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天早上,筆者在公交車上偶然看到,一位年輕家長盯著手機看了一會兒,然後打電話問孩子為什麼還沒有開始學習。接下來的幾句詢問和批評,讓我發現,原來這位家長先前看的,不是電視劇、短影片、網路小說……而是家裡的監控,因此能夠“第一時間”掌握孩子的動向。
圖片來源:東方IC
這樣的“遙控指揮”“緊迫盯人”,會不會讓孩子精神緊張?
當然,一次偶然“旁聽”到的零碎資訊,遠不足以讓人對一位家長的教育方式下判斷。不過,家長們確實需要小心,成年人的焦慮和緊張情緒可能會傳遞給孩子,給他們的心理健康、精神成長帶來負面影響。
別看孩子年紀小,煩惱也不少。2019年11月,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和世界衛生組織聯合釋出的一項資料顯示,全球12億10至19歲的青少年群體中,約20%存在心理健康問題;10至19歲青少年群體遭受的疾病和傷害中,約16%由心理健康問題引發……
成年人除了不要讓自己成為孩子的焦慮來源,也要更多地為孩子提供支援。幸運的是,這方面的正面例子不少。比如,楊浦區延吉四村第一睦鄰中心開出了一間“舒屋”,這是一家專注於朋輩心理支援和關懷青春期成長的社群青少年成長中心。“舒屋”諧音“樹屋”,由復旦大學心理學系副教授帶領大學生志願者團隊運營,注重培養青少年的“心理彈性”,讓他們在生活學業之外有個調適的“驛站”。這裡有暖色燈光、恬淡香氣、莫扎特的音樂旋律,孩子們可以和志願者聊天,可以開展活動,也可以什麼都不做,只是發呆和放鬆。
樹屋這個樹上的小小空間,因為遠離地面,雖然也在塵世之中,卻好像一個世外桃源。或許,很多孩子都需要這樣一個“樹屋”,未必真的建在樹上,未必專門打造,更多的是一個放鬆、調適的空間。
調適身心的“樹屋”、傾吐心事的“樹洞”,都可以成為孩子心靈的支撐。這方面,成年人還能做得更多。
鬱晶陶/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