是投餵硬顆粒餌料長大的,沒有機會接觸到浮萍等天然餌料。但是研究結果表明草魚攝食天然餌料一浮萍的攝食聲對人工養殖的草魚幼魚也有誘集作用。
研究人員認為,這可能是由於攝食天然餌料的攝食聲中含有的魚群爭食聲、加速游泳噪聲、吞食和咀嚼餌料的噪聲與攝食硬顆粒餌料的攝食聲中含有較多相似的成分有關。
說一下研究結論:在播放單頻音時,3min內草魚的趨音游泳速度和逗留時間與對照組無顯著性差異(P>0.05);在播放攝食聲時,3min內草魚的趨音游泳速度和逗留時間顯著高於4種單頻音組和對照組(P<0.05;在播放單頻音時,20min內草魚的平均游泳速度、水槽內的分佈和趨音率與對照組無顯著性差異(P>0.05);在播放攝食聲時,20min內草魚的平均游泳速度和趨音率都顯著高於4種單頻音組和對照組(P<0.05)。草魚攝食聲對草魚幼魚有誘集作用,為聲音誘魚技術研究提供了科學依據。
對丸餌製作感興趣的釣友可以看下面這篇文章:
《丸餌的配方及製作》
參考文獻:
《攝食聲對草魚幼魚的誘集作用》 https://www.doc88.com/p-159292438481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