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10月6日訊息(記者孫瑩)據中央廣播電視總檯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隨著新能源汽車的推廣,在國慶假期期間,馬路上多了很多新能源汽車的身影。而假期出行的高峰期似乎也成了新能源汽車的大考。一位新能源汽車車主日前從深圳開車回湖南老家,遭遇了充電排隊,原本八個多小時的路程,最終花了十六個小時才到達,相關影片在網路刷屏,也引發網友對新能源車充電樁不能滿足充電需求問題的討論。如何緩解類似的充電難題呢?
10月1日,一位新能源車車主查導航發現路上不塞車,就臨時決定從深圳回湖南老家,本來8小時就能到的距離,可是因為要給車充電,時間竟然翻了一倍。這位車主說:“一路上走得比較通暢,到了耒陽服務區的時候,必須得充點電了,結果到了充電站,特別多的車在那裡排隊。當時在排隊的車有二十幾輛,我算了,至少要排隊三個小時以上,把我後面好多車都勸退了。排隊四小時,充電一小時,前後花了十六小時終於到家。”
這段影片引發了廣泛關注和一些新能源車車主的共鳴。已經開了4年新能源車的車主肖先生告訴記者,他從來沒考慮過,或者說不敢開新能源車出北京,因為他不想承受“續航里程焦慮”,而且認為,需要經常跑長途的消費者,應謹慎選擇新能源車。肖先生說:“我在北京使用新能源汽車,北京對新能源車充電樁配套還是相對較多的,離開北京去別的省市,在高速公路上,還有國道、省道,各種道路上的新能源汽車充電樁的配套還是很少的,使用非常不便,所以我開車一般不離開北京。”
根據國家電網統計,10月1日到3日,國家電網充換電服務網路總充電量同比增長59%,其中高速公路充電設施充電量比去年同期增長56.52%,城鎮充電設施日充電量同比增長75.23%。10月1日高速公路充電設施充電量達到142.92萬千瓦時,接近平時日充電量的4倍,創歷史新高。
國家電網表示,充電量創新高的原因主要是國內新能源汽車保有量快速增長。截止到九月底,國內新能源汽車保有量678萬輛,今年以來新註冊187萬輛,已經是2020年全年的近1.7倍。對此,中國消費者協會專家委員會委員、中國政法大學副教授朱巍分析:“光賣得好不等於服務得好。國慶期間扎堆排隊充電的情況怎麼解決呢?應當要轉換經營思路,如果充電電池能夠更新換代,變成統一的制式充電電池,就可以即換即走。”
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部署,構建新型產業生態,建設動力電池高效迴圈利用體系,強化質量安全保障,推動形成互融共生、分工合作、利益共享的新型產業生態。規劃還明確,今年起,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大氣汙染防治重點區域的公共領域新增或更新公交、出租、物流配送等車輛中新能源汽車比例不低於80%。
朱巍說:“應當在保證安全的同時,提升電池容量,加快技術革新。還應當增加服務區對新能源汽車充電的服務,跟得上新能源汽車的普及範圍。在產業轉型過程中,各個部門應當增加對相關行業的賦能,增加對新能源汽車的續航保障能力,並且增加充電樁,增加充電樁相關服務,把它作為產業轉型的重中之重。”