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原創,用不一樣的視角解讀經典!《帛書老子校注》第二十三章《道德經》第二十二章
【原文】
曲則全,枉則正,窪則盈,敝則新,少則得,多則惑。是以聖人執一,以為天下牧。不自是故彰,不自見故明,不自伐故有功,弗矝故能長。夫唯不爭,故莫能與之爭。古之所謂曲全者,豈語哉!誠全歸之。
【註釋】
“曲則全”:《莊子·人間世》:“拳曲而不可以為棟樑”也,“直木先伐,甘井先竭。”無用之用,無用所以得以保全。
“枉則正”:“正”:直也。大直若屈也。個人認為結合上文及全文的意思不可理解為“矯枉以為直。”“窪則盈,敝則新,”與之文異意同。
“少則得,多則惑。”:按本章的意思在全書中第四十四章相近,故用四十四章相關內容作本句的註解本句。“少”:即“知足、知止”之誼;“得”:“長久”;“多”:“甚愛、多藏”;“惑”:“大費、厚亡”之誼。
“是以聖人執一,以為天下牧。”:“一”:多解釋為“道”,一個有意思的現像就是解釋《道德經》的人把類似有爭議的表述都解釋為“道”,也沒人敢說不對,就像一個小故事說文化大革命的時候考試,不會的全寫“毛主席語錄”,沒人敢打叉一樣。個人還是比較認同在這裡解釋為”無為”與本章的意思更貼切,文子符言篇“老子曰:執一無為,因天地與之變化。”“牧”:治也。
“誠全歸之”:個人認為理解為:得以全身。
【見解】
本章個人的理解也許與傳世有名的註解都不一樣,是否繼續往下看你自己決定。
基本都認同本章的中心思想是“曲則全”,這個我認為是有問題的,同時問題是對曲則全的解讀,蘇轍《老子解》“聖人動必循理,理之所在,或直或曲,要於通而已。通故與物不迕,不迕故全也。”蘇轍把“曲”認為是理,大多數對本章的解讀都是順著這一思想進行的,先入為主的原因,我最早也這麼看,但越看越糊塗,後來在讀《莊子》的時候聯想到《論語》類似的一些表述,感覺豁然開朗,之前的問題都迎刃而解了。
我們回頭看原文,原文可以分為三段,第一段至:“是以聖人執一,以為天下牧。”第二段至:“夫唯不爭,故莫能與之爭。”第三段為總結全文。如果說把“執一”理解為“執一無為”那全全篇可理解為:無為、不爭而獲全功;所以本章真正的中心是“誠全歸之”。我們分段解釋如何做到無為、不爭的吧。
《莊子·人間世》“夫柤黎橘柚,果蓏之屬,實熟則剝,剝則辱;大枝折,小枝洩。此以其能苦其生者也,故不能終其天年而中道夭,自掊擊於世俗者也。物莫不莫是。”意思是萬物因為有用而受傷害,難安享天年而中道受損乃至夭折,世俗之人也是如此。
“仰視其細枝,則拳曲而不可以為棟樑;俯視其大根則軸解而不可以為棺槨,咶其葉,則口爛而為傷;嗅之,則使人狂酲,三日而不已。”“子綦曰:此果不材之木也,以至於此其大也。嗟乎神人,以此不材。”文意說這根樹大,但什麼都做不了,枝太細做不了房梁、根大但如車軸之轉做不了棺槨,葉子吃不得,整個樹連聞都聞不得,可見無用之極。也正因為沒用才長得特別大。引申來看,一國之君不自恃已才,文武百官才能真正發揮自己的才能以盡其職,“而明者為之視,聰者為之聽,知者為之謀,勇者為之捍。夫何為哉?玄默而已。而群材不失其當,則不材乃材之至賴也。故天下樂推之而不厭,乘萬物而不害也。”
至此,莊子完美解釋了無用之用以至於無為而治。這也才是“曲則全”合理的註解。
我們看第二段:“自是,自見,自伐,自矝。”這四個是人們最容易犯的錯誤,在前一章裡已有專門的解釋,我們看看這四個方面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自”,自我,把“我”字放在第一位的,站在自我的角度為了自我;“自是、自見”是為表達自己的思想,爭名也;“自伐、自矝”是為了顯已能、彰已功,爭實也。歷史上上至君王、下至百姓為爭名奪利而遭橫禍乃至喪命的例子太多了,相信都能數出一堆來,在此就不贅述。“皮之不存,毛將安附。”生命是皮,功名利祿只是毛也。
《論語》“子曰:甯武子,邦有道則智,邦無道則愚。其智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子曰:君子哉蘧伯玉!邦有道,則仕;邦無道,則可卷而懷之。”這兩句裡“愚、卷而懷之”其實也就是韜光養晦,無為不爭,來保全自己。老子和孔子均把全身視為“全德”。
個人認為《莊子·人間世》是對本章最好的註解。
綜上所述,真正的大的成功不是爭取得來的名和利,而是保全自己以終天年。
(歡迎發表你的觀點,如果贊同我的說法,歡迎關注、點贊、轉發!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